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国海证券直接涨停,原因是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在前一天晚上发布公告,宣布拟合并,二者第一个字合在一起是“国海”,于是“国海证券”就莫名其妙的涨停了,这或许就是A股的魔性吧,不知道有多少散户又要被收割了。
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合并是一件大事,早在3个多月前就在传,不过原本设想更晚一些,没想到这么突然。毕竟这两家规模太大了,合并之后资产规模立刻跃居内资券商第一位,无论是总资产还是净资产都超过了中信证券,但注意经营水平还是有明显差距。
2024年上半年,两家合并后的营业收入为259.3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9.69亿元,仅分别为中信证券的86%和56%。
这真是有些戏剧性。
把金融机构尤其是券商做大做强,这是金融行业的梦想。2018年宣布创立科创板,金融行业热情高涨,尤其券商特别被关注,当时甚至有人提出“券商强则金融强,金融强则国家强”,希望在短时间内打造若干个高盛。那时候,中国金融行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美国,增速也绝不逊色于美国,互联网金融也异军突起,那时候的中国金融,应该是最辉煌的时候。
于是当时很多“大跃进”式的赶超方案,几乎把中国所有的金融资产全都盘算进去了。比如有的说干脆打破禁令,允许银行进入券商领域,让中国强大的商业银行大规模注资券商,一夜之间别说三五个高盛了,十个高盛都能凑出来,当然仅限资产规模。
还有人更是胆大包天,把主意打到了社保基金和央行头上,提议干脆社保基金把持有的国有资产质押给央行,央行给社保基金提供海量资金,然后再由社保基金注资给券商,这样既实现了金融行业期待已久的社保资金入市,也完全可以多来几个高盛,堪称一箭双雕。
还有的把主意打到了央国资身上,说干脆让各大央企也参与进来。
但说来说去,其实就一招:砸钱。
那时候的金融,在新一轮房地产狂潮下,再加上盲目学习美国经验,对金融行业进一步放松,根本不愿意慢慢的靠经营做大做强,希望一夜之间就达到跟高盛同级水平,哪怕仅仅是一个满身肥肉、走路都可能猝死的胖子,那也可以,毕竟这里面的利益有多大,可想而知。
但是很快,这种狂想就没人提了,金融开始过难关,已经不再做梦了。然而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强国”, 又让金融有了一些幻想。 但需要强调的是,“金融强国”的重点不是让金融强,而是强调金融必须服务于国家强盛,而现在决策层认为国家强大要靠科技、制造业、实体经济,当然要压制金融。
但在“金融强国”的目标下,也确实有一些利好,与今天有关的就是“ 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中国金融机构太多了,但是这些机构有自己独特竞争力的极少,基本处于同质竞争,拼关系、拼资金,如此多的机构严重超出实际需要,还带来了很多风险,比如一些中小金融机构,总是顶风踩线经营。
从现实角度,确实有必要对金融机构进行大规模合并重组,但这种调整难度很大,需要最高决策层和中坚的执行层都有意愿才行,这就涉及到中国政策制定的圈层体系,对此小镇在《 》已经分享了。
中央金融会议决定“ 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这代表了最高决策层的态度,而同属决策层还有相关部门的一把手 (也既政策的中坚执行层),恰好,最关键两个一把手都有意愿这么做:一位是新任证监会主席,另一位是新任上海市国资委主任。这两位此前都在上海长期工作,后者刚刚从国泰君安董事长的位置上晋升,而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恰恰都隶属于上海国资体系。
于是决策层就达成了一致,这才是一项重大政策得以提出的关键。更详细的介绍在此就不展开了,注意两个关键人物即可,也有助于理解旧文《 》。
之所以三个月前就传合并,也是因为6月上海市委书记到国泰君安调研,提出对标国际一流等要求。
而合并也确实能够拉海通证券一把。
海通证券旗下的海通国际,之前豪赌中资地产美元债,而且还用了包销的模式,结果房地产美元债暴雷,房地产企业市值暴跌,不但导致承销的地产美元债砸在手里,还遭受了巨额亏损。2022年亏损53.4亿,2023年亏损81.56亿,而2023年海通证券亏损也只有3.11亿,如果剔除掉海通国际,反而能盈利78.45亿,日子还能过。
在巨额亏损的压力下,海通国际去年10月启动私有化退市,2024年1月退出港股,而2024年上半年亏损仍高达28.73亿元,当然由于亏损减少,海通证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转正,为9.53亿元。
目前纪检部门已经开始对海通证券进行严查,7月出逃的姜诚君 (海通证券副总),8月就被遣返回国,但这显然仅仅是开始。
所以,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也可以视为让国泰拉海通一把。两家合并前共有2.8万名员工,接下来肯定要大规模裁员,具体比例不得而知,但一定不会少,而这或许是金融行业大裁员的开始。
一旦国泰与海通的合并走通了,那么其他同属一个集团或者同属一地国资的金融机构,也可能紧跟着合并。比如7月曾盛传的中金与银河合并,中信与建投合并等,当时这两个消息都被辟谣了,但随着国泰海通的合并,难免会有更多的想象。
而除了大型券商外,中小券商的合并早就已经开始了,为了避免被更大的巨鳄吞掉,也为了在寒冬中活下去,未来中小券商的合并很可能会加快。
说到底,中国的金融机构技术水平跟规模体量并不相称,本质就是牌照生意,尤其券商本质就是中介,而且是有牌照保护的中介,在金融市场整体低迷的时候,受到的冲击也更大,而且相比互联网金融机构,传统券商的劣势就更明显了。
合并理论上当然可以取长补短,起码相同条线进行人员优化,资金使用效率也会更高一点,经营成本也会低一点。
但是这仅仅是量变,远远达不到质变,中国券商与高盛等顶级投行之间的差距,恐怕不是一两次质变就能弥补的,更何谈量变。
当然,券商最核心的实力就是资金规模,净资本、流动性也是当前考核券商的核心指标,这也是券商想要合并的最大动力,但问题是合并确实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打造“券商航母”,但这个航母会不会像印度航母那样,一出港就出现各种问题?这个航母上的战斗机是否到位了?航母的运维人员是否经得起考验?
两艘民用集装箱船无论怎么拼在一起,也不可能变成真正的航母。
合并可以做大,但能做强吗?
减少机构数量、抱团取暖是应该的,但这应该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重点是合并以后怎么办?
其他文章推荐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