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6月,全国餐饮收入4609亿元,同比增长5.4%;今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26243亿元,同比增长7.9%。
上半年,餐饮品类竞争激烈,开关店率高,行业经营者面临压力增大,3月,商务部等9部门出台《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市场监管总局等6部门出台《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规范了预制菜的范围,提出了要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等;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
01、政策与监管动态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两项中央厨房国家标准
7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央厨房 建设要求》(GB/T 44142-2024)和《中央厨房 运营管理规范》(GB/T 44141-2024)两项国家标准,标准将于10月1日起实施。两项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餐饮业集约化经营能力,培育发展“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新模式,助力餐饮等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
措施内容
加工区场所设置有什么要求
一、生产加工功能;二、低温储存功能;三、清洗消毒功能;四、统一包装功能;五、配送运输功能;六、检验检测功能;七、信息处理功能
02、月度事件盘点
品牌动态
▪️7月3日,麦当劳中国,与四大供应商宾堡、顺新晖、泰森和紫丹签约打造的(湖北)智慧产业园正式投产。
▪️7月3日起,星巴克专星送的服务收费方式将进行整合调整。专星送配送费从每单9元下调至7元,同时部分商品开始收取每件1元的打包费。
▪️7月9日,连锁超市家家悦在其官方公众号宣布,集团旗下的烘焙品牌“家悦烘焙”首批18家店将于7月13日开业。
▪️7月9日,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申请三枚“加电咖啡”商标,国际分类包括餐饮住宿、科学仪器、食品等,商标状态均为注册申请中。
▪️7月9日,海底捞旗下的火锅子品牌“嗨捞火锅”宣布品牌升级,并改名为“小嗨火锅”。
▪️7月10日,猫屎咖啡控股宣布开放加盟业务,正式启动百城千店计划。
▪️7月11日中午,蜜雪冰城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1元“雪王冰杯”冰块临时供应不足,部分门店可能会因此临时下架或暂停售卖“雪王冰杯”。
▪️7月12日,喜茶全国百家门店同时开业,期内将推出买一赠一、9元喝喜茶、赠送周边等优惠活动。
▪️7月17日,茶饮品牌“谢谢茶”最后一家门店深圳大浪店关门。
▪️7月22日,锅圈食品股份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上海锅圈实业全资收购河南华鼎冷链仓配科技有限公司。
▪️7月30日,重庆火锅品牌「熊猫老灶火锅」大规模关店,尚在营业的2家门店为加盟门店,而直营门店因经营问题已全部关闭。
食品安全问题
▪️7月1日,奈雪的茶喝出整只蜜蜂,奈雪已向消费者赔偿。
▪️7月2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帖称,在盒马花19.9元购买的清水螺蛳肉里竟然发现了福寿螺,并称“连螺肉带筷子已经扔进垃圾桶”。网友还在评论表示,已经退货了,商家原价赔偿。
▪️7月4日,柳州孙姐螺蛳粉疑用福寿螺,官方进行样品鉴定为田螺和石螺肉。
▪️7月9日,“CoCo员工被曝切西瓜时吃掉瓜心”词条登上微博热搜第一,新茶饮品牌CoCo称,该店员目前已对其停职培训。
▪️7月14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里吃出了异物,“这个是鼠头,酸菜里面的,没错我还咬了一口。”此事引发热议。
▪️7月20日,有网友以“满小饱吃出来头”为题发布帖文,配发的图片显示,一碗米线中有个疑似生物头部的物体。7月22日,一名客服接线人员表示,调查组正在对该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调查。
▪️7月23日,上海市民在网红面包店Drunk Baker(无界店)购物时,意外发现店内橱柜中有蟑螂出入,随即向店家反映了这一食品安全问题。然而,店方的回应并非立即采取食品安全措施,而是仅仅将蟑螂驱赶,且并未下架可能受影响的面包。
