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最近两个月,总是能看到,关于董宇辉的各种文章和视频,内容多以负面评价为主。
我是一个公共关系专家,对舆论和公众情绪有天然的敏感,很显然,董宇辉——一个不久前在直播行业还有极高美誉度的主播,在公众形象上急剧下滑。
虽如今还没到崩塌的地步,但明显处于一个公关学所说的“高危状态”,即同时满足高“敏感度”和“关注度”,这种情况下一点小事都会被公众舆论放大。
证据就是最近董在交响乐会上朗诵诗歌的视频突然被翻出来,这视频是一年前的,有一段董念错了诗歌,明显准备不足。但当时就没人讨论,现在突然被翻旧账,类似案例还有很多。
当美誉度较高时,会产生“沉默螺旋”效应,想批评你的人担心自己被占多数的群体意见所攻击,会选择蛰伏。但美誉度下降时,情况就会反转。
所以关键问题在于,董宇辉的美誉度为什么会在最近几个月急剧下降?在开始讨论之前,我想先申明一下:
我不想在道德层面评价董宇辉,我一向主张舆论对公权力要吹毛求疵、严苛对待,但对个人要尽量宽容。不然就成了某夹头这样的货色:见着纸墙拿刀捅,见到真墙绕道走。
况且,谁能确保自己在董所处的位置上,能在道德层面做得比他更好?反正我扪心自问,我不能以圣人标准律己,也不该以圣人标准律人。
因此,这篇文章仅仅从公关层面探讨董宇辉作为一个现象级IP,在人设塑造上的得失。仅一家之言,认同不认同是读者的自由。
1
回到第一个问题,想明白董宇辉的美誉度是怎么下降的,就要明白他的美誉度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得从源头找答案。
不可否认的是,董宇辉在直播领域确实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当然其中也有新东方团队的功劳。在调动粉丝情绪和直播带货节目的趣味性、差异性上,董及其团队绝对是顶尖的存在。
但这些不足以让董宇辉的讨论热度超出直播圈范畴。大家是否发现,董宇辉和其他主播不太一样,他的公众认知更多元、复杂,甚至在你想到此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并不是“带货主播”。
这种“多重身份”的人设,才是董宇辉在直播领域取得成功、并“出圈”的关键,总结起来就是——差异化。
早期带货主播给人学识素养较低、情绪激动的刻板印象,而董宇辉以“英语老师”的形象出现,加上温文尔雅又不失趣味的带货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尤其对更偏向雌化审美的中年女性,打出知识分子的人设更有杀伤力。虽然本质都是卖货,但看董的直播和辛巴这类草莽风格的主播比,更能显得自己有涵养、增加谈资。
但是,董宇辉这个赛道其实早就有人看到,有不少知识水平和口才比董高很多的主播都没有成功,这就要说董成名最关键的必要条件——绝佳的时机。
请大家回忆董宇辉这个词第一次“出圈”是在什么时候?没错,就是在董直播流泪,为因教培行业离职的同事哭泣时,一下子抓住了公众的情绪。
为什么这件事能引起这么广泛的共鸣?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教培行业涉及的人比较广,包括家长、从业者和其家属等。从人数上看,该事件至少影响几百万人的就业。董的眼泪让这类群体感同身受。
其次,俞敏洪和新东方作为教培行业的代表企业,在此次事件中受关注程度最高。俞敏洪当时还将新东方的桌椅全部捐赠,获得了一大波好评。包含着对俞敏洪和新东方的同情,这些人也成为了董的粉丝。
最后,董和其团队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人设,一个出身草根的农村孩子,在一场行业风波中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只能重新开始,励志且打动和他一样生活不如意的群体。
董宇辉后来一直在强化这个“受害者”人设,包括在和东方甄选的不欢而散时。区别是从一个被行业打压的失意者,变成了被“资本”、“老板”打压的失意者。
综上所述,除了真正喜欢董直播的粉丝外,还有教培从业者、新东方和俞敏洪的同情者、和董有“相似”经历的失意者,以及因媒介效应产生的吃瓜群众,共同构成了董宇辉的舆论受众。
但我认为这一切最重要的还是新东方事件,因为客观来讲,董的核心能力并没有足够的稀缺性。没有新东方事件,董可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带货主播,但绝对不可能成为头部顶流。
因此在新东方和董宇辉谁成就了谁的问题上,我更偏向于东方甄选团队做了一次极其成功的营销,因为新东方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善于给老师树立“人设”的公司,复制董宇辉并不难,难的是不再有那样得天独厚的时机了。
2
