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乡愁》之八十四

遥远的乡愁》:后来农村的土炕慢慢换成床,烧炕的习惯也消失了

随着气温下降,许多生活在北方的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迁徙。

但在云南这里,四季如春之地生活的鸟儿,却不用受奔波劳累,依然在熟悉的家园里享受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鸟儿却不是不识季节,秋末冬初,它们会更加贪吃让自己长胖,并逐渐给自己换上暖和的绒衣,来抵御它们生活中的严寒。

当然,鸟儿也不会把自己吃得穿得过于笨拙,因为轻盈地飞翔,本身就是它们基本的生存所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那时候,还有一种烧制的暖脚的东西,脚暖炕壶。

陶瓷做得圆溜溜的扁壶上面,有个拧紧的陶瓷盖子。

晚上做饭时,在锅里顺便淘一壶开水灌进去,将盖子拧紧了,塞到被窝里,也能凑合着暖脚。

但人多的时候,一个暖炕壶就不够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家里没有了玉米芯,就得开始烧炕。

冬天,一般老人们就搬到厨屋的炕上去睡。

晚上做饭时,从锅灶通往烟囱的热量,都是曲里拐弯地从大炕的土坯间经过。

等做完饭,大炕也热了。老人们就贪恋这个热炕头,尽管厨屋里会烟熏火燎的,但老人们就是舍不得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山东的农村里,大部分人家平时是不在厨屋里睡觉的。

尽管厨屋里也盘起了炕,但一般是用来堆放闲杂东西的,睡觉时都是会去堂屋里,所以堂屋里另外盘了炕。

或者是,某一年的冬天特别冷,实在另外找不到“熰炕”的东西了,才搬到厨房的炕上去“避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熰炕”也是当时农村的说法,其实就是“烧炕”的意思。

说到“熰炕”,是因为没有好的柴火去烧炕,只能找些碎柴火甚至谷糠之类只冒烟、不见火的东西去“熰”,所以才有“熰炕”的说法。

当家家柴火罄尽、连做饭的烧柴都困难时,就只有“熰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冬天里,最先烧完的就是玉米芯。

没有了玉米芯,火钵就不能用了,只有想办法“熰炕”。

农村的厨房,我们称为“厨屋”。

而厨屋的锅灶前是孩子们最喜欢坐的地方,很多柴火在孩子们的屁股下就坐碎了,最后成了碎柴火末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熰炕”的时候,就是用铁锨铲几下这种各种柴火的碎末,填到炕洞里,找引物点燃了,就抓紧轮换着用扇子使劲往里扇风。

一旦停下来,无尽的狼烟就会从炕洞里倒灌进屋里,呛得大家眼泪、鼻涕地流个不停。

所以,“熰炕”的时候基本上是“全民皆兵”。

我奈何不了这个世界,我也要活成这个世界奈何不了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于是,一把破扇子被摇得像风车一样,歇人不歇扇,将无尽的狼烟都扇回到炕洞里。

等碎柴火连烟带火地烧得差不多时,就抓紧拿块砖将炕洞堵上。

于是,一家人才得以一夜温暖地安眠。

此外,炕盘得好不好,也是烧饭或者烧炕时,最能体现出来的。

请把式盘的炕,风道顺畅,柴火才塞进灶底,就像有东西往里抽着似的,不用拉风箱,火就“腾腾”地起来了。

而且,这样的炕也格外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自己盘的炕,往往找不到窍门,即便使劲拉着风箱,灶底的火苗子还是使劲地往外窜,一不小心就被燎去了头发和眉毛。烟子和热气不往烟囱那边走,连炕都不会热。

所以,农村里隔几年都要重新盘一次炕。

将熏得乌黑的土坯搬出去,用木榔头杂碎了,当土杂肥拉到田里去,把原来炕底的烟灰都清除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新脱了土坯,请来把式指挥着,盘的炕才又省火,还热乎。

后来,农村的炕慢慢换成了床,烧炕的习惯也逐渐消失了。

最主要的是,现在的北方冬天里也好像不怎么冷了,再也用不着烧炕。而火钵、烘罩之类的东西,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除非问起一甲子以上的老人,才会知晓这些“古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秋,冷晨,冷霜,冷落叶;暖情,暖意,暖人,暖岁月。

因为懂得,一切美好;因为存在,温暖相随。端一杯菊花酒,题一首枫叶愁,饮一盏寂寞的残红秋。独坐,在这寂寞的秋!

也感慨,纵算水尽山穷,叶落成空,那老去的年华依旧可以风姿万种。

纵算岁月朦胧,天涯西东,依然可以觅寻当年遗落的影踪。(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