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6日下午3时30分,50多个日本官兵从残破的要塞中排队走出。他们身边身后围满了金发蓝眼的苏联军人,每人手里都举着枪,一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一个日本人。
这里是位于中苏边境的中国城镇虎头镇,这座要塞就是著名的虎头要塞。
数小时前,这批负隅顽抗的关东军,高举手榴弹向苏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但苏军的炮火,岂是血肉之躯能够抵挡的?到最后,这些所谓的“武士道精神践行者”,也没敢再高喊“万岁”冲向敌人,两只空手一举就乖乖走出来投降了。
这场“虎头要塞战斗”,是关东军的覆灭之战。1000多名苏联官兵以生命为代价,将这里的2000多名关东军守军全歼,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句号。
而这时,距离苏军参战才不到一个月。
关东军的兵力有70万之巨,侵占我国东北十四年之久。
按理说,这样的一支军队,应该是不至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全灭的。
苏军能够取胜,真的只是火力占优的原因吗?这之中是否还有其他因素?答案是肯定的。
关东军之所以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击溃,大致有四个原因。
一、苏军发起突袭,关东军猝不及防
苏军会加入战局,并不是难以猜到的结果,但当时的日军以为苏军不会在1945年就下场。
在日本的分析中,苏军就算要出兵进攻关东军,那最早也是1946年的事了,所以关东军不用太紧张,慢慢准备接下来的战斗就好。
谁知,苏军在1945年8月8日进入了中国东北,往关东军脸上扇了个响亮的耳光。因为这一出乎意料的时点,关东军什么准备都还没来得及做,这就是苏军的一个巨大优势。
而且和关东军不同,苏军在出发之前,可是做足了情报工作。
他们四处搜集有关关东军的情报,充分了解了对方的战略态势特点、作战部署情况、工事构筑情况和作战特点等。
在了解到关东军的各方面信息——尤其是,关东军此时只有2个方面军、1个集团军、1个空军集团军和1支舰队——之后,苏军就感到稍微轻松了些。
别看日军那些编制看起来好像很多,但放到苏军这次准备出动的军队面前,就如螳臂当车一般不堪一击。
二、兵力差距巨大
马上要成为关东军的对手的,是苏军的11个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和3个空军集团军。
再看看关东军,他们又有多大规模的部队呢?这个兵力差距,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关东军此时有70万人左右,而苏联将要出动的兵力,是关东军的两倍还多:上文提到的苏军部队,人数总计157万多人。
三、关东军的武器装备,相比苏军来说太过落后,数量也远远不如
当时已经是抗日战争末期,侵华日军的武器弹药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日本处在投降的边缘,自然也没工夫为他们补充武装。
此时的苏军,在武器装备上则处于全盛期。因为欧洲战场上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苏军尽可以拿出最精良的装备对付关东军。
苏联本就是能和美国掰手腕的世界强国,面对这样的敌人,武器装备上几乎“半残”的关东军,很难说能有多高的胜算。
而且,苏军的后勤能力也远超这时的关东军。从1945年5月到7月,苏联一直在从西往东进行大调兵。
在这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苏军横跨西伯利亚铁路,跨越1万多公里,用13.6万多节车厢,运送了大量兵力、武器和军用物资,使远东兵力增加了两倍。
那之后,苏联又调来100万余人、数万吨弹药和物资。
在这样的苏联面前,区区一个70万人的关东军,还真有些不够看。
四、国际社会和日本本土的种种情况,导致关东军士气低落
这是以上四点原因中,最主要的一点。
我们先来看看国际社会的情况。
在1945年5月,日本的轴心国“伙伴”德国,向全世界宣布了无条件投降。