所以我们将董宇辉出圈的过程解构后,不难发现,董的美誉度下降几乎是必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人设完全立不住,他的实际状况和想要塑造的公众认知是极为偏差的。
董和其团队希望塑造的公众认知是什么呢?第一,足够惨,因为惨才能体现励志、才能获得同情。一个纨绔子弟失业了、不能教书了不会引起大家的共鸣,所以必须有个悲惨的经历、草根的出身和被网暴的相貌。
但董真的惨吗?新东方从全球最大之一、市值300多亿美元的教育培训机构,一夜之间重新开始,确实挺惨,包括那些离职的员工。董还在东方甄选时,可以通过这类话题来博取公众同情,无可厚非,但不欢而散后,这招就不灵了。
现在的董是身价N多亿的带货大主播,那帮同情新东方和教培行业的受众,很显然不可能继续对董产生好感。曾经因董出身草根而感受到些许“亲近感”的底层打工者,看到董成了大老板,恐怕也难以共情。
相反,那些同情教培行业和新东方的人,反而还因为董和东方甄选的不欢而散,而对董从“粉”转“路”、转“黑”。这更说明了,借东风起势者如果离开了平台,很容易向下跌落。
因为在那次轰动全国的事件中,董是一个旁观者,而不是真正的参与者。当时大家对董的感情是一种映射,而非其个人。
更糟糕的是,董宇辉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他成名后,其实人设就应该转型了,越卖惨、越展示出一副“受害者”姿态,越容易让人反感。
董在早期时曾在直播中诉说自己的苦恼,说自己不喜欢直播带货,如果新东方的(农业)事业做起来了,就去农村支教,那真诚的语言吸引了一大波粉丝在直播间疯狂下单。结果现在挣了几个亿,从新东方离职了,转手开了新的公司,支教的事又不再提了。
还有在和东方甄选的分手中,本来是一次商业行为,董和东方甄选的团队却把应该私下处理的矛盾,在公众面前过度曝光。这里面东方甄选团队在舆论场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一来是负责幕后的团队公众熟知度低、二来是打工者和老板的刻板印象中,董有天然的“道德优势”。
这场闹剧虽然以董宇辉在舆论场上的完胜而结束,但当时我就隐约感觉到,这种胜出是暂时的,因为它本质上还是一个商业行为,你找不到东方甄选哪些违反道德或者法律的实锤证据。
而那些在舆论场上处于弱势、受到过度网暴的群体,比如新东方和俞敏洪,也有自己的受众。加上把商业利益这种私人纠纷,诉诸公众媒体资源进行“审判”,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最后导致董的风评下降。
公众突然发现,你每次都在卖惨,但好像你并没有很惨,而且反而是越过越好的时候,大家心态就会起变化,从同情变成怀疑。董宇辉也清楚,在教培事件中产生的知名度,只能作为一个起点,还不能产生足以服众的人格魅力。
于是乎,董宇辉选择了另一个赛道,去设立一个带货主播里最有学识、最爱读书的知识分子。他想给大家打造的就是这个人设,而且在初期的转型很成功。一方面靠自己和文案团队,另一方面借做客直播间的知识界名人背书。
但是知识分子的形象是天然不亲商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董宇辉这个人设很拧巴的根本原因。董多次在直播时抱怨自己不喜欢带货,一方面又很认真地把商业化做得很好,甚至享受其中的过程。
我倒觉得董并非是虚伪,或许在他内心中真的想被公众当做一个知识分子,但他又想当一个成功的商人,但两件事他难以兼得。
尤其是和东方甄选文案团队撕逼事件,直接暴露出董华丽的辞藻语句其实是编排和团队的产物时,让董直接破防。苦心经营的“知识分子”人设,一下被揭穿是在“背台词”,顿时恼怒不惜在公众面前和东方甄选撕破脸。
其实,从媒体从业者的角度看,我一点也不觉得背后有个文案团队有什么不妥之处。所有你以为有深度、看似即兴的电视节目,其实都是细心编排的产物,这是专业分工的必然。
但是知识分子人设对董太重要,要是辛巴、李佳琦这些人被爆出来文案不是自己做的,绝对不会有人议论。很显然,董宇辉自己和他的观众,都有点深陷在这个角色扮演中无法自拔。
人设拔得太高,实际行为又不相符,这是造成董宇辉口碑下降的根本原因。他无法成为罗翔那样纯粹的知识分子,因为他和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放不下名利场。他又没法像李佳琦、辛巴那样成为一个纯粹的商人,因为他放不下自己的身段。
我个人之愚见:董宇辉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口碑继续恶化,可以在两个方面改变:降低关注度、降低敏感度。
1.降低关注度就要降低舆论热度,尽量减少公开场合露面,人多嘴杂、言多必失。
2. 降低敏感度,不要把人设拔得太高既要有要。在商业和知识分子的人设中做一个取舍,要么就当个知识分子减少商业行为,要么就全身心投入商业,降低公众对自己在知识和道德层面的高期待。人性就是如此,期待越高,坠落时摔得越疼。期待越低,越容易满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