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为你准备的书是《见识》。有的人在十几岁时已经实现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财富自由,而有的人勤勤恳恳一辈子却只能混个温饱。有的人虽然小时候已经显露出了过人的天赋,长大之后却只活成了平庸之辈。而有的人看似天资平平,却最终做出了不俗的成绩。有的人好运连连,仿佛得到了幸运之神的青睐,而有的人却总是霉运缠身,似乎喝口凉水都塞牙缝,更别提实现人生抱负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对于这种差异,不同的人总结出不同的原因。有人总结为运气,有人总结为命运,也有人总结为出身。那么,哪个才是最本质的原因呢?作为普通人,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地努力呢?我们要学习的这本书告诉我们,不同的人取得不同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见识。而且这本书还将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提升自己的见识来争取更大的成就和更幸福的生活。
作者吴军博士是个集技术、管理、投资于一身的精英。他曾任腾讯公司副总裁,分管搜索业务。不仅如此,他还是一名畅销书作者。他的《数学之美》、《浪潮之巅》等作品都广受追捧。吴军博士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自己很厉害,更在于他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以轻松的方式传授给别人。我们今天学习的这本《见识》,就是吴军博士结合自己的经历写成的。
其实,这本书的雏形是吴军博士的音频专栏作品《硅谷来信》。这个专栏广受追捧,多达13万人订阅,很多人因此而获得了非常大的改变。而这本书就在这个专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吴军老师通过自己以及周围精英们的经验总结出,个人努力、外部资源等因素相比,个人成就更取决于一个人的见识。在这本书中,他围绕见识这个核心点分享了提升见识的方法和智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看世界和看问题的视角,让我们见识飞升,圈子更广,更懂生活。
由于本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个人成长、创业创新、商业战略等都有所涉猎。今天,我们就主要选取与见识这个话题相关的内容为你解读。我们会从运用见识,做好人生选择、运用见识改变命运、运用见识提升自己这三个方面来分享作者与众不同的看问题视角,帮助你学会一套洞察世事和人生的独特方法,助你与时代领航者同行。
下面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我们首先来看,见识如何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人生选择。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拥有不同见识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有的人注重薪水,他们会在众多公司中挑选薪水比较高的公司;而有的人注重成长,他们会选择让自己迅速成长的公司。然而很多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得到了高薪可能就没有快速发展的机会。同样的,如果想要快速发展的机会,可能就需要忍受相对较低的薪水。在这个选择中,往往有见识的人就会脱颖而出。
同样是顶级学校毕业的IT学生,如果一毕业就去谷歌或者微软,只要他们愿意学习,三年后工作能力都很强。如果去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可能就差一些;如果去了其他公司,情况会更差。虽然一开始谷歌和微软提供的薪水并不是最高的,但是三年后从微软和谷歌跳槽到其他公司,他们就可以拿到非常高的薪水。如果缺乏对谷歌、微软的见识,只能看到眼前的回报,那么结果就是选择当下高薪的公司,但用不了几年,你就会发现你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可能远远落后于同龄人。这时候再想跳槽,你的竞争力显然不如那些当初就毅然选择高速成长企业的人。这就是见识的力量。
所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拉开。有见识的人,总能做得比普通人好,他们的秘诀就在于懂得如何选择。有的人为了拿免费的东西打破头,有人为省一块钱的出租车钱多走十分钟;有人为了抢几块钱的红包时,不时看手机;还有人为了一点折扣在网上泡两个小时。看起来,他们都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可是这样的精打细算,并没有让他们的人生有大的起色。有一句俗语叫“丢了西瓜去捡芝麻”,很多人都容易犯这个毛病。在一次次看似简单的选择中,拼命捡芝麻,却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捡西瓜的能力,因为把精力都浪费在小事上,投入在值得关注的大事上的精力反而受到了限制。
从见识的角度来说,我们想要获得大回报,必须培养自己会选择的能力,也就是捡西瓜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捡西瓜的能力?首先得有辨别西瓜的能力。在一堆选项中,选择出价值大的西瓜来挑好之后,即使有别的芝麻出现也不去捡,只盯着自己选好的西瓜,直到成功摘得西瓜。听起来很简单,可是想要西瓜的人很多,最后真正能摘得西瓜的人却很少。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诱惑。想要避免芝麻的干扰,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自己的选项。