至此,三个轴心国没了两个。而已经在太平洋战场上被暴揍一通的日本,也差不多到了极限。
从1943年下半年起,日军就因为东南亚战场的战线拉得过长,导致兵力严重不足。为了挽回颓势,日本从关东军中抽了不少精锐部队调过去。
这种抽调算是好主意吗?站在美军的角度来看,肯定是的。因为这些关东军精锐中的大部分,都在上战场不久后成了美军舰炮下的炮灰。
这下日本是“伤敌八十,自损一万”。精锐在东南亚成了炮灰,关东军本身的实力也被大大削弱,搞得部队内郁郁不已。
德国投降后,别说关东军,整个日本的战败都只是时间问题了。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还不死心,要调集兵力做最后一搏。
1945年5月30日,日本陆军军部向关东军下达了新的指示,要他们击溃“入侵满洲之敌”,确保新京-图们铁路以南、大连-新京铁路以东战略要地的安全,以利于全面作战。
这里的“入侵满洲之敌”,就是指苏军。
这命令要是在德国投降之前下来,那还好说,可现在德军已经被苏军击败。
将最大的敌人打倒之后,要对付区区一个关东军,对苏军来说就是砍瓜切菜一样。
当然,嘴里成天念叨着“天皇板载”的关东军,还不至于被强大的敌人吓倒。
真正令这些家伙崩溃的,还得是天皇本人。
1945年8月15日中午12时,日本裕仁天皇进行了广播,念出了《终战诏书》,正式宣告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
这次广播不止针对日本本土的日本国民,那些在东亚、东南亚各处窝着的日军,也都听到了天皇亲口宣布的投降。
这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来说,简直是一场大地震。他们平日里是最崇拜天皇的。
平时多崇拜,在听到从天皇口中说出的“投降”二字后,就有多失魂落魄。
可以说,对这些人而言,之前美军在日本本土丢下的那两枚原子弹,可能都没有这么震撼人心。
这对关东军的士气是一次毁灭性打击,比连续被16枚喀秋莎火箭炮击中还要酸爽。此时的关东军,几乎已经丧失了作战意志。
这其中当然还有些顽固分子,想要继续抵抗。但这点人在苏军的炮火面前,也只有成为炮灰的份了。
后来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和关东军展开最后决战,没有花费太长时间就结束了战斗。
关东军在东北建造的众多要塞,被苏军以摧枯拉朽般的攻势逐个击破,最后只剩下一个位于猛虎山中的虎头要塞。
1945年8月18日,苏军向躲藏在虎头要塞里的日军做出最后通牒,让他们按照天皇的诏书无条件投降。但这里的日军完全不信苏军说的话,他们根本不知道日本投降了!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虎头要塞里的无线电台早已损坏,这里的守军对外界的一切一无所知,自然也就没有听到天皇的投降宣言。
他们态度激烈,甚至杀害了前来劝降的苏军信使。于是,苏军也不再跟这些守军废话,第二天就拉出能够动用的所有火炮,对日军阵地狂轰滥炸。
炮火力度之强,把要塞埋在地下各处的混凝土掩体都崩裂了。这一轮炮击,就解决了不少日军。
轰了几个小时之后,苏军又把喀秋莎战车开进猛虎山,几炮就将日军修筑的地上炮楼轰成灰烬。
日军还在负隅顽抗,不过现在他们的炮弹已经打光,只能把炸药发射出去还击。
一天之内,苏军就将驻守猛虎山的日军守备队步兵1中队、步兵队本部、步兵炮中队、炮兵队本部全部歼灭,并占领了虎头要塞周边所有制高点。
剩下的日军无力反击,狼狈逃入虎头要塞。
这种逃避当然是无用的。第三天,苏军再次拉出各种火炮,对虎头要塞阵地发射一颗又一颗的炮弹。
持续不断的炮击几乎要将人耳震聋,大地都像地震一般不断震荡。
大约20分钟后,炮击停止,苏联步兵拿着步枪上场了。大量日军也在这时从要塞里冲了出来,野兽般大吼着向苏军投掷手榴弹……
毫无悬念地,这些日军都被苏军消灭了。
要塞里还有最后53个日军,这是头脑还算清醒的。他们知道赢不了,就把武器丢到地上,一个个高举双手向苏军投降了。
这53个日军官兵被苏军活捉起来,等待着他们的是在西伯利亚挖土豆的后半辈子。
这是天皇宣布投降的第11天,日本终于真正地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此落下帷幕。
苏军为什么能在十多天的时间里,横扫70万关东军?这就是原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