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些人呢,盼星星盼月亮的,总算是把“饭茶”给盼爆雷了。
于是有好事者来问老李,新会陈皮会不会像“饭茶”一样爆雷了呢?写了新会陈皮五年有余,年年总有某些人盼着新会陈皮爆雷、崩盘等,始终秉承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原则发言。
新会陈皮是否会暴雷,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老李的调研手记写了几年,虽然帮助了不少读者朋友避坑,但科普的速度比不上行业问题发展的速度,甚至可以说是远远落后了,所以现在反过来看五年前存在的行业问题,直到现在还是相当大面积地存在——工艺皮时间造旧、外皮柑皮冒充本地新会皮、杂柑皮冒充新会皮等等,那么这些问题会导致新会陈皮爆雷吗?显然不会。
从行业发展的本身而言,假冒伪劣问题是产品质量的问题,而“爆雷”往往行业产生了“泡沫”的问题,或者这么说,导致“爆雷”本身的因素有许多,例如有资金链的问题,有人的贪念问题,有商业模式的发展问题等等,而这些恰恰与产品本身的问题并无太大关联。
在本文中,老李将分析一下为什么新会陈皮当前并不具备爆雷的潜力,观点不一定符合大众口味,欢迎留言指正、理性表达。
“南方+”新闻报道的泛茶内部收茶群信息
一、分析:某个行业或者产品“爆雷”时,必须具备的几个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雷”不会是平地一声起,其形成是复杂且生动的。
首先必须得有爆雷的“能量”,而市场自身规模的大小,就是能否引发大范围爆雷的基本要素。当前,我国茶叶市场规模6000亿到7000亿之间,并且茶饮作为人们的生活的刚需品,其影响的范围和人们对其的认知程度,都比新会陈皮要深许多,这是“能量”累积的前提。
其次是这个行业需要有“前科”,即曾经炒起来过并且可以让入局者产生一定的盈利预期。很简单,如果一个商品从来都没有被炒作过的案例(不管失败与否)或者类似行业案例,要么说明这个产品太草根没人知道,要么就是其不具备炒作的“底子”,或者是当下受到管控的类别(如涉及社会发展的资源型产品)就不能炒作。
没人愿意做庄家,就没有人入局
再者,就是得有“庄”。例如大y茶,其资金链、品牌溢价、企业效益都为其金融属性进行了背书,所以入局者看重的并不是茶叶本身,而是其对庄家实力的信任。老李知道的是,本次饭茶事件中不少操盘手也是过去从大y茶的运作中发家致富的,如果不是掌舵人过早的离世,其产品的盘子也不会轻易断层,这群人也不会轻易转战饭茶。
最后是精明的商业模式设计。从茶叶的包装和发行、拉人头跑销售,到重金投广告、广开加盟店、一茶一码交易验证、承诺溢价回收等等玩法都不是新鲜的,但巧妙在于以上老生常谈的操作都被绝妙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炒作闭环。
此次肯定有人说饭茶就是“传销”,但在明令禁止的法律法规下,如是前者那么其早就会被关了,为什么还可以大肆宣传和广开渠道呢?所以饭茶的玩法当前看来并不涉及违法操作的逻辑,而是巧妙地穿起了”伪金融“的外衣。至于相关部门如何定性该次事件,那么就要等最后的处理结果了。
已经注销了的陈皮现货中心账号
二、炒作:新会陈皮并不是没人炒作,只是“他们”都失败了
说完饭茶,再说说新会陈皮。
要弄明白新会陈皮会不会爆雷,就要对其最基本的行业特性做分析。
首先看看其行业规模是否具备被炒作的势能。截止2023年底,官方公布的新会陈皮产业规模约300亿元,如剔除不必要的水分,老李大概猜测约200亿元吧,对比茶叶市场的7000亿规模,其能量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且新会陈皮的知名度和需求量远不及茶叶,因此需要炒作起来必须先宣传起来,市场教育的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是缺乏控制力强的资金型“大庄家”。跟茶叶市场不同,新会陈皮只有行业品牌而没有行业大龙头,有行业小龙头而没有活跃的民间资金盘,哪怕如最火热的三年风口期也只有点点星火燃起。老李从2020年开始便接收到不下十个类似某某新会陈皮现货交易中心、某某新会陈皮期货交易中心等组织的交流邀请,目测这些机构龙蛇混杂,在那个特殊风口时期广推宣传,吸引了大量陈皮跟风者目光和跟风的资金。
1996-2023年的新会陈皮产值统计
但可惜的是,哪怕有民间炒作资金进入,但进入后又发现没有接盘者的跟随,于是一边只能发展小打小闹的金融皮期货模式,一边又不得不卖货求生存,无法做到饭茶的大格局。当今日老李再去翻查当时的交易机构时,已经找不到其活跃的痕迹了。
最后是新会陈皮的刚需性太强,而且“假货”太多,金融属性活跃不起来。跟茶叶不一样,新会陈皮的特性是因为某个特殊场景的用途而宣传起来的,继而再延伸到茶饮的领域。
目前新会陈皮消费市场也紧随茶叶市场的发展步伐,但又与茶叶不同——新会陈皮的道地特性并没有茶叶强,即某个山头某个特殊茶叶味道是容易被消费者识别,到了新会陈皮身上就不会灵验了。这样的结果就是“非大众化”的味道特征让工艺皮、外地皮等泛滥市场,消费者识别度非常低,哪怕想投入炒作也会止步于“假货”大潮中。
泛茶的“天价”产品
三、行业:不是所有的“涨价”都是“炒作”,“泡沫”和“刚需”要拎得清
还记得2019年非核心产区新会柑的零售价格大约在3-5元/斤之间,到了2023年就飙升到8-10元/斤,涨幅超过了100%,而核心区的涨幅更是远高于此。原材料涨价了,其成品“陈皮”也就顺应涨价了。于是,许多人认为这一波涨价就是“炒作”,并一直坚信新会陈皮会“爆雷”。
新会陈皮的“价格”有没有水分,是否形成了泡沫,都是“价格”和“价值”之间的距离多少决定的。
作为一个商品,如果市场需求增加一倍,在供应链没跟上时,其价格对应提高了一倍,那是正常的市场反应;相反,当这个商品市场需求量不变,供应量也不动,但价格上涨了10倍甚至更高时,那就形成了“泡沫”。
显然,新会陈皮的市场价格波动起源,是某个特殊时期的刚性需求增加引发的,根本原因就是供给量跟不上需求量,从而导致价格的上涨。市场是动态发展的,供求关系一定会趋向于新的平衡,从而出现符合市场供需关系的定价。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新会陈皮市场的产值规模是对得上市场的真实规模,即300亿对应有300亿的货物,事实也是如此——新会陈皮市场交易模式还是习惯于最原始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如果是金融皮的玩法,即100斤陈皮就需要卖出1000斤的规模,但问题是买卖双方都如此诚恳,必须收了钱就把货放出去了,以至于无论如何都玩不起“金融”套路。再直白点说,那些买新会陈皮的人啊就是觉悟不够高,活生生把想做金融皮的炒家给逼走了。
还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当前新会陈皮仅仅是“炒作不起来”,而不是没有人想炒作,毕竟但凡有一点获利的机会,资本都会嗅到的,而让资本望而退却的,仅仅是获利成功率的高低而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