“富贵”与“归乡”之间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是实际上一直流行两种几乎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当年楚霸王项羽的观点——“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人道是“苟富贵,毋相忘”,如果发达了连故乡都不愿回或不敢归,还谈得上什么“毋相忘”?这就如同漆黑的夜晚穿着华美锦绣的衣服走路,没人看得见,哪个知道?岂不是白瞎了?
所以项羽当年为了人前显贵,荣归故里,就迫不及待地带领着八千子弟兵衣锦还乡,回到老家彭城(今徐州)这一隅去做他的西楚霸王,连关中这样成就帝业的风水宝地他都无心逗留,最终让无赖刘邦得以坐大,瞅准机会一举拿下关中,成功建立了大汉王朝。
但是民间另外一种观点也一直很有市场,即“穷不走亲,富不回乡”,有的地方说成是“穷不走亲,富不串邻”,或是“人穷不走亲,富不串邻门”,其意思都是大同小异:富贵发达了,一定不要回老家!
我们知道,人穷困潦倒时去串门访亲,很容易受到冷遇,甚至亲戚朋友会认为你是去借钱、借物或求人办事,最后遭人白眼、冷落、鄙视乃至厌弃。
人富裕后回乡、到邻居家串门,也未必能总是身心舒畅,因为“笑人无,恨人有”的仇富、嫉妒心理普遍存在。首先,人有钱了都想着衣锦还乡,扬眉吐气一番。在回乡后的一些礼尚往来中,如果出手阔绰,会被人觉得财大气粗、是“土财主”的炫富显摆,给别人带来压力、不适;如果稍微精打细算些,难免又会被嘲笑为吝啬小气,搞不好左右不是人。
还有那些找你借钱、寻求帮助的,不帮助说你六亲不认、为富不仁;帮助少了说你不大气、不够意思;甚至有些人拿你当经济靠山甚至“冤大头”,仿佛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是理所应当!
比如找你借大笔钱,也不管他自己是否有正当理由、有没有偿还能力?或许他们压根就没打算归还。总之,对你搞起了道德绑架,让你动辄得咎,里外不是人。回乡的结果是很可能惹你生一肚子闲气,搞不好就会遭到风凉话、冷遇和疏远。
富豪潘石屹曾抱怨:“我那时为家乡销售苹果,一年销售一个亿,结果祖坟却被人刨了!”;刘强东当年衣锦还乡时,给老家人捐款捐物,可第二年深夜,他家的老宅大门被泼满了红油漆;“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归乡后,遭遇了诸多困扰和不公:一些村民相邻将他视为“摇钱树”,向他借钱的人一大把,有的人借了一次又一次,连续借了几十万不肯还,让还钱时就说朱之文人品差,对他围攻、谩骂。
尽管这些有钱人未必时时、事事总受到家乡群众的认可和赞誉,但他们在造福家乡、帮助乡邻这方面确实是在为家乡做贡献,但却遭到了指责、诋毁、不公正待遇等等,确实让人伤心。
作为民间俗语、谚语和口口相传的生活经验之集大成者的《增广贤文》对这类现象概括为:“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且看席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人穷不走亲,富不串邻门;门前放根讨饭棍,亲戚故友不上门。”
这段话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生活基础,从古到今,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也不尽客观。
以前社会贫穷落后,民风淳朴,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交往模式体现较多的团结互助。随着时代演进,贫富差距逐步加大。部分人嫌贫爱富、一些人拜高踩低、趋炎附势,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过分注重以金钱为核心的身份认同,有些地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态炎凉。
有句老话也从反面告诫我们:“穷莫失志,富勿张狂”。在穷的时候,要跟定时代的步伐,应该努力打拼,不要寄予希望于完全靠别人来解救自己的窘境,毕竟“救急不救穷”嘛!当我们接受别人善意时,也要有滴水之恩未来当涌泉相报的心胸。
富起来后也是一样,不要为富不仁。而应学会谦卑低调,讲求大智慧,对亲戚朋友、相邻故旧要平等地多走动拜访,平易待人,拉近心理距离,做一个温暖的人。刻薄如王熙凤,她对刘姥姥这个穷亲戚尚且能做到“恤老怜贫”。
特别是富人先富心,有钱善用,多培植福报,万法归因,时刻要怀有感恩之心,在自己力所能及时,该帮人就帮一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总之,穷与富都要HOLD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