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有色金属创新协同与智能制造发展,交流和共享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的最新成果,探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发展方向,搭建装备智能智造、技术及应用交流平台,推动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发展,由江西省有色金属学会、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有色金属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定于2024年8月12—14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召开,同期召开江西省有色金属学会第五次会员大会。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工业应用的挑战》
专家介绍
桂卫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有色冶金自动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长期致力于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过程控制终身成就奖”、“杨嘉墀科技奖”,以及“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中伟
报告题目:《地球化学对关键金属提取冶金的借鉴意义》
专家介绍
赵中伟,男,汉族,1966年9月出生,河北邯郸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稀有金属冶金与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钨业协会理事。
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提取与分离的研究。发明了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低品位白钨矿硫磷混酸协同浸出技术、选择性沉淀法钨钼分离技术、电化学脱嵌法盐湖卤水提锂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排1、4)、中国专利金奖1项(排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均排1)。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湖南光召科技奖等荣誉。
报告人:国家卓越工程师熊大和
报告题目:《SLon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研制与应用》
专家介绍
熊大和,国家卓越工程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赣州金环磁选科技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SLon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第一发明人,我国著名的磁电选矿专家。他长期致力于弱磁性矿石高效强磁选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对我国大规模开发低品位弱磁性矿产资源、保障矿产资源战略安全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授权专利17件,起草行业标准2项。创新了强磁选机设计理论,突破了强磁选机制造的制约瓶颈,攻克了弱磁性矿石强磁选关键技术难题,自主开发了SLon系列强磁选机,已在国内外大规模工业应用。设备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掌握大型强磁选机关键技术的最主要国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多项科技奖励等。
报告人: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孙伟
报告题目:《复杂白钨矿选矿理论与实践》
专家介绍
孙伟,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针对浮选体系中气-液-固三相界面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以界面化学为核心开展研究工作。
发明了矿物浮选捕收剂界面组装方法,解决了矿物分离选择性差的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矿物资源,开发出与资源特点匹配的组装捕收剂和选矿技术,解决了钨、磷、萤石、镍钼、石煤等选矿难题;建立了低成本选矿废水回用理论与技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经济效益百亿以上。主要技术经专家鉴定,均为国内外首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863项目2项,湖南省重大科技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联合基金1项,并主持横向课题5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4项。申报国家专利119项(授权51项),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共发表论文259篇,其中被SCI收录112篇,并出版专著4部。
报告人:中南大学教授张立
报告题目:《关于硬质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专家介绍
张立,博士,中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硬质合金》和《中国钨业》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硬质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留学于维也纳技术大学化学技术与化学分析学院。作为项目负责人或子课题负责人主持了3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和横向课题。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与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在国际学术期刊与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作为“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项目的主要参与人,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报告人:江铜集团首席研究员怀杨杨
报告题目:《科创江铜助力中国有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与挑战》
专家介绍
怀杨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杰出青年学者、昆士兰大学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现任江铜集团首席研究员、江铜研究院总经理。主持国家、省部及企业科技攻关项目八项,先后获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双干计划”人才、“最美科技工作者”、“科技人才发展基金会青年科学技术奖”等荣誉称号。
报告人:南昌大学国际材料创新研究院院长唐建成
报告题目:《纳米WC粉末与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
专家介绍
唐建成,南昌大学国际材料创新研究院院长,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材料分析表征分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材料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材料学会有色金属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理事长。从事超高温金属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工作,主持包括军工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大横向项目在内的20余项课题的研究。主讲江西省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50名。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项和教学成果奖励2项。
报告人:江西钨业集团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文龙
报告题目:《全粒级预选抛废成套新技术与装备》
专家介绍
杨文龙,现任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现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稀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曾先后入选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先后主持或参与各级科技项目和横向服务项目50多项,荣获各类科学技术奖励12项,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20多项,软件著作权4件,近年来主要从事智能工厂、数字化矿山建设和智能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
报告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元辉
报告题目:《深部薄矿脉低贫损高效开采技术》
专家介绍
