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的舞台上,市场信心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货币政策的微调,还是财政政策的刺激,最终成败的关键往往取决于市场信心的变化。可以说它不仅影响投资、消费和生产的行为,还决定了市场波动的幅度。市场信心如同无形的手,支配着经济体内的每一个齿轮。如果没有信心,经济政策如同空中楼阁,再完善的设计也难以落地执行。

市场信心:经济活动的驱动力

什么是市场信心?市场信心不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是经济体中每一个参与者心理预期的综合体。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将市场信心比作“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指出人类的经济决策往往受到情感和非理性因素的驱动。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在其著作《非理性繁荣》中,也曾详细分析了市场信心与经济泡沫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投资者的过度乐观或者悲观,往往会导致市场的剧烈波动。正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并不仅仅是金融工具失效的问题,更是信心崩塌的结果。信心的丧失使得市场参与者开始恐慌性抛售,导致资产价格急剧下跌,最终酿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在次贷危机之前,房地产市场被过度乐观的信心所驱动。房价不断攀升,银行放松了信贷审查,无节制地发放贷款,投资者蜂拥而至。然而,当市场开始质疑这些高杠杆的房地产投资是否可持续,政策收紧,房价有所下滑时,信心迅速崩塌,结果导致整个金融体系濒临崩溃。由此可见,信心不仅是市场的润滑剂,更是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变量。

在全球经济高度互联的今天,市场信心的稳定尤其重要,一旦发生明显波动,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影响到金融市场、消费行为、企业投资,甚至国家甚至国际的经济秩序。

信心流失已成为经济下行的主因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许多国家的市场信心出现波动,中国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企业主和消费者信心受到重创。疫情爆发初期,市场普遍恐慌,企业无法确定未来经营环境,消费者对收入预期下降,导致整体经济活力急剧萎缩。

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它们的信心变化直接影响着就业和消费。以2022年为例,当时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封控措施和供应链断裂的双重打击下,经营面临巨大困难。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纾困政策,如税费减免和信贷支持,但由于企业主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许多企业选择“冬眠”——减少投资、裁减员工,甚至关闭业务。这种心理预期导致了市场投资需求的持续下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

信心的流失不仅影响企业主,同样对普通消费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疫情期间,许多家庭面临收入减少的困境,一些人甚至失去了工作。这导致消费信心大幅下降,人们开始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以应对未来可能的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收入假说”指出,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不仅基于当前收入,还基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如果未来收入预期不乐观,消费者会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消费。

中国的消费疲软在疫情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尽管有些地区出台了发放消费券和购买补贴等措施,但居民的消费欲望始终未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这背后的核心原因,正是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信心严重下滑——消费信心的低迷直接拖累了整体经济增长。

​救市力度不足,影响了市场信心的提振

如何增强市场信心,往往是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曾指出,政府的干预在经济中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市场失灵时,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工具稳定市场预期,进而增强信心。这一理论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救助行动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2008年后,各国纷纷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通过财政支出、货币宽松等措施,恢复市场信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便是其中的代表,通过大规模购买债券,美联储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进而提振了投资者信心。这一系列政策不仅帮助美国走出了衰退,也让全球市场恢复了活力。

对于中国而言,如何引导市场信心同样是政策制定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时,一些市场主体对未来的发展丧失了信心。中国政府尽管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经济,但市场信心的恢复却比预期更为困难。这反映出当前救市政策还存在一些盲区,特别是在沟通和执行层面,仍有许多待改进空间。

首先,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主体的困惑。例如,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过程中,部分地方政策出现反复,这导致企业主和消费者对未来政策走向产生疑虑,甚至不信任政府,这进一步抑制了投资和消费。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溢出效应”正是市场信心难以恢复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次,政府在推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更多依赖于传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手段,而忽视了对于市场预期的有效引导。正如凯恩斯所指出的那样,市场信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言行一致。如果政府的政策执行不够透明和连贯,市场主体就会更加不安,进而导致信心持续低迷。因此,政策的制定不仅要注重经济指标的短期波动,更要注重长期的信心积累。

最后,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政策扶持仍然存在不足。许多小微企业在面对疫情冲击时,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和政策支持,导致它们难以快速恢复生产。政府的纾困政策往往集中在大型企业或重点行业,而对于那些最容易受到冲击的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显得不足。这种“政策覆盖不足”导致了许多中小企业的信心迟迟无法恢复,甚至产生了对继续发展民营经济思路的怀疑。

​日本的信心重建:值得重视的国际经验

要恢复市场信心,不仅需要通过传统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投资与经营活动,还需要更加重视沟通和预期管理。例如,在疫情后的复苏过程中,中央政府一再强调“六稳”和“六保”,试图通过明确政策导向,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但由于政策的系统性、及时性和力度存在缺陷,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讨论中国市场信心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日本如何走出“失落的二十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市场信心崩溃,导致长期经济停滞。为了恢复信心,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大规模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然而,尽管这些政策在短期内刺激了经济,但由于受伤严重,市场信心并未得到根本性恢复。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认识到,单纯依赖经济刺激政策无法彻底解决信心问题。于是,他们转向了结构性改革,如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改善劳动市场效率等。这些长期政策虽然效果缓慢,但逐步恢复了市场对日本经济的信心,所以目前的经济景象已经大为改观。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所言,“结构性改革是提升市场信心的基石,它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动力。”

中国增强信心的基本路径

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曾说,“经济学不仅仅是关于资源配置的科学,它也是关于信任和合作的科学。”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只有当市场参与者对未来充满信心,经济的引擎才能平稳运转,社会也才能够享受持续的繁荣。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救市措施必须科学、系统、有力度。

第一,必须通过立法手段,稳定市场主体的情绪,重建对未来的信心。要通过法制建设,让大家相信中国会继续改革开放,会继续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确保民营企业作为重要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也明确国家对合法私有财产的永久保护。进一步明确这些基本内容很必要。

第二,提高政策透明度与一致性。政府应加强政策沟通,确保政策的透明性和一致性,减少不确定性对市场主体的负面影响,绝对性避免出现互相矛盾、互相摩擦的政策。同时,政策的执行应当更加稳定,避免出现频繁调整的情况。

第三,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措施,特别是在融资渠道、税收减免等方面要提供更加精准的帮助。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恢复将直接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复苏。

第四,推动结构性改革。在短期政策之外,政府应更加关注长期的结构性改革,如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等。这些措施将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第五,重视对消费信心的培育。政府在出台经济刺激政策时,应更多关注居民收入预期的提升,如通过增加就业、改善社会保障等方式,增强消费者对未来收入和生活稳定性的信心,从而带动消费回升。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改善国际投资与贸易关系。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市场信心的波动也与国际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政策制定者不仅需要关注国内商业环境与政策问题,也需要在国际层面加强沟通和协调,拆除贸易与投资壁垒,树立友善、合作形象,推动市场信心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