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上又要到一年一度的秋招了,但最近爆出的两个消息,给很多人泼了一盆冷水。

一个是很多高校要对2025级部分全日制研究生学制进行调整,从两年延长到三年。

一个是中科大保卫与校园管理处要招4名管理助理,虽然是无编制的劳务派遣岗,但学历却要求研究生及以上。

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硕士文凭,尤其是普通双非的硕士文凭,性价比已经骤然下跌。

每一个大四学生在毕业前都会面临两个选择:或继续深造,或开始工作。

由于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考研成为很多学生的首选。

目前,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学制通常是前者三年,后者两年。

但最近,很多高校纷纷官宣专硕也要延长学制了。

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宣布,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研究生教育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将2025级部分全日制研究生学制进行调整。

其中,化学与药学学院的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制由3年调整为4年。教育学部的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由2年调整为3年。此外,文学院的学科教学(语文)、外国语学院的学科教学(英语)、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学科教学(历史)等大量学科教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从2年调整为3年。

不只是广西师范大学,近期官宣延长研究生学制的还有沈阳理工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

多读一年研究生,不只意味着晚一年踏入社会,也意味着要多交一年学费。

从去年开始,有多所高校都开始上调学费,而且涨幅还不小。比如:

电子科技大学今年5月发布学费调整的公告,从25届学生开始,从6.9万/生调整到8.4万/生,涨幅1.5万;深圳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更猛,学费直接从19.8万涨到29.8万,涨幅1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要论涨幅比例最高的,则要数浙江大学的农业专硕、风景园林专硕、兽医专硕、“一带一路”临床医学项目制专硕和南开大学的资源与环境专硕,学费涨幅超过了150%。

其实早在两年前,澎湃新闻就曾对全国147所双一流高校2019年-2022年的全日制专硕的学费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

三年间,这147所高校中有38所高校的专硕学费上涨,其中东华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的学费涨幅最大,达到了888%从每年8000元直接暴涨至每年79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比全国39所985高校2023年-2024年的研究生收费标准发现,其中至少有11所高校的学费将于今年秋季上涨,涉及58个专业。

虽然学费嘎嘎涨,但学生人数不仅一点没少,反而越来越多。

从2014年我国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开始,截止到2023年的这十年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从54.09万暴涨至130.17万,扩招幅度达到109%,而专硕的招生比例接近六成。

与此同时,考研的难度系数也在逐年攀升。10年间,录取率下跌了约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宏观维度来看,延长学制可谓一箭三雕:一是减轻了就业压力,二是提高了研究生质量,三是增加了高校收入。

但对于个人来说,就要因人而异了。

相较于十年前,考研的难度越来越大了,而上岸后则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才能换取这一张硕士研究生的文凭。

可即便持“证”也不一定能上岗。因为市场经济的铁律就是唯有稀缺的才是值钱的。

近两年的经济体感不用我多说,所以人才在需求端一直处于缩减的状态,很多企业都在降本增效,减少人员的招聘的数量和薪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在人才的供给端却是一波接一波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市场,今年更有创历史记录的1179万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

而蓄水池的持续外溢,供需失衡的下场就是劳动力大幅贬值,很多岗位的要求也跟着水涨船高。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保卫与校园管理处的劳务派遣岗位招聘启事窜上热搜。

招聘启事显示,此次中科大招聘的4名管理助理,学历均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但却是没有编制的派遣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早在2022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保卫与校园管理处就发布过一组招聘,同样是劳务派遣岗,税后薪资最高7600元

综合事务管理岗(1人),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税后薪资6200- 7600元/月;

视频监控运维工程师岗(1人),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优先,税后薪资5800- 7400元/月;

消防管理岗(1人),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安全相关专业优先,税后薪资6000- 7500元/月。

无独有偶,去年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也发布了一个派遣岗的岗位需求,其中岗位1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留学回国人员优先,英语熟练,可作为工作语言。

