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正连续以高于同期GDP的增速迅猛发展,全面向经济社会各领域辐射渗透。全社会数据资源规模式累积、井喷式增长,同时“政产学研”各界数据开发利用加速由浅入深、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在此背景下,推动数据交易场所高质量健康发展,畅通数据要素跨主体、跨行业、跨区域合规可信流通通道,日渐成为构建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之举,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2023年10月以来,随着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成立,我国数据流通交易新篇章逐步展开,全国各地的数据交易场所即将转入一体布局、统筹管理、规范发展的新轨道。破解场内数据交易发展困局,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到了破题关键节点。

为助推数据交易场所高质量发展,繁荣场内数据交易市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围绕“以评促统、以评促建、以评促进”,撰写了《数据交易场所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24年)》。近日,该报告对外发布。

报告紧扣数据要素价值化主线,深入分析国内外数据交易场所发展现状和趋势,系统剖析我国数据交易场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遵循国家政策导向、实践导向、发展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构建规范高效的数据交易场所入手,围绕发展环境、基础支撑、市场交易、生态构建、辐射影响五个维度,研究建立了数据交易场所发展指数体系1.0,希望能为各级数据管理机构和产业界相关方推进数据交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报告核心观点

1. 我国数据交易场所发展提速

数据交易场所监管和政策环境向好。在监管方面,我国建成了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数据工作体系,监督管理数据交易市场,保障数据交易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在政策方面,贵州、北京、合肥、佛山、上海、郑州、成都等地陆续印发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促进数据流通交易相关专项补贴政策,“真金白银”支持数据交易发展。

数据交易场所数量和交易规模加快提升。在分布方面,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0余个省(区、市)开展了数据交易场所、交易公司组建工作,“一地一所”市场格局即将形成。在交易规模方面,我国数据交易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头部数据交易场所交易规模大幅增长,2023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交易额超20亿元,深圳数据交易所交易规模超50亿元。

数据交易场所服务支撑体系日渐优化。各地数据交易场所大力发展数商生态,加快整合和丰富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各类专业服务,积极打造“全流程”“一站式”服务能力,并积极引入和应用隐私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提升数据交易安全保障、全流程监管和可信追溯能力,创新数据供需匹配模式,深化和拓展行业数据交易、跨境数据交易和个人数据交易,创新交易模式。

2. 数据交易场所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庞大的潜在市场空间、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持续叠加的央地政策、加速迭代演进的关键技术,为数据交易场所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发现,数据交易场所内外部挑战依旧严峻,包括数据交易基础规则尚不明确、场内数据供给和需求不足、数据交易场所持续运营能力薄弱且服务模式创新不足等。总体来看,我国数据交易场所发展正处在机遇与挑战交织、数据交易改革创新难度加大的发展新起点。

3. 以评促进引领数据交易场所改革创新

数据交易场所发展指数构建。为助力数据交易场所抢抓发展机遇、应对发展挑战,加快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结合数据要素发展特点和数据交易场所功能定位,以问题和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数据交易场所发展指数,发展指数共设置发展环境、基础支撑、市场交易、生态构建、辐射影响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50余个三级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交易场所发展指数1.0架构

通过评估开创场内交易新局面。建议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数据交易场所发展指数评估,摸清数据交易场所发展“底数”,同时基于评估结论,有针对性地探寻数据交易场所应对各项挑战和问题的有效路径,促进国家、地方、交易场所协同发力,开创场内数据交易新局面。

报告目录

一、研究背景

(一)新质生产力助推经济发展,数据要素上升为核心生产要素

(二)数字经济不断向高端攀升,点燃数据交易引擎成为必选题

(三)数据制度建设拉开新序幕,场内数据交易探索迈入快车道

(四)数据交易开启规范化新章,数据交易场所评估成关键工作

二、国内外数据交易场所发展情况

(一)国外数据交易场所发展情况

(二)国内数据交易场所发展情况

三、数据交易场所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一)发展机遇

(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四、数据交易场所发展指数体系构建

(一)指标建立依据

(二)指标体系建立

(三)指标计算方法

五、推动数据交易场所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构建体系,推动建立数据交易场所发展评估机制

(二)以评促统,加快数据交易制度和体系统筹建设

(三)以评促建,引导当地数据交易场所特色创新发展

(四)以评促进,全面提升数据交易场所平台纽带功能

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报告下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