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素简,静数流年,
人间有味,最是清欢。
欢迎关注清欢,品读绝美诗词。
俗语有言曰:“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尽管略显粗俗,但无论身份位置,谁又不喜欢听到赞美表扬之词呢?
传说“拍马屁”这个说法源于元朝,由于蒙古族大众日常骑马,遇到朋友经常常会拍拍对方的马屁股,夸几句“好马”,以赢得主人欢心。
但元曲好戏谑,便将那些小意奉承别人、专门谄媚巴结的行为成为“拍马屁”。
最喜欢拍马屁的的人,大多是混迹于官场的人,但能将拍马屁的行为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地步,还得看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
“拍马屁”的行为,多是部属对上官、后辈对老一辈,甚至官员对皇帝的。
唐代诗僧贯休那句经典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就是献给吴越王钱鏐以求晋见的。
爱写梅花诗的王冕,那首“猎猎西风吹倒人,天地无处不生尘。胡儿冻死长城下,始信江南别有春”,却是写来吹捧朱元璋以求官的。
至于那些奉皇帝所作、所和的应制诗,更是将树碑立传写到了极致。
今天共享两首夸人夸得炉火纯青的“马屁诗”,令人赞不绝口。
清·龚自珍《投宋于庭翔凤》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宋翔凤是清代著名学者、训诂学家、经学家,是常州学派代表人物,比龚自珍年龄大十六岁。
龚自珍的教师刘逢禄与宋翔凤同为学者庄述祖的外甥,一同宋翔凤又曾师从于龚自珍外祖父段玉裁。
嘉庆二十五年(1820),龚自珍曾游太湖洞庭二山,宋翔凤的
家乡恰好在太湖边,便设宴款待、伴随游玩,一同谈学论道,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尔后龚自珍给他寄过不少诗,这一首其间水平最高的,写在两人相识的三年后。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你是最热心的东道主,带我游历名山大川;你坐拥有诗书万卷,远胜于南面称孤的侯王。
“五岳”泛指名山大川,“东道主”则是对宋翔凤热心款待自己的感谢。
“拥书百城南面王”,极言宋氏学问之富。典故化用自《北史·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意思是自己拥有万册书卷,远胜于那些坐北面南、统领百城的诸侯王。
实际上,宋翔凤是在太湖边接待的龚自珍,谈不上“五岳东道主”,也未必真的拥书万卷。龚自珍用了夸大的方法,将他折节下交、谦逊多礼的高尚情操,将他常识渊博、藏书丰厚的大家风貌,写得令人神往,也给读者留下
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在成千上万的人群中,幸运地与你握了一下手,就使我的衣袖直到三年后还留有香气。
“万人丛中一握手”,写的是两人相识的画面,却也隐藏着千万人中得遇至交的心情。
俗话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龚自珍终身崎岖,能遇到一个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故而不时感念、不曾忘怀。
“使我衣袖三年香”则化用了“荀令留香”的典故,却如春风化雨、毫无痕迹。
“荀令”指东汉末年曹操的谋士荀彧,因其生前担任“尚书令”,所以被人尊称“荀令君”。相传他到别人家里,坐过的席子连着三天都有香味,刘禹锡“香闻荀令宅”、李商隐“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王维“遥闻侍中佩,闇识令君香”,无不借用其典。
来源:[fei4.cn]
来源:[scwsx.cn]
来源:[mesotech.cn]
来源:[focuscard.cn]
来源:[hzlnz.cn]
来源:[uuase.cn]
来源:[zaoyuzhe.cn]
来源:[yg1768.cn]
来源:[xiusheying.cn]
来源:[water520.cn]
来源:[569855.cn]
来源:[hmrvh.cn]
来源:[chenjinya.cn]
来源:[ttmnt.cn]
来源:[5999120.cn]
来源:[dy2046.cn]
来源:[mmmnl.cn]
来源:[upchair.cn]
来源:[120zdyy.cn]
来源:[xuegeya.cn]
龚自珍将“三日香”变为“三年香”,一方面是夸大其品格气量馨香流芳之久,另一方面此刻正是两人相识三年之时。这一句点睛妙笔,既是诗人内心深情的倾吐,亦蕴藏着对对方人格的崇仰。
这首诗尽管略有夸大,读来却能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想来宋翔凤读到这首诗,内心必定十分愉快。
龚自珍不仅对老一辈“拍马屁”的水平登峰造极,夸起平辈来也是绝妙,比方这首《别黄蓉石比部玉阶》: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不是我每逢遇到人的时分就竭力地赞誉你,是你又狂放又侠义又彬彬有礼。
与我相交时披肝沥胆,好像秦时明月一般明亮;送别我时情意是那样深沉,好像山岭间的白云一样多。
“比部”,是明清时对刑部及其司官的习称。
黄蓉石,字玉阶,番禺人,“弱冠即有声庠序,四方名士,多与之游”,道光壬辰举于乡,下一任刑部属官。
两人大约相识于京城,惺惺相惜、相交莫逆,分别时龚自珍留下了这首诗。史书中关于黄蓉石的记载很少,但“亦狂亦侠亦温文”一句,不仅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龚自珍的人生写照。
“狂”,是不受礼法规矩的拘束和控制。龚自珍有诗自述“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他年少便带着冲天豪气,立志大济苍生、重振天地。然而在清朝大厦将倾的前夕,他比很多人都更早地感觉到山雨欲来的气氛,更带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不免以疏狂之态。
“侠”,是胸怀坦荡、悲天悯人的情怀,也是抑强扶弱、见义勇为的正派行为,更是金庸笔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豪情。龚自珍的诗词中,侠气亦是贯穿始终,他曾在读到陶潜赞咏荆轲的诗文时,感慨“吟到恩仇心思涌,江湖侠骨恐无多”。他想起春秋战国的浊世之争,那些市井布衣都胸怀天下,不由得愤激此刻江山飘摇却无人捐躯,而自己的朋友黄蓉石却有着这样的品格。
“温文”,出自《礼记·文王世子》,意为温文文雅有礼貌,是普通人对儒家文士的形象。这不是表面上的情绪,而是真正的正人“貌恭心敬而温润文章”。
这三点是龚自珍对同为儒生的黄蓉石的最高赞誉,也是他内心中理想的儒者形象。
或许正是由于黄蓉石和龚自珍一样“亦狂亦侠亦温文”,有着疏狂不羁的情绪、忧国忧民的侠情、谦逊有礼的性情, 故而两人相交冰壶秋月、披肝沥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两首诗,一首写给老一辈,一首写给友人,但都满怀赤忱,夸人夸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