不过,聘用人员不解决北京市户口和事业编制,工资待遇按国家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有关规定执行,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签订劳动合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劳务派遣岗,可在公示的拟录用人员名单里,却赫然显示,一名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女生被录用了,一下子窜上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也回应称 :“岗位1的聘用人员确实是哈佛大学毕业,还是正规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她比较认可我们单位的业务发展方向,觉得有发展潜力。”

没编制的岗位都要求硕士毕业,并且还吸引了哈佛毕业的“留子”,有编制的岗位就更不用说了。

今年,一名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应用物理博士上岸安徽省灵璧县乡镇公务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名哈佛毕业的硕士上岸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更有一位北大的物理学博士上岸北京朝阳区的城管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一张稳定、体面的长期“饭票”,从学霸到学渣,全员都在考公考编。而就业取向的高度趋同,则让所有人都在一个赛道上卷到飞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2024年为例,招录职位数为18948,较去年增加了1293个职位;招录人数为39561人,较去年增加了2461人,增长6.6%,创历史新高。

虽然招录人数一路水涨船高,但与此同时报名人数也在暴增,招录比更是一直居高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我刚上大学时,学院里的老师就是本校毕业的硕士生;而等到我毕业时,学院招聘的都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博士生。

不只是高校和体制内工作,很多平平无奇的基础工作,都要求硕士起步,一些名企大厂更是非985/211不要。

去年,中石油校招的一个行政岗,有819人报名,470人通过审核,而且是一水的清北等国内名校和海外名校的毕业生,内卷到发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在步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学历正在以光速贬值。

随着大学一轮又一轮的扩招,学历的稀缺性正在逐渐降低,其作为筛选工具的有效性同样也在减弱。

上世纪70年代,中专学历足以轰动全县,90年代的大专文凭也让人艳羡。然而,时值当下,很多985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也难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曾经,知识的确可以改变命运。

在野蛮生长的增量时代,无数小镇做题家们凭借高考突出重围,在大城市安家落户,实现阶级跃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了存量时代,依靠上大学、考名校来换取好工作的这条路径依赖已经被打破。

因为知识本身从来就和多金、和财富没啥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稀缺性决定了价值的高低。

过去的中国,知识极度匮乏、人才极度短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扫盲、是普及基础教育。而正是知识的匮乏才造就了学历的价值,也让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刻板印象:

认为只要考上大学、考上名校就能出人头地,就能财富自由。

但走到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本身不再是稀缺资源,并且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元。

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高达60.2%,大学生无论如何也算不上稀缺了。所以,高等学历的普遍性自然就削弱了其作为价值符号的作用。

换句话来说,就是学历不值钱了,文凭不吃香了,尤其是一些文科和天坑专业。

显然,未来的教育会回到其本来的价值轨道上,朝着去功利化的方向发展,而个人特质和市场需求将成为决定学历价值的关键因素。

说白了,你就是要在有价值的赛道上把自己搞稀缺。那啥叫有价值,很简单,就是市场有人买单,而且不止一个人买单,而是一群人买单。

这么来看,未来的发展道路就很明晰了:

适合学习的,或者说适合高考这套机制的,那就继续卷学习,然后进体制、进名企。因为对于普通人而言,主流赛道的入场券依然是名校文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适合学习的,那就尽早开启第二赛道。一个人总有自己擅长和热爱的东西,也只有天生擅长,你才能不知不觉在里边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深耕,从而脱颖而出,让自己具有高价值。

人生路漫漫,谁知道你曾经种下的哪颗豆,在未来的哪一天就能结果子了呢?重要的是抛开得豆的功利心,先去踏踏实实的种豆。

那么关于学历贬值,我们就真没啥可焦虑的。

首先,不管你焦不焦虑,伴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它都会贬值,不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有焦虑的功夫不如多盘盘自己手里牌,或者多观察观察孩子的特质;

其次,学历虽然会贬值,但我们在受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所收获的个人综合素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持续学习的动力,才是个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立足和发展的关键。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生活就像骑自行车,要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那我们就骑着自行车往前走,多锻炼多读书,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