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乡村,瓜果飘香。9月2日上午,记者走进寒亭区朱里街道会泉庄村的“老苗采摘园”,甜美的果香扑面而来,一个个成熟的梨子挂满枝头,甚是惹人喜爱。
“今年雨水好、光照足,梨子个头都很大。”72岁的“老苗采摘园”负责人苗旭智说,他种植“早酥红梨”已有12年的时间,目前种植了10亩,亩产3000公斤,每公斤能卖到10元。
看着梨树上丰硕的果实,苗旭智打心眼儿里高兴。苗旭智说,当地的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早酥红梨”这个品种的梨树生长,结出的梨子清新爽口,甜度恰到好处。苗旭智一边介绍,一边摘下一个梨让记者品尝,咬上一口,酥脆在舌尖打转,甘甜流入心底。
为了这片“早酥红梨”树,苗旭智和老伴高传香每天早出晚归,不顾风吹雨打,经常汗洒田里,经过多年的精心栽培和管理,他们家的梨不仅丰产,还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为了提高梨子的品质,我们采用生态种植栽培法,坚持给梨树施有机肥料,给梨套袋。”苗旭智说,为规范梨园管理,实现梨树种植提质增效,他应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将果肥按照一定比例溶于水,通过特制的水罐装置流入灌溉水渠与灌溉水融合,再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使水、肥一体灌溉入梨园。
成熟的“早酥红梨”挂在枝头。
苗旭智介绍,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模式,实现了水、肥的同步管理,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而且能够使果肥营养均匀地补充到梨园的每一寸土地,打破传统施肥模式肥料高耗低效、浪费严重的弊端,大幅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了农业资源的投入,有利于农业增产增收。
特色梨产业的不断提质增效,不仅为果农带来丰厚收益,还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盛果期随着用工量增大,能带动周边十余名农户务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这些年,我们村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带动村民致富。我们将扩大种植面积,使其成为一条集观光、采摘等为一体的发展路径,不断增加我们的人气。”会泉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孙进东介绍。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朱里街道依托近郊区位优势,结合各村产业特点,深耕细作,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推动种植产业特色化、高效化发展。同时,推进旅游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打造了会泉早酥红梨、朱里樱桃、朱里草莓、狮子行村欣冉农业西红柿等农业品牌,构建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让“采摘游”“近郊游”“生态游”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新路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