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晚间,国中水务(600187)发布公告,公司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间接收购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也就是说,国中水务用不到10个亿就能控股汇源了。
但是在2008年,汇源可是曾经值179亿港元的啊。
时光拉回2008年9月3日,在香港上市的汇源集团于发出公告:可口可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荷银融资亚洲有限公司将以每股12.20美元,总计179亿港元收购汇源集团。
要知道,当年汇源在港股的市值也不过54亿港元,合约48亿人民币,这个价格开得可以说是相当丰厚。
但是收购并没能完成,11月20日,商务部对该收购方案进行审查。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否决了可口可乐公司的并购行为。
商务部认为可口可乐公司的并购行为可能构成妨碍或者限制竞争。若收购汇源集团会对中国果汁行业的市场竞争造成不利影响,将会导致可口可乐公司利用其在碳酸饮料市场上优势地位以及品牌向果汁饮料市场的传导,并且该收购可能会挤压我国中小型果汁企业的生存空间。产生不利于市场竞争的传导效应与排挤效应。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事件,是一则经典的外资并购失败案,也是反垄断法出台以后,第一个被否决的外资并购案。
此案后来引发诸多学术争议,主要是其中的“相关市场”界定模糊。
有人认为,若认为其“相关市场”是指非碳酸饮料的果汁市场。那根据调查机构AC尼尔森的数据:截止2008年12月汇源果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2.6%,中等浓度果汁占据市场份额的43.6%。可口可乐在中国果汁行业,运营的品牌主要有“美汁源”其占市场份额10.3%。
如果从市场占有率来讲,在果汁类饮料的相关市场下,“汇源果汁”本身已经具备市场支配地位,并不存在被可口可乐收购后会构成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
所以这只是收购方的身份问题,确切地说,是收购方为外资身份的问题。当年可口可乐想要收购汇源消息传出后,舆情一片沸腾,各大门户网站都以“狼来了”之类的标题报道此事,说这是外资趁火打劫,当民族品牌被外资企业收购之后,等待他们的只有悲惨的命运,云云。
在此种舆论引导下,众多网民对这一收购表达了不满和抵制。新浪网上一项由近7万名网民参与的调查显示,高达82%的网民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捍卫国货”是网民们反对此次收购案的主要理由。有人声讨说这是外资巨头的新一轮“空袭”;有人则哀叹又一个民族品牌即将倒掉。很多网民联想起早已消失的品牌。超过83%的网民认为,这项收购“涉嫌外资消灭民族支柱企业”。
就这样,朱老板几乎做好了所有准备,没想到被咔嚓了。被各种舆论、道德、监管机构蹭蹭绑架,导致收购案流产。08年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也成为《反垄断法》第一个开刀问斩的案例。
可是现在为什么又要卖了呢?因为汇源彻底不行了。
当年的汇源,由于其高得可怕的成本。它本身的发展战略已经开始向果汁、树苗、生产基地等原料领域转型发展。但是随着收购的失败,汇源的股价严重回跌缩水,而企业内部也出现了管理层流失、需重新规划发展战略和市场资源布局、融资困难、产品市场低迷等状况。
反观可口可乐,几乎没有受到收购失败的影响。而它的果汁饮料,在2020年之前已占据中国市场第一份额。汇源倒是每况愈下,从巅峰期超过40%的市场份额一路下滑,如今终于资不抵债,走上再次被收购的道路。
事实证明,当初被收购才是汇源最好的选择。
可惜朱老板最好的套现机会被爱国贼们破坏了。在当时,汇源老总朱新礼就曾表示,自己并不是葬送民族品牌,“品牌没有国界,没必要打上民族的烙印”,而卖掉汇源也不是不负责的行为,只是市场的价值规律使然,“企业当猪卖100年都没错”。
只是这番话在当时听来那么刺耳,朱老板怎么能这么讲呢,这可是民族企业啊!你是想当卖国贼吗!但是朱新礼并不是这么想的,朱老板始终认为,“我真的不擅长做市场销售,我懂的是农业、是如何布局好这些资源、把这些资源作为上市公司的基础、最强力的保障”。
出售汇源,其实在朱新礼眼里是一步妙手。把不擅长的下游销售、生产分销卖给可口可乐去操心,而自己专注做上游供应。无论可口可乐做成什么样,最终还是要从他那采购原材料,这样一来就成了让可口可乐给自己打工,何乐而不为?而汇源卖给可口可乐后,也可以拿钱再在国内投资其它项目,大概率是双赢!
最终,朱老板没能卖成,汇源也没能延续之前的辉煌。时至今日再看,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08年160亿的人民币,我少说点,不会低于现在320亿吧。哪怕朱新礼彻底告别这行了,08年能拿160亿去投资点别的,现在都不知道翻多少倍了。结果今天只能卖10个亿,而现在的10个亿,放在08年可能连5个亿都没有。这么巨大的损失,到底是谁之过?
08年汇源并购案失败,也是人治让商业买卖功败垂成的一个典型案例。说到底,汇源只是个卖果汁的啊!绝大多数时候,生意就是生意,让政治横插一脚结局都不会好到哪去。国际大牌被外国资本收购的多了去了,谁看姓资还是姓社,中资也收购过不少国际大牌,是把人家国家颠覆了,还是把人家民族产业控制了?你一个卖果汁的,被收购了就影响国家安全了?
也会有人说,国外资本是泯灭国内品牌及产业链,收购完就毁了你。但是撇开中资同样会做的保护性收购不谈,其实很多牌子被收购了还在。反倒是没被收购的,自己做砸了,自己玩毁了的比比皆是。就说饮料行业,中国那么多饮料,居然是美帝的可乐最良心,一直不涨价,而且居然比国产饮料喝起来更放心!
看看汇源两次被收购,我们应该明白,商业竞争或经济合作是很正常的事情,动辄就上纲上线,把一个纯商业行为上升到民族产业、民族品牌的高度来自己吓自己,是多么地愚蠢。站在纯商业和市场行为上理性看待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才是应有的态度。
可是再假设一下,如果当时汇源卖掉,然后被可口可乐干大十倍,今天会不会有人说价值1600亿的汇源当年160亿贱卖了呢?
大概到今天为止,民众到底是没有判断力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