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的重大事件其实有两个,第一个大家都知道,就是确立了改开;第二个知道的比较少,就是与美方洽谈建交的细节和正式的建交时间。这一年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经济腾飞元年,更是在美苏争霸夹缝中第一次站住了脚,这两个重大事件都为后来狂飙40年的国运做了铺垫。

但站住脚和站稳脚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单从经济上来说,当时我们根本不够看,1978年中国GDP仅1495亿美元,而美国2.35万亿,是我们的16倍,日本1.01万亿,是我们的7倍,苏联9016亿,是我们的6倍。

如果再算上人均的话,更是少到我都不忍心算,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算下打在评论区。

80年代城市街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城市街区

基础的经济都不够看,更别谈尤其需要钞能力来加持的军事、科研、金融了。所以这时候的我们还是很羸弱,想要彻底站稳脚跟,只能拼命搞工业、搞生产、搞贸易、搞经济发展。

要发展就得有跳板,而美国就是那个时候为数不多且最好的一块跳板。(前一篇文章提到过为何是美国)

1978年中美就建交正式谈判,12月4日聊完所有细节之后,双方对后续的合作事宜心里都有数了,于是在12月18日马上启动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中美正式建交,双管齐下。

接下来的十年是中美之间良好合作的十年,历史课本中称这段时间为短暂的“蜜月期”,而我更愿意称之为中国国运狂飙的铺垫期。(也有说法是1972-1989才是中美蜜月期,但更贴合史实的是1972-1978为破冰暧昧期,1979-1989才是正式的蜜月期,在这不深究)。

那既然是合作,就必须要有利益往来进行合作关系的运营和维护。

我们送给美国的第一个礼物,是1979年对Y反击战,把苏联当时头号小弟越南打得哇哇叫。这不仅是一次表明立场的亮拳行动,更是了耗尽苏联天量的资源,拖慢苏联与美国争霸的步伐。

第二个礼物,就是打开国门,让美国、日本、西欧的工农业产品进入中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十亿人口的巨大倾销市场。

80年代建设的贸易港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建设的贸易港口

当然,美国和他带领的西方世界也给了我们丰厚的回报。一是与中国签订了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放宽贸易管制,让中国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享受到优惠。二是支持引导他们本土的企业对华贸易和投资。

简单来说就是我中国这边的人力、物力、财力向你们的商品开放,只要在之前协商范围内的,统统可以在我的境内开展交易。当然啊,你们也得拿出诚意,以前对我的进出口限制需要解开不说,也得让你们自家有钱有势的企业来我这边投资办厂,土地和工人我们都有现成的,这样你们自己的生产成本不仅可以降低,也可以帮助我进行工业体系革新。

80年代国内的汽车工厂老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国内的汽车工厂老照片

在美国的牵头作用下,日本、德国、法国也加入了投资、援助中国的队伍。

这期间最活跃的是日本,十年期间累计向我们贷款累计8009亿日元,援建了遍及交通、能源、医疗、教育等项目22个,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要美化日本的意思,当时各国都处在发展相对艰难的瓶颈期,日本由于经济增速太快,经济体量直逼美国的60%,被美国以各种贸易政策疯狂打压。刚开放的中国市场,解决了日本工业品的燃眉之急。

很多朋友应该都印象深刻,日本品牌的商品像松下、三菱、日立、丰田、本田等,都是在那时候不知不觉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还有那些中日友好医院,都是在那个历史时期盖起来的。

前一篇文章提到我们放弃对日的500多亿战争赔款,很多人愤愤不平,其实就是为这十年日资的进入和后续的中国经济发展做铺垫。

老款松下电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款松下电视
中日友好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日友好医院

那为何是日本?不是法国德国呢?因为日本的地理位置、工业体系、经济发展进程等方面都有天然的优势。身处于那种境地,即便有深仇大恨,但为了能过上好日子,真的没办法,实在太穷了!