▪️7月30日,江苏南通崇川区观音山花园大酒店被曝厨师为预防顾客腹泻在头菜里添加庆大霉素。
▪️7月26日,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古茗奶茶中喝出血痰”发布情况通报。根据通报,经多方查证,无法认定饮品中含疑似“血痰”且与涉诉饮品店加工制作有关。
品牌营销
▪️7月3日,雀巢专业餐饮与新茶饮品牌茶颜悦色达成进一步战略合作,推出双方共创的全新基底乳产品“放心全脂牛奶”。
▪️7月5日,广西旅游协会与杭州娃哈哈集团再度携手合作,推出娃哈哈广西山水行瓶装水。
▪️7月10日,DQ中国首家汉堡店在上海吴江路正式“开门迎客”。该店一共推出了5款牛肉及一款鸡肉汉堡。
▪️7月10日,%Arabica coffee在官微宣布携手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联名推出新品山楂冷萃、意式浓缩汤力和绿豆糕。
▪️7月12日,新茶饮品牌甜啦啦官宣首次联名,携手环球影业旗下梦工场动画《驯龙高手》推出两款定制饮品。
▪️7月12日,元气森林官微发布消息称,携手全球知名科幻IP高达推出“高达限定联名款”电解质水产品。
▪️7月15日,古茗在其官方公众号宣布,品牌正式推出“健康原叶鲜奶茶,进入9.9元时代”活动。
▪️7月16日,泸州老窖表示已拓展至啤酒业务领域。
▪️7月18日,CoCo都可宣布与火影忍者联名,活动期间将推出4款联名产品。
03、重点事件解读
罐车运输乱象调查
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
7月2日,新京报记者对罐车运输乱象进行了深入报道,发现国内许多普货罐车存在运输液体不固定的问题。这些罐车既承接糖浆、大豆油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为了节省开支,不少罐车在换货运输过程中不清洗罐体,导致食用油被残留的化工液体污染。
事件曝光后,社交媒体上迅速涌现出大量的讨论。因被曝使用未清洗的煤制油罐车混装食用油,两家龙头企业汇福粮油集团和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陷入舆论争议中。
舆情概况
根据百分点舆情洞察系统, 2024年7月2日至2024年7月10日12:00,全网相关舆情累计扩散97.7万篇次。
罐车混用事件被曝时间为7月2日凌晨1点16分,首发媒体为新京报,事件一经爆出没有引起太大波澜,直到7月6日,中储粮集团发文回应后,事件逐渐发酵,食用油企业纷纷回应、各大媒体纷纷点评、监管部门调查回应引起了多次波峰,终于在国务院成立联合调查组后,事件热度逐渐回落。
# 煤油罐车装的食用油流向了哪里# 、# 鲁花回应油罐车事件# 、#国务院食安办回应油罐车事件#等相关话题登上微博、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8个平台热搜榜,累计上榜词条274个,累计在榜时长达916.89小时。微博是主要传播渠道,占比63%。
此次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共催生了274个热门搜索话题,横跨微博、抖音、百度等八大主流平台,持续占据热搜榜单总时长高达916.89小时之久。其中,多个相关微博话题更是达到了热搜排名第一位,彰显了事件极高的公众关注度和影响力。#煤油罐车装的食用油流向了哪里#话题在榜时间长达15小时,说明大家最为关注的热点是混装油的市场流向问题。
通过观察热搜词条,我们发现新京报7月2日曝光的新闻,在当日便迅速跻身微博热搜榜第十。然而,其影响力并未立即全面爆发,直至7月7日,该新闻才迎来二次发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危机事件已然成型。
舆论焦点
1.跟化工油混装的食用油流向了哪里
根据汇福粮油微信公众号发文,“汇福产品遍布西南、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西北全国七大地理分区中六大区域”,2023年汇福粮油的包装油销售客户有三河爵晟粮油、北京宏源尚品、宁波瓜瓜(美菜)、山西昊晟食品等企业;散油销售客户有三河亚王食品、上海浦耀农产品、上海楷烨粮油、北京世纪悦福、中赫裕丰粮油、天津华科科技、保定宏海粮油、方顺联合粮油、沈阳中诚供应链等企业。
2.食用油罐车混装乱象:05年至今屡曝未绝,监管难题待解
在2005年,油罐车混装乱象就已经被媒体所曝光。当时,南国早报等媒体揭露了罐车在完成危险化学品运输后,未经充分清洗即直接用于运输食品类液体的现象。
2011年,湖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就提出了对油罐车混装乱象的质疑。当时,该报道揭露了装有化工原料(如工业碱等)的大罐车,在完成运输任务后,又直接用来装载食用油的现象。
