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虽然将心血管和中医药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但当时尚没有观察微血管和微循环动态变化过程的技术平台,于是我便提出了以产学共建的方式建立微循环研究中心的建议。”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韩晶岩谈到。
9月6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庆典在北京大学产业园举办。《血瘀与活血化瘀的科学内涵-百篇论文集》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20年历程》发布。
韩晶岩介绍,2004年9月6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天士力#集团的支持下,具有前瞻性的产学共建的研究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揭牌。

北大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揭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大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揭牌

“可以说,微循环中心支撑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北京大学医学部产学共建研究机构的成功范例。”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詹启敏院士表示,20年来,微循环中心面向国家防治重大疾病、慢病、新发传染病的重大需求,以微循环障碍为切入点,凝练了血瘀与活血化瘀的研究方向,揭示了复方丹参滴丸、芪参益气滴丸、养血清脑颗粒(丸)等一系列复方中药及其主要成分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和机理,部分地说清楚和讲明白了血瘀与活血化瘀理论的科学内涵,阐明了复方中药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机理,促进了中医药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机理在世界微循环界的传播。
长期以来,中医偏重于宏观辨证和综合调理,西医偏重于微观诊病和局部治疗。思维模式上的差异造成了两种医学体系之间泾渭分明的鸿沟。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的工作,从微循环这一领域,将中医理论和中药方剂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以宏观指导微观、探寻微观,以微观验证宏观、解释宏观,精准揭示了中医疗法和中药疗效的作用机理,从微观上验证中医药诊疗疾病的思维、方法和经验的先进性、有效性。“所以说,能为中西医结合提供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实证基础,为实现中西医结合探索了一条通路。”韩晶岩教授表示。
“我们欣喜地看到,二十年来,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已经确立了明确的科研方向,搭建了高效的科研体系,组建了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积极地承担了开展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学术合作的窗口作用,促进了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合作。”天士力集团创始人闫希军说,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数智中药”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目标,有许多新需求、新课题、新任务,期待着中心开展更深入持续的合作,创造更丰硕的科研成果。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