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为百病之长,然后有寒湿,表里之分,再相继发展就涉及到阴阳之变了。

可以看出风、寒、湿这三大病邪是百病之源,视神经萎缩也逃不出这个定律。

可以看到面诊中的患者,多数不是有寒就是有湿,严重的甚至两个都有,这治起来就有些麻烦了。

所以说有疾病,越早发现,早进行有效治疗,才越容易恢复。

视神经萎缩患者,若是刚开始受风的时候就留意了,那寒和湿末了也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甚至气血都不会受到多大影响,视力也就不会下降那么快了,视野更不可能发生缺损。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治疗中还存在着个体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说有的人就比较关注自身的状态,有问题会积极的去解决,但是有的人对自己不管不顾的,养成一堆坏习惯,当疾病来袭,自然就会有个体的差异。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先天性体质的影响,也会导致有差异,但是先天不足,可后天濡养。

这种情况可以说是肾亏,那就可以补后天之脾,提升一下精微物质运化的功能,也可以弥补一些不足。

然后回到视神经萎缩上来,都知道肝开窍于目,肝肾同源,确实是这样,在方子上也可以看到有一些滋补肝肾的药,比如枸杞、女贞子、菟丝子、山萸肉等。

如果再考虑全面点的话,还会有健脾胃的药,如山药、茯苓、白术等。

但是仅仅这样,只考虑脏腑滋补问题,那还真差点意思。

正常来讲,人体内的脏腑功能是互相转变的,从五轮学说中就能了解到眼睛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寒湿入侵体内,影响到脾胃和肝肾的运作,瞳孔的神态就会有病态的表现,典型的就是眼神无光,目光呆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映到患者身上,除了浑身乏力,饮食和二便也不好,看一眼,整个人是比较消瘦的,精气神都没了,睡眠肯定也不行。

在治疗时就得能准确划分寒湿之间的病变,来灵活的用药,因为寒湿都不是单一的。

一个寒就有伤寒、恶寒、中寒、畏寒、外寒和内寒。

湿有寒湿、湿热和痰湿。

病症不同,表现也会有差异。

所以说,治视神经萎缩,首先得能准确辩证,才能谈怎么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久困于体内的寒湿外邪,逐渐化解后,脏腑功能才能恢复平衡,气血也会充盈起来,各个器官受到气血滋养后,视神经才能相继获得所需营养,从刚开始的光感增强,到视野扩大,视力提升。

这个过程是比较慢的,不可能说一两个疗程下去视力就能提升多少。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而且这可是更复杂的视神经,恢复肯定是需要给予一些时间的,切不可着急,半途而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