作者在书中跟大家分享了这么一个例子:有两个女生都想出国留学,可是出国留学首先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合格的雅思成绩。而两个人资质都比较普通。第一个女生工作比较清闲,但并不是无事可做,也有很多鸡毛蒜皮的琐事需要处理。在定下考雅思的目标之后,工作上的杂事依旧大包大揽,朋友间的聚会也放不下,就连美容逛街样样不差。因此留给自己备考的时间本来就不多,还因为太累而效率不高,雅思拖了两年也没能考下来。而另外一个女生,她是个护士,工作比较忙,还经常要值夜班。按说她备考的时间并不多,但是她定好目标之后,所有的交际一律取消,晚上值夜班如果没有事,她就抓紧时间背单词。两年后,你猜怎么着,她居然通过了雅思,还被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录取了。
这正如有句话说的好:“你的时间在哪儿,你的成就就在哪儿。”两个资历和能力差不多的人,第一个人因为脑子里的选项多,所以投入在雅思上的时间就少;第二个人直接排除了大多数选项,所以他的精力更加集中。因此,她最终摘得了自己的西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就是第一个话题:见识如何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人生选择。我们看到了见识的力量,以及在有见识的情况下,如何达成目标。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有见识的人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过上富足而幸福的生活。然而,越是出身普通的人,能得到的资源和支持越有限,改变命运谈何容易?可是那些有见识的人,最终还是突破了重重困难,真正改写了自己的命运。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依靠自己的见识改变命运的。他们遵守的第一条准则是:妄想一步登天实现阶层逆袭。
是不是觉得备受打击?没错,事实总是很残酷。正如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我们常常能听到很多人依靠拆迁创业,实现暴富的新闻,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在短时间实现阶层跨越的好运气。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所限,向上阶层流动是艰难的。如果我们一心短时间内实现人生的跨越,很容易去冒本不该冒的险,反而让自己失去了继续向上的资本。那些通过拆迁暴富的人们,如果好好打理这些钱,他们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是很多人偏偏拿着这些钱去赌博,希望能够搏出个更好的未来,结果他们不仅没有搏出未来,反而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贫穷状态,失去了翻身的资本。
对于改变命运,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实现阶层向上跨越的通道,其实是打开的,但很难一蹴而就。为了此,我们才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努力,通过一次次的超越,实现一步步的逆袭。
明白这一点之后,还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因为等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有见识的人不仅会牢牢抓住好运气,还非常善于利用坏运气。这怎么讲呢?其实人生不如意事情十有八九,生活中坏运气似乎比好运气更容易光临。在不如意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灰心丧气,也不是盲目盲干,而是先慢下来去思考。
举个例子,美国总统杜鲁门一生非常坎坷曲折,但在坏运气面前,他既没有放弃,也没有抱怨,而是一直耐心积累自己的资本,最终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他高中毕业后因为缺钱,没能上大学,还不得不为了生计到处奔波,做过杂工,干过农活,还去军队服过役。在做这些的时候,他丝毫看不到自己的前途。然而,他还是利用自己能抓住的每次机会提升自己。在军队服役期间,他争取到了去野战炮兵学校学习的机会。可是毕业的时候赶上了裁军,他没有了去处,只好回家开了一家小店,可是由于经营不善,小店很快就破产了。在这期间,他加入了民主党,小店破产后,他去竞选了当地小县的法官。然而好景不长,他在两年后又被选了下去,他的运气还是不太好。
这个时候,有个退伍军人可以免费上学的政策,他就重回校园学习法律。在学习期间,他竞选上了所在县的首席法官。而那年,他已经42岁。之后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八年,没有任何升迁。如果不出意外,他将会在这个位置上干到退休。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不是吗?然而,他五十岁时突然决定去竞选密苏里州的参议员。其实按照资历,他本没有机会。可是这时候他的好运来了,他竟然成功竞选成为一名参议员。但即使如此,他也看不到自己成为国家领导人的任何征兆。万万没想到好运气依旧垂青于他。当时罗斯福总统最好的搭档是副总统华莱士,他跟苏联走得很近,这可能导致美国社会的分裂。罗斯福总统需要一个四平八稳、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副手,杜鲁门刚好符合条件,于是当选了副总统。几个月后,罗斯福去世,他继任了总统。
有人在总结杜鲁门成为总统的原因时,只归结于天上掉馅饼般的好运气。其实是这样的吗?杜鲁门这前半生可谓是坏运气连连,但你看他是怎么在坏运气的时候面对生活的。可以说,杜鲁门成功的要素,一是耐心,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到了他时来运转的时机;二是他善于把过去看似没有多大用途的精力,变成帮助他日后成功的财富。
所以从见识的角度来说,好运气和坏运气应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运气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没有人敢保证自己有一辈子的好运气。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正确看待运气对个人成就的影响,特别是学会如何在坏运气来临的时候,依然接近自己的目标。
