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帝王在北京西郊建造了玉泉山行宫。
明代,达官贵人占据北京西郊田园营建别墅。
明万历年间,皇亲武清侯李伟在这里大兴土木,首先建造了号称“京国第一名园”的清华园(故址在北京大学西墙外)。嗣后米万钟又在清华园东墙外导引湖水,辟治了“勺园”,取“海淀一勺”的意思。
清代,皇帝也同样看中了西郊这块造园之地,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园林。
建设时期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
圆明园景色(62张)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
清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同年正月,雍正帝奏准由内务府派员前往热河围场一带采伐林木。自此之后,凡大内、西苑及三山五园营建所用木料,大部分来自围场。
清雍正三年(1725年)7月,内务府再委派商人于长生采办圆明园所需石料。雍正帝有朱批云:“于长生备石之事稍有耽搁,即将其议罪。”可以看出他建园的急迫心情。[3]
清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扩建工程大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在赐园的南面修建宫廷区,严格仿照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包括新辟的大宫门,还有左右外朝房和内阁各府各衙门的值房,这里日后成为皇帝在圆明园主政的主要建筑群。第二部分,将原赐园向北、东、西三面拓展,构建曲水岛渚,增设亭榭楼阁,这部分构成了后来乾隆帝御题“四十景”的主体(其中至少有三十三景于雍正在位期间完工)。第三部分,修建福海及其周围配置的建筑组群。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使人感觉轻松灵巧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在雍正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形成。[3]
清嘉庆年间,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清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鼎盛时期
乾隆帝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圆明园鸟瞰图
清乾隆九年(1744年),圆明园四十景全面竣工。[32]
清乾隆十年(1745年),开建长春园(早期曾俗称东园)。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归并熙春园,俗称东园,也就是清华园。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又归并春和园(康雍年间为康熙第十三子胤祥的赐邸花园,园名交辉),改名绮春园,俗称南园。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再归并淑春园,不久改名春熙院,也就是燕园。[32]
圆明园全景复原图
绮春园
清康熙时期,绮春园的前身——萼辉园开始修建。关于萼辉园的详细修建时间,并未见有史料记载,但有学者根据康熙所作《萼辉园记》推测,其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远瀛观复原图
清乾隆中期,该园又改赐给大学士傅恒,易名“春和园”。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春和园归入圆明园,正式定名为“绮春园”。那时的范围尚不包括其西北部。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绮春园添建宫门和朝房,并开始整修公主寝宫。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绮春园西南部的正觉寺落成。
清嘉庆四年(1799年),西爽村并入绮春园。
清嘉庆五年(1800年),消耗盐政中的10万两白银用于绮春园的扩建工程。
清嘉庆六年(1801年),于西爽村内开辟含晖园,并赐予庄敬和硕公主,直到公主逝世,将此园缴回,并改称“南园”(即绮春园西南隅部分)。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绮春园宫门建成,因它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半个多世纪,亦称“新宫门”,一直沿用下来。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庄敬和硕公主的含晖园并入绮春园。
清道光八年(1828年),”南园”这一名称被取消。
清同治年间,该园试图重修时,改称万春园。[33]
绮春园
长春园西洋楼景区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清帝乾隆开始组织筹建。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完成第一个景点“谐奇趣”。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养雀笼、海晏堂、方外观、大水法建成。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在大水法的北侧建成“远瀛观”。[37]
文源阁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样式雷奉敕仿宁波天一阁营造皇家藏书楼四库七阁。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圆明园文源阁落成。
清咸丰十年(1860年),文源阁及其庋藏图书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浩劫中被焚殆尽。[38]
遭遇浩劫
清咸丰六年(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冯婉贞(5张)
清咸丰十年(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次日,军官和士兵就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法联军洗劫两天后,向城内开进。同年10月7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后,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英法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军官和士兵们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同年10月18日,数千名英国骑兵奉命到圆明园放火。圆明园以及位于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等处的宫殿、文物,全部在大火中化为灰烬。[48]
长春园远瀛观遗址(38张)
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遭到焚毁。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
圆明园的沧桑
彻底毁灭
同治年间,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曾试图择要重修。当时拟修范围为20余处共3000多间殿宇,主要集中在圆明园前朝区、后湖区和西部、北部一带,以及万春园宫门区、敷春堂口清夏堂等处。但开工不到10个月因财力枯竭被迫停修。此后,慈禧太后虽然修了颐和园,但并未修复圆明园。
圆明园舍卫城遗址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控制,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土匪地痞们已不再满足于抢劫财富,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清宣统末年,旗人已在园内的宫殿旧址上筑屋,昔日的皇家园林麦垅相望。
清朝灭亡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
民国初期,军阀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
此外也有一部分圆明园遗物被安放于公共场所,如:
清宣统二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10年至1937年),长春园门铜麒麟、安佑宫丹陛石、水木明瑟碑先后被移往颐和园;安佑宫华表、石麒麟、西洋楼线法桥和翻尾石鱼、梅石碑、莳花碑、文源阁碑被分别移至燕京大学和北京图书馆旧馆。
民国四年(1915年),兰亭碑和“青莲朵”等珍贵太湖石移往中山公园;长春园大东门石狮子及基座移至正阳门和新华门。西洋楼遗址的汉白玉及砖瓦也多被军阀官僚运走,或被各家石作坊买去,就地改刻为其他石料。徐世昌拆走圆明园属鸣春园与镜春园的木材,王怀庆拆毁园中安佑宫大墙及西洋楼石料。
民国十七年(1928年),大水法遗址石料被拆走修建绥远阵亡将士碑。溥仪时期的档案留下了不少记录:“军人押车每日10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实际上,拆卖的情况远比档案中记载的严重得多。从此,圆明园废墟凡能作为建筑材料的东西,从地面的方砖、屋瓦、墙砖、石条,及地下的木钉、木桩、铜管道等全被搜罗干净,断断续续拉了20多年。后人称此为圆明园火劫之后的“石劫”。
至此,圆明园已经过了火劫、木劫和石劫,圆明园建筑、林木、砖石皆已荡然无存。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以后的日本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奖励开荒。从这时起,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圆明园这处在清初盛世历经150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之胜,面目全非。
https://www.xhspx.com/index.php/vod/detail/id/290208.html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