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是发生在上古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众多古籍中均有记载,其中最早的记载就在《山海经》,相传《山海经》为伯益所作,而伯益就是大禹的臣子。
也许是因为《山海经》的成书年代过于久远,对大禹治水的记载十分粗糙简略,只是在《海内经》看到两处记录,一是:“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另外就是:“洪水滔天,鲧窃帝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山海经》中虽然还有多处地方说到大禹,但与治水基本上没有多少关系。这些信息过于零碎,而且杂乱无章,到了近代,人们对大禹治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产生了质疑,甚至有专家指出,大禹只是一条虫,根本没有大禹治水这回事。
虽然其他古籍也有大禹治水的记载,但这些记载都存在诸多问题,有着各种各样的的疑问。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洪水从何而来?
对于这个问题,现在有人提出各种猜测,比如上古时期出现了大洪水。然而,这么重大的自然灾害,为何在众多古籍中找不到相关记载呢?
根据古籍记载,再结合民间传说,这场洪灾就是黄河溃堤。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携带大量泥沙,河水混浊,故在《大荒北经》中称为赤水。黄河中游的冀州是平原地区,流速缓慢,大量泥沙便沉积下来,造成河床逐渐升高,甚至高出地面,成为“悬河”。为了防止河水泛滥,人们在河边修筑防洪的堤坝。
这场洪灾就发生在黄河中游的冀州,而且有着众多复杂的因素,先是持久的干旱,然后迎来特大暴雨,还有人为故意破坏,《大荒北经》中就有系统的讲述:“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祝融战共工,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大家是否听说过?这场持续数代人的大战就发生在冀州,起因就是“蚩尤作兵伐黄帝”。蚩尤为何要攻打黄帝?那就得从系昆之山的共工之台说起。所谓的系昆之山就是人口稠密的地方,共工之台就是共工氏创建的商品交易平台,这个商品交易平台就在冀州人口众多的地方,毕竟,想在某个地方开店做买卖,首先要看该地方人气旺不旺呀!
冀州的共工之台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成为天下闻名的商贸中心,汇聚来自天下各地的财富,同时也招致各方势力的觊觎,蚩尤便是其中之一。所谓的兵,就相当于匪。蚩尤就是上古时期的兵匪,他们聚集在共工之台的附近,打劫过往的商客。
长期以来,人们对蚩尤似乎没有应对办法,直到黄帝的出现才改变这种局面。黄帝打败蚩尤消息传到共工之台,出于共同的利益,共工氏便与黄帝合作,共同剿灭蚩尤,于是便有了“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传说中炎帝与黄帝联合起来讨伐蚩尤,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
炎帝本想借围剿蚩尤的机会消弱黄帝的实力,但由于应龙在围剿的行动中表现出色,不仅在冀州站稳脚跟,自身实力也在不断地壮大。在炎帝看来,黄帝已经对自己造成巨大的威胁,他与与黄帝的关系由当初的合作转变为对抗。经过几番较量后,黄帝战胜了炎帝,成为冀州共工之台的新主人。
然而,共工氏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为了夺回冀州的控制权,想尽一切办法制造混乱,史称共工氏作乱,《史记·楚世家》有这样的记载:“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
楚人的先祖是帝高阳颛顼,他们是如何从北方来到南方的江汉流域的呢?根据《楚世家》的记载,他们是追杀共工氏才到达荆楚之地的。在颛顼登上帝位之前,与共工氏对战的主要力量是应龙。由于应龙在与共工氏对战中不幸陨落,黄帝便派女魃来冀州主持工作。她来到冀州后,对参与叛乱者进行彻底清洗,原文就是这样讲:“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然而,女魃与共工氏的较量中,最终还是失败了。她是如何落败的呢?《山海经》中并没有交待,而在神话传说中就是“共工怒触不周山”。
长期以来,人们将祝融战共工看作是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神话,原因就是“共工怒触不周山”。上古时期真的存在传说中的天庭吗?天柱不周山在何处?近年对良渚的考古研究揭开这个谜团,所谓不周山天柱,其实就是连通共工之台与黄河的水道。与其它古城遗迹相比,良渚古城最大的特征是众多水道穿梭其间。如果用简洁的线条将良渚古城的概貌画下来,这些水道是不是象一根根柱子呢?