2015年,湖南都市和经视的新闻节目《真相大调查》记者接爆料称,湖南衡阳、永州等地不少罐车装载强腐蚀性化学品运送到目的地后,为节约成本避免车辆放空回程,会在当地装载其他货物运回。
3.食用罐车用久不洗易产生致癌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表示,其中含有的各式污染物,在人体内长期缓慢积累后,会干扰正常生理功能,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都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可能隐匿不被察觉,也可能致癌、致畸、致突变。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表示,煤制油属于化工产品,含有重金属和苯等化工原料,“装化工原料再装食用油不可避免会有残留”,长期摄入含有这些化工残留的食用油,可能导致人体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但消费者很难分辨出来。
4.谁该对煤制油罐车混装食用油负责
北京今是律师事务所主任吴萌: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运输企业有直接责任,因为是运输企业的疏忽造成了食品污染的发生。而按照法律规定,生产企业对于运输和交付环节也同样负有法律责任。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3条,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按照《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25条,作为散装食用油的收货方,同样有义务对收到的油进行检查。此外,对于已经污染的食用油其不得进行销售,已经销售的应当依法履行召回义务和赔偿消费者损失的义务。并且,就其已经经营的污染食品,需要接受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
5.食用油运输尚无强制性国标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第(六)部分,明确说明了“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运送过煤油的,没有洗净的罐体因为其罐体内煤油的残留,使其在运食用油的时候,食用油与对人体有害的煤油混杂在一起,显然是违反了上述规定。但“混用”并不一定违法。现行的规范,并没有强制性禁止混用的管理标准,即便是明确指出食用油运输罐体不可与非食用油混用的国标GB/T 30354-2013《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也并非强制性标准,而是推荐性标准。由此可见,我国对于混用运输食用植物油的规范,实际上仍然有一定的弹性。
网友评论
通过对评论进行分析,正面占比为1%,主要为新京报及记者勇于揭开事实的职业精神点赞;
中性占比为24%,在油罐车事件的影响下,不少消费者开始选择自己熬制猪油,以确保食用油的来源安全、健康。大部分网友表示食品安全非常重要,必须调查清楚,以确保公众的健康安全。同时,网友们也展开了对哪些食用油品牌是安全的热烈讨论。还有一部分网友提出食用油安全运输的建议,例如给所有油罐车安装实时监测设备、给食品运输单独发运输许可证,不得与其他运输许可证同时发等。
负面占比为75%,主要在于法律制度被认为尚不够严密,难以有效遏制潜在风险,同时监管执行力度也显得不足,存在诸多漏洞。在此背景下,部分网友对媒体特别是新京报的报道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新京报在曝光油罐车事件后,未能持续跟踪涉事油罐车的后续行程,缺乏对油质的进一步监测与报道,更未揭示买方企业的相关信息,这不禁让人担忧其中是否涉及利益输送或其他不为人知的内幕。
分析师观察
油罐混用事件使人们重新回忆起曾经令人震惊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毒奶粉”、“地沟油”、“苏丹红”等。这些事件让许多网民感到愤怒和不安,因为他们意识到多年过去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重,甚至涉及到带有“中”字头的央企,这种情况对社会的信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人民日报、央视网也纷纷发声,直至国务院食安办成立联合调查组,事件热度才逐渐回落。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逐利本性往往导致在监管不严或存在漏洞时,选择降低成本、忽视质量标准,甚至违法操作以追求更大利润。这种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当前,监管体系在保障食品安全与市场秩序方面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若干挑战,其中机制构建尚待精细完善,抽检的频次与深度尚显不足,且在执法环节存在一定的宽松空间。公众对于监管部门能够加大食品安全抽检的力度,以切实维护市场秩序,这一诉求愈发强烈,这实际上是对构建一个更加公正、透明和严格监管环境的合理期盼。
