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上了年纪,我总会在不经意间回忆起童年的那些往事。这些回忆既真实又亲切,既有趣又美好。”坐在海河岸边的草坪上,60岁的杨家易对记者敞开了心扉。眼前就是宽阔的海河,身后就是自己曾经居住的地方——东丽区潘庄村所在地。

旧时的潘庄村毗邻海河,乡亲们都说自己是在海河边长大的。夏天里,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活动就是去海河里游泳;而到了冬天,这里又变成了孩子们的冰雪乐园。海河与村民们的情感联结不可谓不深。

2009年,潘庄村整体拆迁,乡亲们搬出平房住进了高楼。曾经的潘庄村下方,如今天津地铁11号线正穿梭而过,当年村里放映露天电影的广场,就是今天地铁站环宇道站的所在地。

望着眼前的一切,杨家易感慨道:“生活越变越好,我就越想找到一些旧时光的影子。”她总想凭着记忆把自己的家乡画出来,当一张坐标纸铺开,脑海中犹如过电影一般,昔日的平凡生活一幕幕地铺展开来——

身在异乡 想家了

广东省中山市,这里是杨家易生活了整整30年的家。她属龙,今年是60岁的本命年,人生路刚好均匀地分成两段:头30年,成长、学习在天津;近30年,工作、生活在广东。

杨家易的丈夫是广东人,他们在天津相爱并结婚。在上世纪90年代初,新婚不久的她跟随丈夫回广东祭祖。这一次旅行也让她深深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前沿的脉动,特别是自己读会计专业出身,能够在当地找到一份薪水颇丰的工作。于是,1994年4月,杨家易举家迁至中山市,从此在那里扎下了根。

人们总说,天津人恋家,这一点在杨家易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离开了故土,但乡愁未减,只要得空,她就要回津小住一段时间。藏在心中的,除了对父母的惦念,还有着一份浓浓的乡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庄村曾经的合作社内景。

“我出生在潘庄村——一个海河边上的村落,在村子里读书学习,身边有一群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杨家易讲述道,“1979年,我家就从村子里搬出来了。那会儿我15岁,对潘庄村的美好记忆就停留在了那一年。”

2008年,杨家易又一次回津探亲,那一次她抽空回到了久别的潘庄村,一份对故土的记忆油然而生。只是看着他们长大的长辈们有的已故去,昔日里一起玩耍的小姐妹也纷纷嫁为人妻,还是那条街、那条巷,但已物是人非。

2009年,随着城镇化改造步伐的不断推进,当时万辛庄乡南片的6个村子相继拆迁,潘庄村的村民也就此告别了故土、迁入了新居。

若是村子还在,即使历经岁月磨砺变得破败,人们也不会有太多的怀旧情绪;可当年极尽繁华的村子,如今早已成为一掬细沙,曾经的生活场景只能存留在脑海里时,那份念想便会一股脑儿地冒了出来。

“我总是在坐标纸上画着曾经的家,从我家走出来往右转是个藕塘,离村部不远处就是潘庄小学……”杨家易尝试着将脑海里的画面绘制下来,但绘着绘着就卡壳了,于是绘制潘庄村民居图变成了一项长期难以完成的任务,“为此,我还去了图书馆、档案馆,但都没有找到相关的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拆迁前的潘庄小学。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达,昔日的乡亲们在网络上实现了团聚,微信群也让老街旧邻们重新聚到了一起。人们得知“老杨家的大闺女”正在绘制潘庄村民居图时,纷纷献计献策,贡献着自己的记忆碎片。

时间来到了2017年,在乡亲微信群里,杨家易见到了一个久违的身影,他叫于金波,是杨家易的“发小”——

“家易,我父亲去世了,走得很安详。最近在收拾他的遗物时,见到了一样东西,可能是你想要的。”于金波说。于伯伯的离世,让远在广东的杨家易不胜悲伤,她脑海里依然是老人家年轻时的样子。杨家易讲述说:“在童年的记忆中,潘庄的夏夜里,于伯伯家的院子里天天都有一群人自拉自唱,玩得不亦乐乎。长大了,知道了‘票房’两个字,首先联想到的,就是于伯伯家的院子。”

老人的那件遗物,于2021年于金波亲手交到杨家易的手中,那是一张几近斑驳的纸张,杨家易如获至宝,将其慢慢铺展开。

一份遗物 促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夏天,潘庄村的乡亲们在海河公园重新团聚。

于金波和杨家易两家人,是父一辈、子一辈的交好。杨家易说:“于伯伯叫于凤忠,和我父亲年纪相仿,他俩儿时就是玩伴。我父亲曾经跟我讲过,他们一群小伙伴经常去海河里游泳,游泳前先把身上的衣服都洗了,晾在岸边,啥时候衣服晾干了,他们才上岸回家。”两位老人曾经在一起读书,因为家境的原因,杨父只读完了初小,而于凤忠则读到了初中毕业,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读书人。

