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丽泽“菜篮子”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只见绿油油的藤蔓上各类蔬果长势喜人,工人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筐,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园区负责人隋锋向记者介绍说:“我们整个园区采用‘土地集中流转、设施统一建设、产权独立登记、收益登记在各村’的方式,变‘单打独斗’为‘抱团聚力’,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45座。”

“菜篮子”成了“共同富裕”的法宝。近年来,河口区六合街道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目标,以乡村共富示范片区创建为抓手,按照“党委主导、政府搭台、村庄联建、市场运作”的思路,整合区域资源、集中跨村资金,探索实施了“飞地抱团”模式,在街道南部区域建成丽泽“菜篮子”设施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周边24个村庄“抱团”发展,促进各村年均增收4.5万元,务工群众年人均增收1.5万元。

坚持政府搭台 整合资源建设产业园区

六合街道辖区内部分村庄一直存在地块小、撂荒多、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多年来始终面临“树不起品牌”的难题。以“有解”思维找到“优解”路径,六合街道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反租倒包,整合土地资源。六合街道坚持通盘谋划,探索实施土地“反租倒包”,先由各村委会出面把农户承包地“反租”过来,集中连成一片,实现家庭承包地的村级集中;再由各村委会将“反租地”“倒包”给街道,实现村级家庭承包地的镇街集中;街道整合各村“飞地”实施集中开发,全面激活土地资源,发挥规模效益。

——政府主导,统筹项目资金。由街道主导,整合涉及12个村下派第一书记产业帮扶资金、24个村的扶贫和乡村振兴衔接项目资金、2个村的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和3个村的万村共富资金等政策性资金2300余万元,用于丽泽“菜篮子”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同时,出台信贷激励政策、用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流向产业园区,参与丽泽“菜篮子”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

——一体布局,完善基础配套。六合街道统筹规划建设了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46座,修缮春暖式蔬菜大棚120余座,并同步完善沟渠、闸涵、生产路、智慧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田间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土壤墒情站、苗情监控系统等基础设施,增强产业园区配套服务能力。同时,引入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东营杰灏农业公司负责产业园区专业化运营,细化管理流程、链接市场资源,进一步提高园区运营水平。

坚持多方合作 引育并重做强园区经济

“飞地抱团”模式充分挖掘了各村的资源禀赋,使优势互补的相邻村成为“共富合伙人”。如何深化各方合作、做强园区经济,成为六合街道迫切要走的下一步棋。

以试点推动,探索“菌蔬”轮作。六合街道持续深化与山东省农科院、鲁东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开展重度盐碱地菌蔬轮作试点,积极推进富硒种植、重度盐碱地“菌菜轮作”等10余项课题研究和实验推广。2023年,获批全省首个“富硒农产品产业园区”,2024年首批“羊肚菌”试验棚出菇亩产达525.6公斤,实现盐碱地“羊肚菌”产量突破。

以创新驱动,打造网红爆品。通过强化专家指导服务,六合街道邀请省农科院、聊城大学等专家教授在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指导,创新采用“废旧食用菌渣+土壤生物活化剂”方法改良盐碱地,引入耐盐碱草莓西红柿,培育出糖度高达14.5%、亩产1万斤的富硒西红柿,打造出网红“爆品”,成为产业园稳定盈利的主要支撑。

以平台带动,破解销售难题。依托河口区城东现代电商物流园和企业电商运营团队,产业园开展农产品线上直播,探索“种前订单+全网销售+快递物流”的农产品一体化营销模式,打造“醉美六合”特色农产品品牌。2023年,产业园通过“电商+”方式增加销售收入500余万元,总营业额突破3000万元。

坚持村企联动 联农带农助力双向奔赴

丽泽“菜篮子”设施农业产业园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蔬菜产业带农致富史。六合街道坚持把联农带农机制作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牵引,重点抓好四个关键环节:

利益分配稳收益。产业园采取包租回报方式,按照起步价为“兜底价”的原则进行利益分配,设施大棚按照各村出资比例,资产确权登记到村,相应收益归村集体;土地按每亩600元/年的标准给农户分红,沟渠路按每亩80元/年标准给集体分红。

弹性用工解难题。成立村级劳务合作社,与产业园签订用工合同,根据产业园用工需求情况,由劳务合作社统一调配,确保产业园日常固定用工稳定在80人左右,主产高峰期用工稳定在200人左右,解决园区用工问题。

技术推广扩产能。以产业园为核心,向周边种植户免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带动周边农户开展大棚蔬菜种植,推动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去年以来,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大棚蔬菜320余亩,年产大叶蔬菜500余吨,成为全市最主要的“大叶蔬菜”生产基地,富硒空心菜产量占全市市场份额的95%以上。

龙头带动增效益。充分发挥农发智慧生物、杰灏农业等省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带头作用,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联农带农发展模式,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带动建设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700余亩,并通过秸秆回收、蘑菇种植、采收、包装等环节带动400余人实现就业,促进村集体年增收达5万元以上。

“24个村‘飞地抱团’发展集体经济,关键在于‘飞地’项目的精准选择。”六合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全森表示,下一步,街道将借助多方平台资源,扎实推动共富乡村建设,重点打造北部新业态党建共富联盟、中部“村企联建”共富中心和南部丽泽“菜篮子”党建共富联合体三个共富中心,创新探索党建引领共富乡村多种模式,致力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共富“六合路径”,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