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将爷

今天,8月21日,上午11点,极目新闻发了条稿件,题目有点长,将近40个字,叫“出租屋去世女孩并非211大学毕业,官方:家属称没扔掉骨灰,而是撒进了河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下午1点多,红星新闻又发了稿件,题目略短了一点,也还是有30多个字,叫”当地县委宣传部回应“女子出租屋离世”:在宁夏三次公考均未进入面试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官媒对自媒体文章《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争议内容的跟踪报道。我目光所及,到现在为止,这是唯二的官媒跟进报道。

这两家官媒的信息主旨,都在主打两个字,叫“反转”。

湖北的极目新闻主要聚焦在死在出租屋女孩的家庭经济情况和学历问题;四川的红星新闻主要集中于女孩“考公笔试第一,面试环节落榜”。

从总体事件框架和叙事主体上讲,自媒体那篇文章不能算是错得离谱。在一些具体细节上,确实又是翻车了。

虽然,我内心并不希望那号被判死刑。但,错了就是错了,要真让付出代价,也谈不上太委屈。

我们当然不能把民间叙事要求像专业采访一样做到精细准确,但是,事实错误确实又是写作不能犯的底线。所以,我才一直说,不能让观点跑在事实前面。

当然,很多人也会说,一切都以采信官媒报道为准本身也未必合理。这个话题确实值得讨论,毕竟,官媒翻车也是常有的事。

但,从新闻实践层面来讲,采信官媒报道仍是最优选择。

尴尬的是,现在烂尾新闻烂得太凶了,但凡媒体能够从多角度进行细节呈现,也不至于造成各种误解误读误传现象。

事实上,即便是极目新闻和红星新闻这两家时下抢热点新闻最凶的媒体,对这起事件的报道,也还是有大量遗憾。

比如,一个公民非正常死亡,到现在连死因都搞不清楚,这本身就很可悲。

今天我不谈制度环境,只讲常识人性,再说说自己的一些感想

根据极目新闻报道,这个女孩确实是宁夏固原某县一个村里的女孩,名字叫陈可。

我想还是叫她陈某更合适吧。

首先是陈某的学历。现在弄清楚了,她上的大学,并不是北京的211高校,而是通过“专升本”,读了北京工业大学的会计学。

之前自媒体说她是211大学毕业生,显然,是个事实错误。

想必,应该是把“北方工业大学”误当作是“北京工业大学”了。这两校压根就不在一块,差别也不是一个档次。

北京工业大学是工科名校,211,在外省招生的分数,经常要比北方工业大学高上百分。

我举个例子解释,就是二者都能称为“北工大”,就跟南京大学和南昌大学一样双方夺得称为“南大”。但,南京的还是比南昌的逼格高多了。

我老家农村,很多孩子出门在外读书,有的甚至读的就是野鸡大学。但,父母说起来都很是牛逼,在北京读的就说是读北京大学,在上海读的就是上海大学。

其实,有时就是野鸡大学,只不过,那地方不是野地。

家庭经济好的还好,家庭经济不行的,读这种学校就是连环灾难。上学贵死人,出来找工作难死人。

陈某专科读的是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这个学校名字看上去有点怪,我之前完全是陌生的,乍看上去,还以为是个野鸡大学,后来查了一下,确实是有正规办学资质的高职院校。

反正,这学校性质,就如同姜萍读的那个涟水中专一样。不过,人家是帝都的职校,不是小县城的职中。

陈某是从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出来的,虽然“专升本”读到北方工业大学在本科学历上没什么问题,但,这样的学业经历至少说明她底子不算厚,读的学校没有名校效应,在今天就业市场上,肯定没有竞争优势。

更何况,会计专业有多尴尬,我就不说了。

至于考公,这个底子就更尴尬了。如今清华北大的硕博生都挤破头往街道办里死钻,像陈某这样的学生竞争力能有多强,恐怕难以乐观。

事实上,当地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也回应称,2018年、2019年陈某参加宁夏事业编统一考试,笔试排名分别为报考岗位第133名、65名;2022年参加宁夏公务员统一考试,笔试排名为报考岗位的第25名,均未进入面试环节。

这个铁证拿出来了,其实就锤死了之前自媒体的“笔试第一,面试被刷”的说法。

这方面,显然属于严重失实。

我再说说陈某“家庭条件”这事。

报道援引当地官方人士说法是,陈某父母在家种地,农闲时打打零工,一天能挣百把块。陈某还有个弟弟,在西安上班,是有资的。陈某父亲因为患病,名下还有C类低保。

现在官方人士回应媒体,在词汇拿捏上要比自媒体作者圆润多了。

谈C类低保,谈家庭保障,很节制,很含蓄,很有余地。

翻译一下,就是陈某家经济确实不咋地,但有政府兜底嘛,这个家庭是生活是有保障的。说白了,穷是穷了些,但活着 没问题的。

在这种条件,再回过头来看陈某的人生,不能不说,是有些残酷。

陈某到北京读的大专,接着是在北京读“专升本”,我估摸一下,这个过程基本上得五六年。

从18岁出门到远门,到33岁客死异乡,在这种普通底层家庭,如果这个女孩15年没能给家庭带来一定经济回报,确实也是个难以承受的负担。

可以肯定的是,陈某这种情况,对普通家庭来说,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一方面是经济落后,一方面是观念落后,双重夹击之下,当然要警惕出现悲剧。

还有一点,那个自媒体说女子家属扔掉其遗物,还打算扔掉她的骨灰,这个也被官媒更正为是家人根据当地风俗,把骨灰撒尽河中。

这可能是因为不了解地方风俗造成的错误解读,容易给人产生父母对子女太过残忍。报道上说,陈某父母非常伤心。

当然,陈某父母对待亲情到底怎样,确实也不好说。比如,报道中说,陈某逢年过节买东西去看她频频陈武,而陈武则和陈某父母多年不来往。

农村人的人性、亲情、伦理,有时复杂怪诞到你难以相信。陈某生活在这种家庭,内心到底如何,肯定是个巨大疑问。

最后,我还要说个自己观点,官媒报道的细节,表面看上去,似乎确实没有自媒体显得那么悲情,官方人士回应家庭经济、上学考公也很客观,但,这种报道仍然停留在框架下层面。

更深的细节,肯定是这个家庭这些年背负的生活重量,以及这个出租屋女孩生前的心灵史。

细节决定真相,细节决定疼痛,细节决定深度。

关于一个女孩死在出租屋,最值得关注的细节,怎么可能只是“就读学校”“考公分数”这些浅表性问题呢?

所以,在我心中,这种追踪报道,也是太浮躁,太浮浅。

但,我又很能理解其中的无奈,甚至,敬佩于这些媒体的努力。

很多深刻的东西,就如同一根烂尾,只能藏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

或许,弄清那个叫陈可的女孩隐秘心思,才是关于这个时代最有深度的答卷。

PS全文完。凡2589字:在小号说说这个新闻的感想,不敢发主号,也只敢简单说说,欢迎大家参与表达。请大家下面二维码,加好友以保能及时找到我,谢谢各位!


请欢迎关注人格志视频号,方便我们在直播间交流:

推荐阅读:
刚刚警方确认女子出租屋离世:想起我的漂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