可以说,在人生的岔路口,见识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更是我们改变命运的有力武器。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想问,应该如何提升我们的见识呢?这也是接下来我们要谈的话题。增长见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与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为伍。俗话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很多人不喜欢跟比自己优秀的人为伍,这让他们觉得很有压力。殊不知,长期只与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甚至比自己水平还差的人混在一起,只能让自己自身感觉良好的优越感。而如果能够承受住别人比你优秀的这种失落感的话,这就有利于鞭策自己进步。
因为与优秀的人为伍,能让自己看到不足。每个人都可能因为自己的见识有限而影响自己的认知。井底之蛙眼中的天空就是井口那么大,实际上天空是广袤无边的。当我们与优秀的人为伍时,我们就像是井底之蛙,跳出了那口井,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眼界。作者吴军博士也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他本身一直是语音识别技术方面的专家,二十几年前,他已经到达了国内的顶尖水平,他也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可是他去日本参加了一次国际会议,了解到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世界一流的语音识别研究水平,他才发现国内一流的自己,其实与世界一流之间差距是很大的,这也促使他在29岁时放弃国内已经获得的一切,跑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著名的语言与语音处理实验室读博士。在那里,他进一步开拓了眼界,提升了见识。这段经历也让他后来的事业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从一个国内优秀的语音处理专家变成一个国际顶尖的行业专家。
与优秀的人为伍,可以找到学习的榜样。与什么样的人为伍,其实就是在给自己选择个人成长的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古有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先后搬了三次家。因为她发现孩子很容易跟周围的人学习。当他们住在墓地很近的地方时,孟子就学了祭拜之类的事,玩的也是办丧事的游戏。当他们搬到集市旁的时候,孟子学习了做买卖和杀鸡宰羊的事儿。当他们搬到学校附近的时候,孟子开始学习礼仪和读书。周围的环境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当我们身处于一个大家都不努力提升自己的环境中时,我们也不敢有丝毫懈怠。而当周围的人都不求上进时,自己也会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所以,我们要争取考好的大学,进好的公司,为孩子一掷千金买学区房。我们都在尽可能创造更好的奋斗环境,激励我们取得更大的成绩,能有这样的意识就是一种见识。提升见识除了与优秀的人为伍,还要学会掌握方法,不断扩展自己的能力边界。什么是能力边界?你可以理解为天花板。有人可以在职场上不断提升,发展空间很大,但有人发展就会碰到自己能力的天花板,再也上不去了。这也是很多职场人会遭遇发展瓶颈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见识有巨大发展空间的人往往有着更广阔的视野。这种视野不是来自自己的专业知识,而是往往来源于博雅教育。
什么是博雅教育呢?简单来说,就是要关注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比如你从事的是文字编辑工作,但你会通过读书、授课去拓展自己经济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平日里还会参加演讲活动,关于摄影音乐美术方面的知识也感兴趣。这种广泛涉猎,让你在专业基础上拥有更强的综合能力。这种愿意接受博雅教育的思维也是见识的体现。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行动上,总是拒绝关注自己领域之外的知识。他们认为这跟自己无关,不愿意浪费时间。然而你要明白,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只有掌握一些专业外的知识,才能扩展自己的能力边界,开阔自己的眼界,更好地跟别人合作,才能调动更多资源实现自己的目标。
接下来我来为你介绍一下如何发挥见识的作用,扩展自己能力边界。作者在这里有个建议:一个是正确运用一万小时定律,另一个是做好最后的1%。首先说说正确运用一万小时定律。从格拉德威尔在《异类》这本书中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很多人奉为至理名言。他们以为只要在一个领域做够一万小时就能出类拔萃。然而,一万小时只是一个必要条件,更重要的是这一万小时不仅要花,还要看怎么花。我们可以举两种不会花时间的例子。
第一种是永远在做简单重复的事。比如那些看似努力的学生,每天被淹没在题海里,但是为何分数就是提不上来?那些工作最能加班的员工却往往没有傲人的业绩,原因在于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了简单重复的事情上。于是无论他们付出多少时间,他们只能掌握简单的技巧,而无法获得重大突破。第二种是习惯性失败。与上面一种人正好相反,他们好高骛远,不注重学习,也懒得总结教训,同时脸皮薄,不愿意请教别人,所以很多事情做不好,于是得出自己永远做不好的结论,进而放弃了目标。只有我们避免这两种陷阱,我们的努力才是有价值的,我们的成绩才能用一万小时的规律来衡量。
