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京畿部长

在后疫情时代,世界各国经济结构迎来重塑,通货膨胀的恶性效应让大家深受其害。不同于西方国家,日本依旧深陷其中。

据日本外务省的公开数据显示,因为三年之久的疫情导致供应链堵塞和地缘政治冲击,使得国内通货膨胀久高不下,这是日本国内经济摆脱长达数十年的增长乏力和通缩压力循环的一种方式。面对这种情况,在美联储等欧美国家主要央行提高利率控制物价时,日本央行却在国内通胀加速之际依旧将将利率维持在了低位。

对于日本央行的这种行为,简单理解就是通过维持最低利率,利用价格的暂时飙升来促进经济一直稳定,实现经济增长的通胀,也就是企业可以以成本上升为由提价,从而增加收入,进而提高员工工资。随着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消费者可以花更多的钱,从而创造一个积极的经济循环。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种不一样的感觉。面对当下的经济形式,不论是美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还是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大家都有不同的解题思路。而日本这种做法,也获得了一定的效果,那就是一些大财阀在财报中公布了巨额的营收和利润,工人也实现了加薪。对此在今年初,日本央行上调了政策利率,认为国内经济已经实现了它所设想的工资与物价之间的“良性循环”。

但结果并不如愿。

在过去三个季度,日本经济中有两个季度出现萎缩,而德国则后来者居上。因为日本央行一直醉心于维持低利率,不仅让通胀升高,还促使日元大幅贬值,使得进口食品、燃料和其他必需品突然变得更加昂贵。面对成本的提升,国内消费者的第一反应则是大幅削减支出。而对于一些小企业,也并没有像一些大财阀因此受益,面对同时提高的价格和工资,居民消费需求不振,消费疲软拖累了日本经济,这是对日本央行低利率姿态的回应。

一直把利率维持到较低的水平,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担心未来几年通胀率将继续超过工资涨幅。专家分析表示日本央行希望,通过推高工资让通胀再次发生,短期内的通货膨胀就能够转化为长期通货膨胀,但出人意料的是疲软的消费支出和不断贬值的日元,都对国民对未来失去了信心,而这就是日本几年来货币政策的最大失误。

不可否认,不断贬值的货币不论对任何国家的居民而言都是不好的消息。消费的惯性在长时间形成之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通膨,虽然企业人工工资虽然有所上升,但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步伐,导致截至今年5月,经通胀调整后的工资连续26个月下降。经通胀调整后的消费者支出已连续四个季度下降。日本经济持续萎缩。

面对现实情况,日本内阁将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3%下调至0.9%,主要原因是下调了对消费支出的预期。经济学家认为,日本难以应对物价上涨的影响的一个原因是,官员们很难摆脱过去没有通胀时旨在鼓励通胀的长期政策。他们表示,官员们原本由于加息可能抑制需求而不愿加息,这样的顾虑现在已经改变,他们认识到,消费者支出可能出于对持续高通胀的担忧而更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