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川区紧紧围绕“三城三地三片区”发展战略,以“城市创建”和“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等为抓手,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建设,集中开展“五乱”治理,呈现出城乡面貌改观、环境管理有序、城镇品位提升、居住条件改善、群众素质提高的可喜局面。
人居环境整治助力农旅融合
今年春夏,通川区凤北街道双鱼湖社区田家塝火了。春赏李花,夏尝脆李,李花漫山遍野、银装素裹,青脆李酸甜爽口、清脆多汁。放眼望去,绘制着当地乡土民俗特色、人文故事“果岭彩虹”系列彩绘的民居散落山间,宛如一道道山顶彩虹,吸引全国各地游客蜂拥。
田家塝这“天降紫薇星”的“流量”离不开通川区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今年以来,通川区立足凤凰山片区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推动建设农文旅融合村级片区,启动通川区乡村振兴示范线凤凰山片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双鱼湖社区田家塝便是其中之一。“我们以母本园青脆李树为基础,结合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文化产业打造了田家塝项目,彩绘民居‘果岭彩虹’项目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区委区政府与高校团队的共同设计,将当地特色李子、橘子等水果的‘彩虹七色’绘制在180栋4万余平方米房屋外墙上。”双鱼湖社区党委书记金家忠介绍,“项目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对凤北双鱼湖社区农业经济,通川旅游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双鱼湖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的常态化也为田家塝农旅融合带来了十足的后劲。“我们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每两个月对辖区内农户开展一次评比,居民还可前往积分超市兑换商品,并每周召开院坝会宣传动员,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同时,建立‘社区两委+联户长+农户’环境治理体系,以10户村民为一个单元分组,划定卫生责任区域,分片清理环境卫生,营造优美舒适生活环境。”金家忠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社区还升级打造一批餐饮农家乐,增设分类垃圾桶150个,建设垃圾分类亭11处、垃圾中转站2处。
此外,去年以来,通川区还立足“通川脆李”产业,启动凤凰山片区乡村振兴示范线路建设,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总里程约61公里,涉及3个社区、4个村,成为了火爆点位的输血动脉。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幸福感
通川区老城区建成时间久,建筑情况复杂,人口数量多,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城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更是与居民息息相关的重点民生工程。其中,通川区东城街道文江祠社区文明大院的大变化便是通川区整治城市人居环境的成果之一。
宽阔平整的道路、整洁美观的绿化带、整齐划一的停车位以及配套齐全的公共设施……“我们小区曾是‘老破小’,现在都是‘美好新’了!”对于近年来文明大院的大变化,文明大院业委会主任吴青青高兴地说。
据了解,文江祠社区文明大院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由市经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城管执法局等多家单位楼及职工家属楼组成的一个相对封闭的老旧楼院,小区共有12栋楼房、居民143户。
2021年5月,文江祠社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对该院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以及公共绿色等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吴青青介绍,改造中社区多次组织涉改单位、住户、楼院长们召开院坝会、协调会,按照“居民出资一点、单位帮扶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的方式顺利推进改造。改造后,由社区牵头搭建了筹备组推动成立小区业委会,由业委会带领小区居民进行自治管理。
如今,文明大院盘活小区闲置国有资产,兴建“共享食堂”解决高龄老人就餐难,开设了“文江祠书院”促进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展现楼院“人文”活力。通川区治理办负责人介绍,除文江祠文明大院外,龙爪塔社区钢厂家属院、凤凰小区、西城街道石岭社区、东城街道二马路社区、万兴路万兴苑小区等多地也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焕发了新的生机。
此外,通川区还聚焦群众反映热点,持续开展占道经营、“牛皮癣”整治以及“店招店牌、电水表箱、蜘蛛网”三大整治活动。同时,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市政设施承载能力,城市乱象得到有效遏制,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氛围更加浓厚。
城乡环境治理机制完善见成效
城乡面貌改观、环境管理有序、城镇品位提升、居住条件改善、群众素质提高……近年来,通川区城乡环境的一系列变化,立足于更加完善的城市管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机制。在城市管理机制方面,去年以来,通川区探索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搭建“吹哨、协哨、应哨、会哨、治哨、评哨”平台,有效建立市区部门、乡镇街委、社区三级协作联动机制。“机制解决了街道社区因受市区体制、执法权限等制约而无法解决的违法建设、市容环境、市政设施等重点问题,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川区治理办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通川区不断将智慧城市管理融入实战、靠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利用现有“智慧社区平台、市民随手拍网上办APP”等,积极做好群众城市管理诉求反馈。2023年,共转发办理各类举报投诉案件108件,办结108件,完成率100%,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大幅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通川满意度测评排名在全省大幅提升。
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机制方面,通川区持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推行“小微动”四污共治模式,有效治理农村聚居点、人口聚集区生活污水。持续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全区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此外,通川区持续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打造建设一批“美丽庭院”,引领农村风貌提升。2023年,共完成14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达标村建设,实施以“美丽庭院”为载体的美丽乡村建设的行政村达到9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村推进的村占比达到85%。
通川区治理办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通川区将坚持以环境治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域推动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精细化、智慧化、法治化,实施“城镇提品”“环境提质”“队伍提能”三大行动,全力推进环境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