1989年,中国的GDP是3478亿,美国5.64万亿,日本3.05万亿,苏联7000亿,美国是我们的16倍、日本是我们的8.7倍,苏联是我们的2倍。

虽然与美日差距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还又被拉开了一点点,但是别急,十年的试水,我们的经济已经开始流动循环。大量的外汇储备源源不断进入口袋;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初现端倪;我们的基建设施,铁路、高速公路、海港、机场、能源设施、工业体系、教育体系都蓄势待发。新的格局正在诞生,新的磨难和机遇也正在成型。

1989年,老布什和戈尔巴乔夫决定在马耳他举行会谈,这次会谈是冷战结束的标志性事件,苏联国力衰弱严重已是事实,苏联屈服了(内容比较多不展开讲,有机会咱们再单拿出来说一说)。这次会议结束不到一年,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相继崩溃,苏联的崩溃解体已成定局

马耳他会议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耳他会议现场

跟苏联斗了70年,美国身心俱疲,他绝对绝对不会允许再次有一个可以威胁自己地位的国家出现。而接下来,唯一在国土、经济、军事、人口、工业上有潜力,并且体制也不同的,那就只有中国。虽然中国还在友好的合作期,但国家之间只谈利益,当下很明显,苏联即将完蛋,如果再击垮中国让两个社会主义阵营都倒下的话,对美国来说那就是双喜临门。

于是在美国的带领下,西方国家立刻改变了对华政策,煽动舆论对中国进行抹黑并抛出一系列制裁计划,十年的中美“蜜月期”随即宣告结束。

正当美国为首的7国阵营准备火力全开对付中国的时候,S达姆突然站了出来吞并了科威特,挑起海湾战争。眼看中东即将被拉进石油危机的漩涡,这可是严重影响到美国的钱袋子的大事,还得了?于是美国与西欧中东各国联合出兵对伊拉克发动了攻势。中国暂时逃过一劫。

海湾战争场面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湾战争场面之一

随着海湾战争的结束,彼时苏联也按照预期解体。这让美国信心大增,觉得自己又行了,开始走上称霸全球当世界警察的道路。

不过海湾这一仗也彻底打醒了中国,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伊拉克,在美国钞能力加持下的现代化军队面前,打出了1比300的战损比。百万伊拉克军队,仅43天灰飞烟灭!

如果这一仗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该如何应对?

还是需要先发展经济搞钱,才能更快去拓充军事和科技啊!于是邓教员在1992年开启了南巡,为改开后的搞钱之路定下了更为精确的方案。

由于当初中国的经济科技和军事过于孱弱,美国不太放把中国在眼里。但一朝被蛇咬,为了防范下一个“苏联”崛起,还是再三对中国发起挑衅行为,想方设法把我们摁到半死不活为止。所以整个90年代,也是我们这四十年来最黑暗最屈辱的十年。

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1994年的特大空情事件,1996年台海危机,1999年美军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这些事件大家可以自行查阅,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去重点了解一下,有更大兴趣给我留言,人多的话下回写一期)。桩桩件件,愤恨、耻辱、无力,还有源源不断的危机感时刻萦绕在每个中国人头上,但是又能如何?迫于局势和自身的力量,只能选择一次次忍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隐忍终归是有回报的,我国换来了十年宝贵的发展时间,在这期间,我们不仅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更加快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扩大对外开放。

当时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去进一步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就是在这段时期,很多体制内的人纷纷下海创业,我们现在看到的“停薪留职”案例都出现在那几年。目的就是鼓励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思维超前、眼界较为宽阔的人打头阵试水,放心去干吧,实在不行了失败了,你再回来上班,保你旱涝不愁。

也正是有这样的保障,一大批年轻人才能够无后顾之忧,专心去将中国经济搅拌到沸腾。浩浩荡荡的下海潮,和几亿人波澜壮阔的打工潮,也促使长三角、珠三角、东南沿海等经济区正式形成。反正一句话:搞钱修路搞建设,安内攘外谋发展!

90年代打工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打工潮

1999年中国GDP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09万亿,美国是9.63万亿,日本是4.64万亿,美国是我们的8.8倍,日本是我们的4.2倍,苏联被扬了就不拿出来对比了。中国的经济体量在十年内增长了三倍多,与美国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一跃成为世界第七。

当然,如此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引起了美国的重视。2001年,小布什上台之后就公开宣称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并加大对台湾的军售力度。在他上任三个月后中美就爆发了南海撞机事件,我方飞机坠落海面,飞行员王伟也在这个事件中壮烈牺牲。中美关系跌入冰点,美国对华政策再次朝着“遏制”的方向转变。

英雄王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雄王伟

南海撞机事件之后,美国将战略重心向中国转移。可以说,要是小布什的政策路线往下再持续几年的话,以当时鼎盛时期的美国国力,中国连反抗可能都没有太大意义。可是就在关键的时候,天命的光环又出现了:拉登跳了出来...

未完待续.....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顺便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