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农历七月初七,一个特别的节日——七夕,中国特有的情人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首《鹊桥仙》将中式浪漫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写到了极致。

在历史的长河中,七夕也许是爱情的代名词,但却不是你侬我侬的情人节。而是女子大显身手、比拼才艺,向上天祈求更加聪慧灵巧的节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能在《诗经·小雅·大东》里找到它的影子。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葙。”

那时,织女星和牵牛星就已经出现在古人的视野中,不过当时它们还只是遥远天际的两颗星辰,尚未被赋予爱情的寓意。

到了汉代,七夕的雏形开始出现。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被称为“七姐”的织女,她被民众视为纺织女神,是天下所有女孩们崇拜的对象!

每到七月初七的晚上,女孩们就会心怀敬畏与期待,希望能得到织女的眷顾,赐予她们精湛技艺和过人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大盛,才为七夕融入浪漫爱情主义色彩。牛郎与织女的爱情传说与七夕节完美融合,频繁出现在诗文中。

比如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写的《‌拟迢迢牵牛星》‌,“昭昭清汉晖,粲粲光天步。牵牛西北回,织女东南顾。”

南北朝山水诗派创始人谢灵运所作《七夕咏牛女》,“徙倚西北庭,竦踊东南觌。纨绮无报章,河汉有骏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此时的七夕,依旧是“乞巧”为主,不同的是增加了乞求富贵、乞求长寿、乞求生子的美好愿景。

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女子们会在这日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到了在隋唐五代,七夕正式成为盛大的皇家节日!唐太宗李世民甚至在七夕这日大摆宴席,与群臣共庆佳节。唐玄宗还专门修建“乞巧楼”用于乞巧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会用锦缎结成楼殿,上陈瓜果酒炙,嫔妃们用九孔针、五色线对着月亮穿针,穿过者被认为是“得巧”的征兆。同时会奏响清商之曲,宴乐通宵达旦。

老百姓更是将和“巧”有关的节俗玩到了极致!

为了乞巧,费尽心思。乞巧的针不仅有双眼、还有五孔、七孔、九孔等多种。而且会提前数日准备针线练习,以备七夕这日能拿到好彩头。

到了这日,还要用凤仙花染指甲,据说在这日染指甲,干活会更加灵巧。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晚上会捉小蜘蛛放到盒中,直至第二天早上再打开,谁的蜘蛛织的网密就代表谁得手巧的时间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甫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便描写了七夕视蜘蛛结网以乞巧的情景。

宋朝时期,七夕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城中繁华地带设有专门的“乞巧市”,上至皇宫贵族,下至普通百姓,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着手置办过节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

此商贩们还会推出各种新奇有趣的玩具。最受欢迎的是一种叫做“磨喝乐”的玩偶,被当作乞巧仪式中比拼女红技艺的“模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还会种五生。七夕节前几日,把提前挑选好的绿豆、小豆、小麦等浸在瓷器里,日日清水更换,直到发芽数寸,用五彩线串起来,挂在窗棂上,七夕那日,用来供奉双星。

七夕节在宋朝达到了鼎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不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元代时,七夕节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女儿节“。

《析津志》云:“宫廷宰辅之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邀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

明清时期,七夕依然是以乞巧为主。虽没有前几个时期盛大,但依旧会投针比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针在水中的影子如花似云,或呈鸟兽形,就认为“乞得巧”;如果影子粗笨似槌,或弯曲不成形,就认为“乞得拙”。

清中期之后,曾经风光无限的传统七夕节居然开始由盛转衰,清嘉庆年间,乞巧等风俗渐渐式微,甚至七夕这日代表着不祥,比如红楼梦中王熙凤借刘姥姥帮自己生于七月初七的女儿起名字。

民国时期,七夕节更是寥落,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近几年。

在商家的推波助澜下,利用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将本该是女子乞巧的日子,以及对美好生活祈愿的日子,改造成情人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望着满大街都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莫名多了三分悲哀,也不知幸与不幸。对此,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