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对于绝大多数新初一的学生和家长,在一片懵逼中,开始初中新生活.
前两天,一个家长朋友向我描述了他的孩子初一入学的经历。
我这个朋友,买的是一个前十名重点中学的学区房。
同时,为了避免麻烦,很早就把一家三口的户口都已经迁入了房子,现在已经三年。
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以及人房户统一的原则,通过了学校家访,我这个朋友孩子入学这个重点中学应该没有问题。
终于,在八月底,他等到了录取通知书。
然而,直到和我谈话的那天,他却告诉我收到通知书,以为一切都搞定了。
然而,事实却发现,这只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
按照我这个朋友的描述,该学校新初一入学过程如下:
家长接到录取通知书。这让操心操了一个暑假的父母终于把心落到了肚子里,毕竟百十万买的学区房,为的就是这一刻。
接到老师电话。在电话中,除了手续和材料去学校报到,额外重点又说
报到之后第二天,请孩子务必在某日某时,拿着所有考试文具,去学校某个教室中做“学情调查”。
第三步:
顺利报到,除了拿到了新书,还领到了一张“学情调查准考证”,在准考证上要求孩子贴照片,填写孩子的必要信息。
第四步:
学情调查,按照孩子之后的说法,就是搞了一次期末考试,分三科——语数外。
然而,和小学的期末考试不同,这次很多题目孩子是不会的,其中包括从未背诵的古诗名句要求背默,英语考卷中出现了从未学习的单词。
第五步:
学情调查一天之后,接到学校的老师电话,要求第二天就去上课。
电话中,我朋友问了两个问题。
第一孩子去哪个班上课?
回答是明天让孩子背着书包去操场看榜吧,榜上会写明孩子应该在初几班和相应教室。
第二个问题,孩子的学情调查能否说一下情况?
老师回答,家长不用了解,就是我们看一下孩子的情况,没有别的意思。
第六步:
第二天,按照要求,孩子背着书包去了学校,按照榜上的指示进入了班级,开始了全新初中生活。
然而,一则消息却开始流传在我朋友小区的业主群里。
这所学校新初一的年级中,哪个哪个班可能是重点班,哪个哪个是次重点班,哪个哪个是普通班。
这些家中的“民间”信息口径却很不统一,但学校方面却坚称平衡分班。
很显然,我朋友孩子遇见的这个“学情调查”就是该校的分班考试。
而这次分班考试,可能是孩子这一生遇到的第一个能够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考试。
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小学高年级是可以进行考试的。
然而,小学的期末考试,现在往往出现两个特点。
第一、题很容易。
可以说,全班50%学生都可以考到95分以上,语数外全满分的学生也大有人在,所以根本无法拉开差距。
第二、成绩对于家长不透明。
很多学校对于家长是不说成绩和排名的,孩子的成绩只分档—优良中差,老师只允许告诉家长,孩子的某科成绩处于什么档次。
(有的学校可能会说一下分数,但是一般还是不说排名)
甚至大部分学校是不允许把考卷带回家,考完改完之后,当堂批讲当堂收。
所以,在初中“私立摇号”+“公立划片”上学的时候,小学成绩参考价值不大。
而现在很多中学,初一是要分班教学的,理由也很充分——分层教育,因材施教。
而分班需要有依据,而这种“学情调查”的分班考试就成了必然。
一般来说,学校分班前25%是重点,中间25%到50%是次重点,后面50%是非重点的平行班。
这应该和中招第一批次,第二批次,非普通高中批次录取比例相似。(当然都是学校自己安排,不可能统一)
我经常会强调一个观点。
对于孩子的初中学习,对于家长购买中学学区房,“选班一定重于选校”。
如果进不去某实验的重点班,只能去中等班,末等班,还不如去某中学的重点班。
因为在未来教学的过程中,学校的一切资源都会向重点班倾斜。
原因很简单,衡量一个初中的质量,社会看的是它三年以后大三甲、小三甲的考入量。(而且中招分配生制度又会强化这种重点班优势)
不会有人关注它有多少比例的学生,没有考上高中。
这是中国义务教育的一向传统,不过这个传统在双减之后,又有新变化。
五年之前,所有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是公开的,谁是重点班,谁是非重点班不但老师清楚,所有学生也清楚,家长也明白。
而现在,一个学校一个年级10到20个班,谁是重点班,谁非重点。
估计只有任课老师知道,只有班主任知道,属于 “暗重点”。
而上面我朋友孩子的报名流程,就是完全为了“暗重点分班”而设计的。
所以,给大家三个忠告:
第一、在小升初的那个暑假,千万别放开玩,一定要去复习,要去预习,因为孩子人生中第一场重要考试很可能在一个月后等待着他。
(这个方面家长的引导非常关键,有的家长从孩子四五年级就开始准备这场考试,但是有的家长甚至学生考完之后,还不知道会进行这样一场考试)
第二、要按照半个初中生去预习,因为“学情考察”的出题老师是初中的,所以题目的类型一定是初中为主的。
别等着孩子发书,自己先去买一套。语文,把上面要求背诵的古诗词背默一遍。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让孩子要知道。英语,至少把初一单词背一背。
请记住,教育的变化趋势。
随着划片+摇号的全面普及,在未来,初中名校和非名校的差距一定会缩小,实现教育均衡化。
但是,校校差距缩小的同时,校内差距会拉大。
而且越是名校,越是大校,差距会拉得越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