食品乃民生之根本,其安全性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此次事件,媒体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与公正的立场,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力量。国务院食安办迅速而有力的回应,彰显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从企业、行业到监管部门,各方应携手并进,对全行业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审视与整改,及时弥补漏洞,方能逐步重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与信任。
04、热点事件分析
蜜雪冰城就“冰杯事件”致歉
7月11日,话题#蜜雪冰城1元冰杯惹怒两拨打工人#登上微博热搜第一。7月3日,蜜雪冰城官宣上线“雪王冰杯”,大杯价格1元,但多名网友称在小程序下单蜜雪冰城冰杯后,到店提货时遭遇店员退单。此外还有网友称前往门店购买冰杯时,店员态度恶劣,并表示不卖此产品。对此,7月11日,蜜雪冰城发布声明称,对于个别门店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服务不佳等问题,向大家表示歉意。公司将加强服务培训,持续提升“雪王冰杯”的产品体验。声明中,蜜雪冰城提到,因部分时段需求过大,出现冰块临时供应不足,为更好地兼顾其他产品,部分门店可能会因此临时下架或暂停售卖“雪王冰杯”。待供需稳定后,门店将及时恢复售卖。
#蜜雪冰城就冰杯事件致歉##蜜雪冰城1元冰杯惹怒两拨打工人#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共上榜8个平台,总次数达27次,总时长达256.36小时。
农夫山泉溴酸盐检测风波
7月16日,香港消委会测评的30款瓶装水结果引发争议。农夫山泉、百岁山、美果、飞雪这4款样品均被检出溴酸盐,香港消委会指出,百岁山及农夫山泉样品溴酸盐含量达到欧盟订定适用于经臭氧处理的天然矿泉水和泉水的溴酸盐最大限值(3μg/L)。
7月16日,农夫山泉发布律师函,认为香港消委会存在适用标准错误、标准判断错误和明显主观误导,并要求香港消委会做出澄清、道歉并消除影响。
7月18日,香港消委会将该样本改列为一独立类别“饮用天然水”并重新评分。香港消委会就此次测试因样本归类出现落差而引起的误会,表示抱歉。
05、分析师观察
食品安全:
企业生命线,铸就市场口碑的基石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意识的显著提升,对饮用水等日常消费品的质量标准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在众多饮用水品牌中,部分品牌能够实现溴酸盐零检出的卓越表现,而农夫山泉却达到了欧盟上限,这一现象无疑引发了广泛的公众关注与讨论。农夫山泉在此次公关风波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其迅速且坚定的回应态度,特别是针对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检测报告提出的具体异议,展现了企业的专业性与责任感。
蜜雪冰城一元冰杯风波:
劳动价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挑战
这一事件凸显了当前社会劳动价值认知与市场消费需求之间的冲突。蜜雪冰城1元冰杯的推出,一方面挑战了服务员在低收入高劳动强度下对劳动价值的认知,反映了服务业员工工作负担与报酬不匹配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企业在满足顾客多元化需求与成本控制之间寻找平衡的困境,以及消费者对于基本服务期望与实际供给之间的落差。这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需更加关注员工的劳动权益与顾客体验,寻找更加合理与人性化的经营策略。
获取完整版报告,请关注百分点舆情中心公众号,并留言回复:2024年7月食品餐饮行业报告,即可获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