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教授李玲在接受凤凰网专访时,对国内医疗现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最近,我留意到李教授的一些观点遭到了许多医生的反驳,但与此同时,他的观点却得到了医疗体系外的许多网友的强烈认同,这种明显的分歧现象十分显著。
这种割裂感显而易见,其原因想必大家都了然于胸。
今天我想探讨一下李教授的几个观点。
在我看来,李教授在研究问题时,表现出对数据的极度偏爱。他热衷于使用那些显眼的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然而,对于数据背后深层次的含义,他有时难以提供条理清晰且符合逻辑的分析。此外,他似乎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数据背后可能带来的代价。
在当今数据时代,以数据为基础阐述观点本无可厚非。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组数据由于分析逻辑的不同,不同的人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数字本身是冰冷的,然而在这些数字背后,却是每一个真实而且有情感的个体。若只顾数据而忽略人的因素,这显然与社会主义精神不符。我们应当以人为本,从数据中看到人的需求和情感。
据她描述,2022年全国门诊量约为84亿人次。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急剧上升至95.4亿人次。中国人均年看病次数达到7次,全球范围内属罕见,堪称世界第一。而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人均年看病次数通常保持在3至4次。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医院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了我们常说的“过度医疗”。
关于人均看病次数的数据,我认为值得探讨的是,这反映了我国医疗便捷性的实际情况,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里也可能存在一些过度医疗的因素。
接下来,让我们先看看一些评论:
“这显示了一个事实:我国是全球最便捷的看病国家。”
“这明明是病人自愿去医院就诊,责任怎么可能算到医生头上?估计是医生上门硬拉病人看病,那肯定是算医生的。”
“看病次数多,并不等于过度医疗,反而反映了我国对老、急、危、重、难患者看病方便、门槛低,在欧美同样的情况下,一个患者可能只看了七次。这个李教授就是书面上的朝括。”
“又不是医生用枪胁迫病人看病,为什么说我们医生过度医疗?”
“这恰恰证明了中国大陆医疗的廉价和高效率!”
此外,我认为,在当前网络时代,互联网上的信息纷繁复杂,使得一些患者难以分辨真假。因此,他们往往对医生的诊断和建议持怀疑态度,反而信赖那些缺乏科学依据的“养生治病秘籍”。甚至有些患者,无论病情轻重,都坚持要求全面检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并加剧了过度医疗的可能性。而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中,为了规避潜在的医疗风险和责任,有时候不得不安排过多的检查项目。毕竟,一旦漏诊,医生可能面临的不仅是医疗纠纷,更可能是职业生涯的重大挫折。
最后,我认为人均看病次数的增多,反映了普通民众对健康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表明在中国看病更为便捷。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由于长时间排队等候,民众往往难以忍受。例如,84亿和95.4亿这样的门诊量数据,以及从84亿到95.4亿的显著增长,与发达国家每人每年3到4次的看病次数相比,中国的7次看病次数更为显著。在这些数据背后,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再来看看李教授的另一个观点:
“回顾到1978年,全国医疗总支出约为100亿元,增至2009年的1万亿元,再到目前的9万亿元。
几十年前,在初步规划时,我认为8000亿足以实现全民免费医疗,然而现在投入了9万亿元仍未能实现。
9万亿元听起来很多,但与其他国家相比真的算多吗?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医疗支出占GDP比例从2000年的4.5%增至2020年的5.6%。而2020年,美国占GDP的比例为18.8%,德国为12.8%,法国为12.2%,日本为11%。即使不与发达国家比较,全球平均水平也达到10.9%。从这个角度看,9万亿元的投入是否真的算多?显然,大家普遍认为医疗投入不足!那么,医疗投入不足会带来什么后果?又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呢?
此外,我们不难发现,医疗成本的上升并非毫无原因。从医护人员数量的增加,到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每个环节都可能推高成本。以医疗器械公司为例,它们需要大量投入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这些成本最终反映在产品价格上。此外,医疗行业的监管和政策变化也在不断推高成本。
然而,高昂的医疗成本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减少这一负担。首先,政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