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公元208年初秋时节荆州新野城外的一片竹林中,一个身着素衣的中年男子正在与三位风尘仆仆的来客交谈,这名男子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诸葛亮,而那三位来客则是刘备、关羽和张飞,这一幕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

刘备此时已经40多岁经历了数次起起落落,他曾在徐州建立了不小的基业却又在曹操的进攻下失去了一切,如今他寄人篱下借住在荆州牧刘表的地盘上,刘备深知没有一位真正的谋士辅佐,他难以在这乱世中立足。

诸葛亮虽然年轻但已经在荆州士人圈中有了不小的名气,他与徐庶、崔钧等人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天下大势,诸葛亮曾多次自比管仲、乐毅虽然很多人都认为他在自吹自擂,但徐庶和崔钧却对他的才能深信不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不久前刘备的得力谋士徐庶被曹操用计策逼走,临走前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听说诸葛亮的才能后便迫不及待地来拜访,前两次都没有见到诸葛亮这第三次刘备终于如愿以偿。

在竹林中诸葛亮侃侃而谈分析了当前的天下形势,他认为曹操虽然占据优势但天下仍有可为,他建议刘备先取荆州再得益州,最后北上中原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刘备听完诸葛亮的分析如获至宝,他恭敬地向诸葛亮拜倒请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最终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就在刘备为得到诸葛亮而欣喜若狂的时候,他可能并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另一位绝世高人——崔钧。

崔钧字州平博陵安平人,他出身于名门望族博陵崔氏父亲曾任司徒、太尉等高官,但崔钧对其父通过买官的方式获得高位极为不满,这种对权力和名利的淡泊成为了崔钧一生的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钧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勇武,他曾任太守击退过匈奴的入侵,在董卓作乱时期他还跟随袁绍参加过讨伐董卓的战争,在董卓被诛杀后天下群雄割据崔钧选择了辞官归隐。

崔钧游历到荆州后与诸葛亮、徐庶等人成为挚友,他们常常聚在一起畅谈天下大势,在这个圈子里崔钧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认可,据《三国志·董和传》记载诸葛亮曾说崔钧是他的"镜子",可以帮助他看清自己的得失,这样的评价,足见崔钧的不凡。

在刘备第二次拜访诸葛亮时他曾与崔钧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刘备误以为崔钧就是诸葛亮,还与他简单交谈了几句,刘备很快就发现弄错了人便匆匆离开去寻找真正的诸葛亮了。

这一幕看似平常却可能是刘备一生中最大的失误之一,如果刘备能够像对待诸葛亮那样重视崔钧,或许历史会有不同的走向,如果刘备能同时得到诸葛亮和崔钧这两位绝世高人的辅佐,他的事业会走得多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钧的才能并不仅仅体现在政治谋略上,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特思想的人,《九州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崔钧的父亲花钱买官成为了朝廷的三公,崔钧对此极为不满认为这种行为让天下人失望,他甚至当面指责自己的父亲"一身铜臭味"。

这种敢于直言不畏权贵的性格正是乱世中最需要的,崔钧选择了隐居而不是像诸葛亮那样出山辅佐明主,这或许是他性格中另一面的体现——他对权力和名利并不热衷。

当诸葛亮决定出山辅佐刘备时崔钧发出了这样一声感叹:"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句话透露出崔钧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他似乎预见到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奇才相助刘备最终也难以成就大业。

历史总是充满了"如果",如果刘备当初能够同时得到诸葛亮和崔钧的辅佐会不会改变三国的格局,如果崔钧选择出山而不是隐居他会不会成为另一个诸葛亮,这些问题我们永远无法得到答案,但这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不能苛责刘备没有看出崔钧的才能,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诸葛亮的名气显然更大,徐庶临走前特意推荐了诸葛亮这无疑给了刘备很大的信心。

这个故事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机会往往稍纵即逝,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像崔钧这样的"隐藏高手",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开放和敏锐的心态或许就能发现更多的人才,获得更多的机会。

刘备虽然错过了崔钧但他还是成功地请到了诸葛亮,这次"三顾茅庐"不仅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也为蜀汉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诸葛亮出山后立即展现出了他的才能,在赤壁之战中他运用火攻之计,协助东吴打败了曹操的大军,这一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之后诸葛亮又帮助刘备取得了荆州占据了益州,实现了他在"隆中对"中所描绘的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病逝于白帝城,临终前他将蜀汉的未来托付给了诸葛亮,从此诸葛亮开始了他著名的北伐。

北伐期间诸葛亮展现出了惊人的才能,他不仅在军事上屡创奇迹在内政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他推行屯田制发展农业生产,他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实行"羁縻政策";他选拔人才培养接班人,这些措施都为蜀汉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奇才蜀汉最终还是没能统一天下,这似乎印证了崔钧当年的预言:"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那么如果崔钧也出山辅佐刘备,结果会不会不同呢?崔钧的才能主要体现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他对权力的洞察对名利的淡泊对正义的坚持,这些品质在乱世中尤为珍贵,如果他能与诸葛亮合作或许能在内政方面给予刘备更多的帮助。

在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崔钧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他曾经击退过匈奴的入侵对边疆民族有深入的了解,这种经验或许能帮助刘备更好地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在选拔人才方面崔钧可能会有独特的眼光,他曾经反对自己的父亲买官这说明他有自己的用人标准,如果他能参与到蜀汉的人才选拔中或许能发掘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当然这些都是假设历史没有如果,我们永远不知道如果崔钧出山会发生什么,但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谁会成为改变我们命运的那个人。

刘备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识人之难,即使是像刘备这样有"惟贤是举"美誉的人也有可能错过人才,这不是刘备的过错而是人之常情,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不经意间错过了某个重要的人或机会。

但是刘备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求贤若渴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让他最终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保持开放的心态永远不要自满,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遇到的人会给你带来什么。

崔钧选择隐居而不出山辅佐明主这种选择也值得我们深思,在那个乱世像崔钧这样的人才本可以大展宏图但他却选择了隐居,这是否意味着他看透了权力的本质预见了乱世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钧曾经评价诸葛亮说:"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但难免有好名之累。"这句话颇具洞察力诸葛亮确实因为要匡扶汉室、恢复汉朝的统治而殚精竭虑最终郁郁而终,而崔钧选择隐居是否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

崔钧的选择让我们想到了另一个历史人物——陶渊明,陶渊明也是在乱世中选择了隐居但他通过诗文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崔钧虽然没有像陶渊明那样留下大量作品但他的选择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在那个权力更迭、生命如草芥的年代选择远离权力中心,保全自己的精神世界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崔钧的选择或许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不器"的精神。

我们也不能否认如果像崔钧这样的人才都选择隐居,那么社会的发展将会受到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更加敬佩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他们愿意承担责任,为了理想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的故事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刘备虽然错过了崔钧但他凭借着自己的诚意和坚持,最终还是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这告诉我们即使错过了某个机会,只要我们保持正确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终究会等来属于自己的那个机会。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能不会遇到像诸葛亮或崔钧这样的绝世奇才,但我们每天都在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我们应该学会欣赏每个人的长处因为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方面有独特的才能。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像刘备那样保持谦逊和求知的态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新知识结识新朋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改变你人生的人,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还要学会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无论是像诸葛亮那样选择入世还是像崔钧那样选择隐居,只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都值得我们尊重,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可以评判他人的选择是对是错。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但又总是在创新,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沉湎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让我们带着这些思考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传奇故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