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德宗建中四年,冬,天很冷,刀很寒,最寒冷的却是大唐士兵的心。

此时,河北战场的削藩战争刀砍斧劈打得有来有去,可看似热闹的河北前线却出现了问题,仗没少打,人没少挂,物资没少耗费,地盘却没打下多少。

眼看人不够用了,唐德宗只能继续摇人,他瞄上了西北的五千泾原兵。

其实唐德宗并不喜欢这支泾原兵。

从历史角度,泾原兵是当年安史之乱从安西北庭大老远跑过来勤王的,按道理说,人家抛家弃乡地来帮你打仗,应该受到重视。可人性来看,这支远道而来的部队在朝廷没有靠山。没人给说话,唐廷自然不待见。

于是,泾原兵拿最低的待遇驻守最烂的地方,人心都是肉长的,久而久之,泾原兵和唐廷的矛盾越积越大。

而在不久之前,由于驻防问题,泾原兵刚刚发生刘文喜叛乱,这让唐廷对这支部队烦上加烦。

这次把泾原兵从西北调过来,并不是为了和泾原兵改善关系,而是实在没人可用,让这支泾原兵来和河北藩镇死磕,当炮灰。

至于泾原兵,听说要去长安帮皇帝打仗,一个个也都兴奋起来。不是兴奋打仗这件事儿,而是想着当了这么多年苦媳妇,这次好好干,既在京城见世面也能多弄点儿赏钱。

于是,泾原兵把七大姑八大姨亲侄子干儿子全部一股脑带上,去了长安

可希望多么高涨现实就多么冰冷。

到达长安周边的泾原兵不但没见到赏赐,那么冷的天,连顿热饭都吃不上。

愤怒,无尽的愤怒。

既然你不给,我们只能自己去取。

轰轰烈烈的泾原兵变在长安爆发。泾原兵把多年的怨气一股脑撒了出来,五千士兵骂骂咧咧冲向长安。

听说泾原兵反叛的消息,唐德宗才意识到事态严重,为自己的小气懊恼。赶快派人拉着金银珠宝前去犒劳,可既然事情闹起来,就得搞大。

泾原兵认识到无论赏赐多少都不如自己抢来得多,于是打跑了前来慰问赏赐他们的当官的。

说实话,泾原兵真的是一支有素质的军队。冲到长安街头,看到百姓们都被吓跑了,赶快进行舆论宣传,表示百姓们不用害怕,他们不抢百姓。

在长安出现了奇观,一群造反的士兵冲向皇宫,一群并不害怕的百姓在围观。

由于当时大唐的禁军都是市井商贾花钱买的名额,根本没有战斗力,唐德宗根本组织不起来军队对抗泾原兵,唐德宗为大唐的天子九逃事件贡献自己的力量。

占领长安的泾原兵显然知道事情闹大得找个背锅的,并且这件事还要做得两全其美。

成功自己有功,失败背锅的背起所有的锅。

他们首先看自己的节度使姚令言,直接否定,这货资历浅,心向朝廷,刚才还帮朝廷安抚我们。PASS掉。

接着是前任节度使段秀实,这货更不行,对大唐忠诚比现任节度使姚令言有过之无不及。继续PASS。

那么只能是第三个人选,赋闲在家的太尉朱泚。

选择朱泚有三个优势。

一是朱泚出身幽州镇,幽州是当年安史之乱的发源地,属于大唐叛将的摇篮,反叛的温床。在那么个地方没有反骨也得给你打出块反骨。

二是此时正和唐廷的作战河北藩镇朱滔和朱泚是兄弟。虽然朱滔曾经坑了朱泚一把,可毕竟血浓于水。有朱泚当老大,属于外面有帮手,走的造反多元化路线。

三是朱泚当年刘文喜叛乱,朱泚前去处理这件事,不但和泾原兵有些老关系,并且朱泚作为幽州出来的,对反叛者都是宽大处理,这让泾原兵对朱泚印象很好。

推举这么个身上有反骨,藩镇有亲戚,还有些老关系的人当老大再合适不过了。

所以,幽州系出身的朱泚被西北来的泾原兵推举为了兵变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