李元辉,1968 年5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薄矿脉采选充协同高效绿色连续开采技术与装备”项目负责人。研发的“深部缓倾斜薄矿脉无矿柱高效开采技术”、“倾斜中厚矿脉菱形采场中深孔双幅分采充填采矿法”等专利技术,在山东、辽宁、内蒙古等20余座国内外黄金、有色矿山推广应用。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 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有效解决了金属矿缓倾斜薄及中厚难采矿体安全高效采矿技术难题,促进了我国金属矿机械化、智能化高效开采技术发展。
报告人:中南大学教授阳春华
报告题目:《工业互联网赋能有色冶金智能制造》
专家介绍
阳春华,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业智能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青获得者、IEEE Fellow、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
长期从事复杂工业过程控制、智能自动化系统与工业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研究,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担任《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ASME Trans. Mechatronics》等期刊编委。兼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 TC6.2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自动化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自动化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报告人:江西理工大学教授赵奎
报告题目:《金属矿山遗留矿安全回采理论与实践》
专家介绍
赵奎:江西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宝钢优秀教师奖。主持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学术兼职: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
报告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矿山事业部副经理门建兵
报告题目:《定制化设计助力智能矿山建设》
专家介绍
门建兵,硕士研究生,教授级高工,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矿山事业部副经理,参加工作20年,主要从事地下矿山采矿设计工作,担任多个大型深井地下矿山项目的项目经理。被聘为国家矿山监察局、江西省应急厅、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江西省科技厅专家。获得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和优秀工程咨询设计奖十余项,拥有5项授权专利,多次在国内矿山行业技术交流会议上发言。
报告人: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畅
报告题目:《钨基复合材料的增韧设计和制备研究进展》
专家介绍
陈畅,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毕业于中南大学材料物理专业。2017-2018年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合作导师Ch.Linsmeier。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色金属新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加工;有色金属箔材的加工工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等。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安徽省自然基金等多项项目,并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目前,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知名期刊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等上已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担任《中国钨业》、《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等期刊的中青年编委,国内外知名期刊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等的审稿人。
报告人:武汉理工大学矿物加工与材料系副主任杨思原
报告题目:《钨矿尾矿有价组分提取及综合利用研究》
专家介绍
杨思原,武汉理工大学矿物加工与材料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工程、湖北省高层次人才计划,任中国非金属矿行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矿物材料分会青年理事、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矿物加工技术理论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合作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湖北省重大研究计划任务、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等项目多项,为骨干成员参与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和澳大利亚高校企业联合重点项目,组织并参加多次国内外行业重要学术会议。
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Minerals Engineering、Carbohydrate Polymers、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等国际行业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申请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权40余项,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项,以主要完成人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发明创业奖成果一等奖、全国有色金属优秀青年科技奖、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等科技奖励10项,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矿产综合利用》《中国钨业》青年编委/编委、国际科学组织Vebleo协会会士,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
报告人:矿物加工工程博士李树磊
报告题目:基于生物质原位离子印迹选择性富集镓性能及机理研究
专家介绍
李树磊,男,1988年5月出生,山东聊城人,矿物加工工程博士,副研究员,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要从事微细矿物浮选强化,战略金属资源高效提取,固废无害化处置与高值化利用,复杂工业废水处置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博士后基金特助1项,博士后基金面上2项,校青年基金1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97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4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SCI收录20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0项。先后获“国创计划”优秀指导教师、中国矿业大学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
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第十一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第七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第十四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佳创业项目奖(全国12个),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一等奖等。
担任《金属矿山》、《中国钨业》、《矿产保护与利用》、《矿产综合利用》等期刊青年编委;受邀担任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Minerals Engineering》、《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Physicochemical Problems of Mineral Processing》、《Sustainability》、《东北大学学报》、《中国钨业》、《矿产保护与利用》等期刊审稿人。
报告人: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张忠堂
报告题目: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硫化焙烧-水浸提锂工艺研究
专家介绍
张忠堂,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教师,长期从事有色金属清洁冶金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项,入选赣鄱俊才支持计划·青年科技人才托举项目、江西理工大学“清江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件(授权5件),国际发明专利1件,出版学术专著1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