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死朱梅华!”
可怕的字句写在一个火柴盒上,而写这句话的人居然是朱梅华的身边人……
1974年,“上海女知青案”轰动全国,21岁朱梅华突然凭空失踪。
是他杀还是意外?凶手究竟是谁?还是说和另一个知青傅索安一样呢?
知青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毛主席一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1600万的城市青年向着农村奔涌而去。
这件大规模的支援运动也在后来被称为“知青下乡”。
21岁的上海女青年朱梅华就是其中一人,毕业于上海市新会中学的她,带着满腔的热情,前往云南西双版纳。
但是在当时,西双版纳与上海,那可是截然不同,上海已经迈入了城市化,但西双版纳却并未发展起来。
毒虫猛兽、瘴气四溢的原始丛林、还有深山中的悬崖峭壁才是当时西双版纳的样貌。
但这些对于朱梅华来说,她早有准备,她在地理课上了解过西双版纳,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让她心驰神往。
但真到了那里,极度落后的居住环境还是吓了朱梅华一跳,不过,雷锋的“钉子”精神鼓励着她,克服这些困难。
时间一天天过去,朱梅华来这里收获了很多以前在上海学不到的知识,让她收获满满,而一向以雷锋为偶像的她也延续着他乐于助人的品质,朱梅华成了知青里最让人喜欢的一位。
但就在1974年,这个知青里的“热心肠”却出事儿了!
失踪
1974年,朱梅华离奇失踪,在西双版纳当地引发了极大的影响。
人们纷纷讨论,朱梅华到底去了哪里?当时接管此事的是云南建设兵团一师二团七营第三连队,“知青边境失踪”,没有人敢怠慢这种事,连队很快就将情况上报了国务院。
国务院也格外重视该事件,连忙下达文件要求找到朱梅华,耽误不得。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很快,第三连和云南省公安厅,西双版纳警察局组成了“朱梅华失踪案专案组”,调查此事。
专案组成员首先开展了地毯式的搜索,将当时朱梅华所在的西双版纳驻地搜了个遍,每家每户上门寻访,结果无论是当地村民还是工作人员,都没有见过朱梅华。
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特殊,位于中缅边境,再加上复杂的原始雨林,让搜索工作变得尤为困难,但尽管如此,中央还是下达了最高指令,务必找到朱梅华。
因此,专案组决定与驻守边境的缅军沟通,但让人失望的是,看守边界线的缅军回应,并没有见到任何一个中国女子越过边境线。
事已至此,专案组只能对西双版纳广袤的雨林区域展开搜查,但依然惨淡而归,丛林里既没有动物扑咬厮杀的痕迹,也没有任何人类进入的足迹。
这时候,有人提出,朱梅华会不会是因为忍受不了艰苦的环境选择了逃跑呢?
大家都沉默了,因为他们知道,这就是为何中央下达最高命令,无论如何也要找到朱梅华的原因,因为朱梅华,并不是第一个“失踪”的知青。
早在1968年,内蒙古就有类似的“知青失踪”案件发生,失踪的知青名叫傅索安,因为一场群殴事件,导致她可能面临处罚,选择了逃跑。
但是傅索安并没有逃回家中,而是前往了苏联,加入了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成为了苏联的一名特工。
因此,专案组的成员身上倍感压力,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失踪,甚至会关系到国家安全。
“不可能,朱梅华不可能逃跑,要是她受不了想逃跑,早在第一年就逃了,何必忍到第三年。”专案组成员说道。
既然人没了踪影,找也找不到,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朱梅华已经死了。
通过之前对驻地已经中缅边界的地理搜寻,意外死亡已经能够排除,剩下的只有他杀。
谋杀
“可是究竟谁会杀朱梅华呢?据我所知朱梅华在知青队伍里人缘挺好啊。”
确实,知青队伍里,大家都对朱梅华印象深刻,这个满口雷锋的小姑娘是个热心肠,没有人不喜欢她。
专案组开始了对朱梅华周边人的一一盘查,首先,就是朱梅华的舍友,刘桂花。
刘桂花直到回忆到此事,神情都有些许恍惚,不敢相信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室友就这样莫名失踪了。
“那是一个雨夜……”刘桂花开始回忆起了当天事发的经过……
1974年4月2日晚,刘桂花在床上熟睡,却被舍友朱梅华摇醒,睡眼惺忪的她不耐烦地问了句干嘛,朱梅华说内急忍不住了,想让刘桂花一同前往厕所。
当时女知青的厕所距离宿舍将近60多米,路上不仅没有电灯,脚下还全是软烂的泥土,极不方便。
但是刘桂花仍处在睡意之中,并不想起身,朱梅华没法子,只好自己拿着手电出了门。
而过了几个小时后之后,天空中巨大的雷声震响了刘桂花,她在朦胧之间才发现,朱梅华还是没回宿舍。
于是她便起身开门呼喊朱梅华,但奈何大雨倾盆,她怎么大声呼喊,身边回应的只有磅礴的雨点。
刘桂花就认为朱梅华或许也是因为雨势过于凶猛,去了别的宿舍躲雨住下了,就没在意。
直到第二天一早,宿舍点名时,刘桂花才意识到,朱梅华失踪了。
她赶紧将此事上报了连队,才有了之后的搜查工作。
专案组回顾完细节之后,又再次前往当时的重要地点:厕所进行搜寻。
而就在这,重要的物证出现了。
在厕所周围的沙土堆中,出现了朱梅华的一只鞋子。
“这里很有可能是作案现场!封锁起来。”专案组立马将这个厕所周围封闭起来进行调查。
此外,专案组还对朱梅华的物品也“翻”了个遍,也发现了重要线索。
朱梅华有一封给父母写的信,但是还未寄出,在这封信中,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但是一句话,进入了专案组的视线。
“我正在为了成为模范而努力劳动……”朱梅华乐观向上,并没有明确的逃跑嫌疑,他杀的几率非常高!
