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稻谷飘香。连日来,在连续烈日高温的“催促”下,宣汉县广袤的田野上,稻穗闪着金色的光芒,进入丰收时节。
近年来,宣汉县以“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和“三大竞赛”建设为契机,持续扛稳产粮大县新担当,全力以赴稳播面、坚持不懈提产能,破解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堵点难点,科学布局示范点片,努力把专家产量、攻关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目前,宣汉县51.65万亩水稻陆续收割。
技术创新有保障 产量提升创佳绩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8月15日,天生镇塔坝村300亩“塔坝香米”示范田里,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行进,塔坝村的男女老少有的背着背篼、有的推着手推车、有的骑着三轮摩托,穿梭于农田之间,村民们跟时间赛跑,尽快完成收割、晾晒、筛选、归仓等工序,为以粮变现做好前期准备。
“去年,我县水稻高产攻关在市农技站的指导下平均产量达到822.6公斤,最高田块产量突破850公斤,达到851.1公斤,居全市前列。今年我县水稻高产攻关田块长势喜人,有望实现平均亩产 850公斤目标产量。”宣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唐贵成捧着一堆饱满的谷子喜悦地说。
近年来,宣汉县制定了相应的主要粮油作物产量提升行动意见,并把水稻高产攻关作为工作重点。县农技站技术人员迎难而上,开展技术创新,探索集成了独具宣汉特色的“优质良种夯基础、早育早栽避干旱、增株密植保足穗、配方施肥均营养、绿色防控降损失”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技术体系,通过在水稻百亩攻关方中精准实施,取得了成功,以技术优势有效克服了宣汉水稻高产的先天不足,突破了水稻高产的瓶颈,连续多次刷新了宣汉县及达州市水稻高产纪录。
托管服务破难题 稳产增收提质效
在宣汉县天生镇新芽村现代农业园区,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颗粒饱满的谷穗,汇成金色的海洋。“以前水稻收割全靠人力,一个壮劳力一天仅能收割0.5亩到1亩田,现在把土地托管给新芽农机专业合作社,秋收工作省时又省力。”宣汉县天生镇新芽村村民向仕路说。
向仕路口中的新芽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宣汉县破解土地托管“谁来种地”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宣汉县积极鼓励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融入社会化服务体系,采取“半托管”“全托管”等多种方式开展“耕、种、管、防、收、烘、储”等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建立社会化服务统一规范和收费指导标准,确保社会化服务健康运行,既增加了主体的收入,又保证了服务对象的利益。
“土地托管经营不仅能保证粮食种植面积,还能通过统一选取优良品种、统一配方用肥和统一精细管理等方式,实现新品种、新技术在生产经营中全面推广应用,同时助推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宣汉县新芽农机专业合作社向森林说。
今年,新芽农机合作社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为全县培训了60余名农机操作手及无人机操作员。同时,宣汉县还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农机手在使用合作社装备时,仅需支付少量维护费,剩余收益全归个人,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与智能化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开展水稻生产“半托管”25万亩次,粮油作物开展“全托管”服务10万亩,粮食作物以机耕、机播、机插、病虫统防统治、烘干为主要内容的单项服务45万亩次。
建立基地强品质 打造品牌赢市场
为进一步提升水稻生产效益,宣汉县建立了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全县种植优质稻面积已突破40万亩,占比高达80%左右,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大米资源。
“鸭池村是千亩‘稻-渔’种养结合,高产水稻示范片,种植了4500余亩水稻,通过品质提升、链条延伸,我们的稻谷每斤比市场价多卖0.3元以上、自创品牌大米单价在5元/斤以上。实现了经营主体和农户双丰收。”鸭池村党委书记冯涌说道。
这些基地依托高标准农田和龙头企业,通过核心示范片的建立,推动了水稻生产的标准化、绿色化进程。这些基地还通过桂花米业、桃花米业等龙头企业带动,实现了种植规模与品质的双重提升。
在峰城镇仁义村,第一书记李建军正忙着与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易购平台、大昌行网购平台积极对接,为即将丰收的桃花米拓展网络销售渠道。
“我们注册了山中耕读商标,重新设计了包装,从土质检测、种子选择、田间管理到收获加工,严格把控质量,为的就是把真正高品质桃花米送到寻常百姓的餐桌。”宣汉县金丰城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王天忠说。
近年来,宣汉县立足市场需求,以“龙头企业建基地,企业发展抓订单”的方式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注重品牌打造与市场推广。桃花米业有限公司的“峰桃牌宣汉桃花米”荣获“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海平家庭种植农场的“桂花香”优质大米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这些品牌的成功打造,不仅提升了宣汉大米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还为企业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作者:(张平 孙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