大家是想过,上古时期的历史事件是如何流传至今的呢?按照《易经》的解读,就是绘图。这类图形在古代称作“文”,就是纹理的意思。经过长期的演化,“文”逐渐成为字。在文字出现并广泛使用后,人们又将图形所表达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当然,由于时间久远,后人的理解未必准确,比如,冀州的共工之台理解为传说中的天庭,而这些水道却被误解成支撑天庭的天柱。
在马车出现前,物资的运输基本上依托水路。冀州的共工之台人口众多,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和各种物资,这些物资只能通过水路从外地运进来,必定有水路与黄河相连,文献中的“应龙畜水”就是在水路中设置障碍收取过路费。
冀州在上古时期出现持久的干旱,“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是蚩尤向天求雨水,与“应龙畜水”无关。不过,蚩尤求雨就是用泥巴、稻草等杂物制作成应龙的模样,针对应龙进行污蔑攻击,有相关文献记载可以印证,若要更详细了解请看《共工怒触不周山真是撞天柱吗?真相是毁掉黄河边的防洪堤》。
女魃镇压共工氏叛乱时,正好冀州出现持久的特大暴雨,黄河的水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共工之台造成巨大的威胁。共工氏因在与女魃对战中落败,于是扒开黄河岸边的防洪堤坝,引黄河洪水淹没对方。古人将这种情景用绘图的形式保存下来,洪水泛滥淹没城市的情形被后人误解成为天柱被毁、天庭崩塌。
共工氏的做法给中原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影响十分恶劣,因而被称为恶神。大禹治水将他们从这场灾难中解救出来,意义重大,因而为后世所称颂。
《大荒北经》这段文献前面部分讲述祝融大战共工,后面部分则讨论治水方案。叔均是尧舜时期主管农业的官员,距离与共工氏大战的应龙、女魃已有三朝了(颛顼、帝喾、帝尧)。“后置之赤水之北”,这句话是叔均给帝舜介绍共工之台的变迁。这里的“之”就是指共工之台,原先是建在黄河南岸。共工氏毁坏黄河大堤后,黄河南边成为洪水泛滥重灾区,人们只好逃往北方,在黄河的北边就出现一个类似于共工之台的商贸市场。
当然,这个新的商贸市场远不如共工之台那样繁华,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达就是难民营。当有大量难民涌入时,无论哪一个国家的政府都会感到头痛。如何安置这么多难民,从帝喾到帝尧,都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中原地区到处是水患,越来越多的难民逃往北方,给当地社会造成巨大压力,如何治水就成为当时的迫切问题。
众多古籍都有记载,帝舜之前的帝尧就是让鲧治理洪水。鲧的治水方法就是堵,问题是如何堵?在什么地方堵?没有人能够说清楚。有了良渚古城作对比,找到了洪灾的原因,我们就知道鲧治水的方法,就是在黄河岸边重新修建防洪堤,把共工氏扒开的缺口重新堵起来。这个缺口就是《尚书·禹贡》中的壸口,大概在黄河中游的开封等地。不过,这个壸口堵住后就不复存在了,后人看到壸口,往往联想到位于陕西宜川的黄河壸口瀑布。
鲧的治水方法似乎没什么问题,若在黄河溃堤的初期能够将缺口堵上还是有效的。然而,从共工怒触不周山到鲧已经历几代人,黄河下游的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情况都发生较大的改变。鲧将缺口重新堵上后,不仅没有解决中原地区的水患,还形成新的泛滥区,这就惹怒了更多人,因而鲧的治水策略是失败的。
大概因为任用鲧治水出了问题,尧受到来自各方的指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只好将帝位传给舜。帝舜即位后,要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就必须治理中原地区的水患问题,于是便召集百官商议。叔均的建议是:“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先除水道”就是首先确定疏通积水的通道,将中原地区的积水排走。如果不认真分析,实在看不出这与大禹治水有什么联系,后人对大禹治水的了解大多来自《尚书·禹贡》。从《禹贡》的内容来看,工程量的确相当庞大,但也没有大家想象那么夸张。人们听到大禹治水,以为象现在那样大规模开凿运河。
其实,大禹治水的主要任务正叔均所说的“决通沟渎”,是在“先除水道”的基础上,进一步疏通各条河流、水道的障碍,以便船只通行。毕竟这是庞大的治水工程,需要集中天下力量以及调配物资供应,而物资的运输又高度依赖船运。
叔均只是提出治水的具体方案,如何落实却是困难重重。良渚考古研究表明,上古时期的良渚人就能修建先进的水利系统,要完成这个庞大的治水工程,最好是求助于良渚人。但上古时期的良渚人属于共工氏阵营,正好是他们的敌对势力。在《尚书·尧典》中,驩兜就向帝尧举荐共工氏治水。然而,按照帝尧的说法,共工氏阳奉阴违,散布花言巧语迷惑人心,想方设法阻挠治水。实在没有办法,帝尧只好让鲧来治水,结果无功而返。
共工氏是上古时期的能工巧匠,在工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帝舜任用大禹取得治水成功,原因是他们有能力搞定共工氏,《海外北经》有这样的记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