如何拓展能力边界,我们再看第二个建议:做好最后1%。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正是如此。很多人在开始一件事的时候非常有干劲,但随着事情进展,可能出现种种问题,到最后,我们会从原来要做一流事情的心态变成过关就行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变化就直接导致了我们的成果大打折扣,所以做好最后1%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你就想想自己是否做好了最后的1%。提交给上司的报告,在写完后没检查错别字,没有注重排版,导致上司对你的印象很差,从而怀疑你的工作能力。他们花了三、五个小时做了工作,却不愿意再花三、五分钟,把事情做得更好。他们付出了很多时间做一件事情,却因为没有做好最后1%,最终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优秀和卓越之间,很多时候就是由这最后的三、五分钟中最后的1%拉开距离。因此,想要实现真正的卓越,就必须从做好最后的1%开始。
当我们做好以上这些,就已经为提升我们的见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想要把提升见识融进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就需要来看作者提升见识的最后一个建议:让阅读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因为在《朗读者》节目中出色表现而广受好评。在接受采访中,她提到自己的卧室没有电子产品,只有书。每天不管有多忙多累,她都会雷打不动地去看会儿书。常年累月的积累,才让她在需要的时候大放异彩。阅读习惯让她气质温婉,才情卓越。同样,股神巴菲特也是很多人的偶像。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利用投资股票而成为世界首富的人。他十一岁开始买入自己的第一支股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投资生涯中,他创造了投资界几乎不败的神话。他这么厉害,也与一直保持着阅读的好习惯有关。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评价他是一座行走的图书馆,可见巴菲特非常喜欢阅读。当他已经89岁的高龄,仍然坚持每天阅读。这本书的作者吴军博士也是把阅读当成自己生活方式的人。他说,自己当初走科学研究这条道路,也是因为读书。父亲当时借来一本科普读物《地球》,让他对宇宙产生了兴趣。小学毕业时,偶然读了《从一到无穷大》,让他对数学有了完整的认识。读书不仅开启了他科学研究的大门,还让他成为了一个思维敏捷、思想活跃、见识广博的人。
刚刚所讲的这三个人,虽然身处不同领域,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把阅读融入了自己的生命,让读书成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见,阅读是优秀人的共同习惯。阅读不仅可以让我们收获知识,还可以提供我们与自己对话的机会,让我们不断审视自己的人生,从而提升我们的见识。总有人觉得阅读需要拥有大段时间,一本正经地坐下来阅读。其实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也可以阅读,睡觉前或者起床后的十几分钟,都是阅读的好时间。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或者对自己有用的书来读,也可以漫无目的地选本书来读。我们往往在无意的阅读中获得自己不曾期待的收获。知道自己需要读书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也是见识的体验。有了这份见识,我们也会因此而受益终身。
好了,整本书的内容就讲完了。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讲了人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的质量直接影响实现目标的难度。有见识的人会更有能力为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在很多人为了捡芝麻抢破头的时候,那些有见识的人们往往会选择更有价值的西瓜。那些抢着捡芝麻的人,把精力都浪费在了价值不高的事情上,反而没有精力再去捡西瓜了。而想要不被芝麻所诱惑,我们最好要尽量给自己更好的选项。当我们的脑子里只有西瓜这个目标的时候,我们就更加容易达成目标。
其次,我们讲了有见识的人是如何利用过人的见识来改写自己命运的。在很多人都怀着暴富梦想的时候,那些有见识的人却在踏踏实实的努力,从来不奢望可以一步登天。那些能看清楚改写命运不是一蹴而就的人,往往通过踏实努力,最终过上了更好的日子。同时,不同见识的人对待运气的态度也不同。没有见识的人往往祈求好运降临,而有见识的人在好运光临的时候一把抓住。即使没有好运气,也在努力抓住坏运气。只有在坏运气光临的时候,也在靠近自己的目标的人,才能真正创造自己的机会。
最后,我们讲了应该如何提升我们的见识。这里作者从三个方面给出了建议:一方面要与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为伍,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己,这里也有小秘籍,分别是多学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真正利用好一万小时的定律,做好最后1%。此外,还要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这本书主要给我们分享了作者关于人生的思考,给我们提供的多是思想观念的更新、认知的升级、见识的提升。这些东西只有跟我们的实践真正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离开见识的努力是无效的,但是离开努力的见识,也只能是水中捞月。因此,我们要通过更新观念提升见识,少走弯路,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好了,这本《见识》就学习到这里,期待与你下一本书的学习,我们下次再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