不仅如此,专案组也发现,朱梅华的私人物品也有些不同寻常……
高档的皮质小皮箱、名贵的瑞士手表,上档次的衣服和裙子,都证明了朱梅华原先在上海过着富足的生活。
而这也成了别人有所图谋的“动机”。
舍友刘桂花拥有不在场证明,但根据走访调查,专案组还发现了一个和朱梅华走得特别近的人,那就是她的男友:祝为鸣。
将嫌疑人锁定之后,专案组立马对他进行了审讯盘问,而这一次,专案组也发现了不得了的东西。
“烧死朱梅华!”
祝为鸣携带的火柴盒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
“我们已经询问过周边人了,你与朱梅华随时争吵,说!是不是因为你们吵架,你一怒之下杀了朱梅华。”专案组盘问道。
“我没有!”祝为鸣急忙解释道,过了很久,他才说出了写下这句话的诱因。
朱梅华性格开朗,又肯于吃苦,虽然家庭条件富足,但是却没有一点架子,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志。
而就是因为这样优秀的性格,朱梅华身边总是围绕着许许多多的人,这让身为“正牌男友”的祝为鸣很是不开心。
两人也因此吵了很多架,“我写这个纯粹是气话,这个连朱梅华自己也知道。”
祝为鸣憋屈地说。
最后审问无果,专案组也只得将祝为鸣暂时关起来,寻找新的线索,与此同时,朱梅华的父母也千里迢迢,从上海来到了西双版纳。
朱梅华的母亲已经哭成了泪人,女儿思想觉悟高,追求进步,但没曾想发生了这样的事。
沉得住气的父亲却发现了端倪,在朱梅华临走之前,买给她的另一块昂贵的瑞士手表,不翼而飞了……
内鬼
与此同时,另一桩案子也冒了出来,但是这桩案子却让专案组丢尽了脸。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犯人就出在他们专案组里!
三连指导员蒋进衫被爆出了威胁侄女与自己发生不轨之事。
发生了这样的丑闻,专案组只能先把朱梅华的案子放一放,审问“老同事”蒋进衫。
但这一审,竟爆出了惊天秘密。
蒋进衫的妻子在对蒋进衫的行踪描述中,说道了在朱梅华失踪的那天晚上,她的丈夫冒雨而归,而怀里还带着一块手表,后来就再没看见过了。
一切都对上了,专案组立刻抓捕了蒋进衫,蒋进衫也承认了自己的罪名。
他还指出了藏匿朱梅华尸体的猪圈位置,可就在专案组都要把猪圈挖空了,都没找到朱梅华的尸体。
这时候,蒋进衫又突然变卦,说自己是屈打成招,根本没杀朱梅华,并且还说了一大堆不同的版本。
赃物手表没找到,朱梅华的尸体也未寻得,只好以猥亵罪给蒋进衫定罪。
而至此,朱梅华一案也成了至今尚未破解的悬案,当时那个年代,生物取样技术还没有发展起来,无法判定真凶是不是蒋进衫,但也有流传称,是蒋进衫找人把朱梅华的尸体和赃物转移了,这才突然改了口供。
无论如何,那个崇拜雷锋的上海女孩儿,再也回不来了。
她的男友祝为鸣也一直在寻找朱梅华,以证明自己的清白,直到40岁时,不幸患癌去世,而朱梅华的父母,每年也都会为朱梅华扫墓,一同前来的,还有当时许许多多爱戴着她的知青姐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