“当年,于伯伯可是在天津市第45中学读书的学生,后来响应国家号召——做有文化的农民,于是又回到了村里参加农业生产。老人家一生勤勉,在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杨家易回忆说。

于金波转交给杨家易的物品是一幅手绘地图,地图上详尽地标注着潘庄村的每一处细节:道路、坑塘、河流、村居、工房、菜地、学校……都与当年的场景分毫不差,一笔一画间展现着绘制者的精心构图和细致描绘,地图右下方的落款时间为“1976年9月28日”。

于金波说:“这是我父亲当年在村部工作时,一户户测量后绘制出来的,至于当时为什么要测量绘图、绘制这张图又要做什么用,已无从可考。但我想,这幅手绘地图就是你想要的。”手握着于伯伯留下来的珍贵资料,杨家易的手都在颤抖。是啊!这张图就是家的模样。她到了古文化街,购买了一幅相框,把这张珍贵的地图裱进相框里,带回中山市的家中,每每想家时就抬头看一看它。

自从得到了这幅地图,杨家易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想召集曾经的小伙伴们线下聚会,一起看看于伯伯的这幅真迹,一起从地图上找找自己曾经的家。于是,一场老街坊邻居的聚会开始了筹划。

能够参加聚会的乡亲们都已步入花甲之年,正是既当“养老院院长”又当“保育院院长”的年纪,况且杨家易还在广东,想聚会谈何容易?一次次计划,一次次顺延,终于在2024年的夏天,一场题为“家在海河边”的乡亲联谊会在吉兆桥旁的海河公园举行了。

“炳义大哥,您来了,咱哥俩几十年没见面了,家里的老人谁在照顾?您当年可是我们学校的大队委,可优秀了。”“何老师,这么热的天,您也赶来了?快找个凉快的树荫休息休息吧,能见到您真好。今年您高寿了?”“您是嫂子吧?咱没见过面,但我小的时候经常去您家里玩。”

这边,乡亲们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那边一幅放大版的潘庄地图摆在地上,人们围拢在地图边找寻着自己曾经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亲们在手绘地图上找着自己曾经的家。

“这是我们家!记得当年我拉着奶奶的手,走过河边这道垄沟去看病。”“那时,我就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在这条道上练习。”“当年,大队就在这里放露天电影,你们还记得吗?”话语中,能够听得出,在海河东岸有那么一群人,虽然身在乡村田野,过着轻简朴素的日子,但却活得有滋有味。

这张地图是回忆的载体,更是情感的寄托,是群体的记忆和情怀,勾起了对于那个纯粹时光的回望。它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力量,也让人更加珍惜与邻里和睦相处的美好时光。

海河人家 邻里情

能够促成这样一场乡亲联谊会,杨家易的好姐妹赵喜顺颇为用心。特别是杨家易常年生活在广东,天津乡亲聚会最终落地,还真需要一个能张罗事的“大管家”。

赵喜顺望着这张地图,右下角的绘制时间让她格外敏感,她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1976年的那个夏天,7月28日,那个终生难忘的日子。“我记得那天凌晨,我们全家人从睡梦中突然惊醒,我爸喊了一声:地震了!我们全家人都往院子里跑,地震持续了很久。”赵喜顺回忆起那一夜惊心动魄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村里的民兵组成了联防队,检查受损的房屋,劝退回家的人们,直至余震结束了才回家。”

赵喜顺记得母亲进屋拿出一些衣物,让乡亲们加以遮挡,与地震同时到来的还有暴雨,就这样,全村人集中安置在了村科技组附近的空地上。

院墙塌了、可以加固;房屋倒了、可以重建。最值得欣慰的是,这场地震潘庄村民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情况,乡亲们都是平平安安的。“从中不难看出,我们潘庄村的村民集体观念特别强,大家的心总是在一起的。”赵喜顺感慨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召集这次乡亲聚会时,能有这么多乡亲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在海河边,乡亲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在与赵喜顺的交谈中能够听到,“家在海河边”是一种情怀。那时去河西区串亲戚时,总是步行到冯口渡口,花上几分钱乘坐手摇摆渡船过河;要去津南走亲戚时,就到崔家码头乘摆渡。当年自己的父亲跟乡亲们去挑河的画面至今令她难忘。为了能够给这条母亲河清淤,村里的壮劳力们就集结在一起,比学赶超、竭尽所能。因为家离海河近,村里的男孩子几乎都能掌握游泳这项技能,在那个物质条件并不富裕的年代,海河就是大自然给予孩子们的馈赠。

乡亲们在海河岸边尽情地歌唱,他们歌唱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恍惚觉得,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那个年代确确实实早已离大家远去,但那个年代的温情记忆却久久地留在了心间。

回忆越美好,内心就越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