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 42% 的人在尝试减轻体重。

我们为什么减重?对于每个人,动机可能是不同的。在过去,长久占据大众注意的是,年轻女性为了追求瘦而过度减重的讨论。

而随着审美多元化,以及对「白幼瘦」文化的反思。我们被种下了这样的想法:不必为了追求美,而在减重上投入太多。

但与此同时,2023 年一项针对 1500 万中国人的体重数据统计发现,34.8% 的人已超重,14.1% 的人则被定义为肥胖人群。

超重和肥胖,作为实打实的健康威胁,又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目前常用 BMI 指数,即 Body Mass Index,来衡量一个人的胖瘦程度。按照中国标准,可以把人群分为四类。

你可以试着算一算:BMI = 体重(以千克为单位) / 身高的平方(以米为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胖给人带来的困扰,绝不仅体现在外形上。

体重越来越高,人就会明显感觉到笨重。身体不再轻盈,甚至难以控制,日常的行动,会越来越费力。

膝盖疼、腰疼和背疼,对很多大体重的人来说,更是家常便饭。研究也发现,肥胖人群骨关节炎高发,3 个人中就有 2 个被确诊。据报道,需要做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人群中,约 50% 属于肥胖群体。

很多体重高的人,都会有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体验。

超重和肥胖人群,客观上有更少的睡眠,自我报告睡眠质量更差,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几率也更高。

对中国女性的研究发现,绝经前 BMI 大于等于 25 ,打呼噜风险是低 BMI 的 3-8 倍。

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精力也会越来越差。

除了这些可直接感知的麻烦,肥胖还在持续破坏整个身体的运转。超重、肥胖 1 级和肥胖 2 级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依次是正常体重人群的 1.9、2.9 及 5.5 倍。

除了血糖调节能力,超重或肥胖群体高血压、高血脂和高尿酸的风险也更高。

一项针对 1400 万中国人的研究发现,中国人患癌,接近 50% 与肥胖有关,并且这些癌症的发生,在年轻人群体中激增。

一些更前沿的探索也发现,从基因水平上看,通过测量甲基化水平,构建衰老时钟后,发现超重或肥胖群体衰老水平更高。BMI 每增加 1 ,则更老 1 个月。

所以对于身体健康来说,一胖毁所有真不是一个夸张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发现,影响一个人白天感觉是否困倦的主要原因有:抑郁状态和代谢紊乱,而后者主要的表现就是超重或有血糖代谢问题。

体重增长后,很多人体验到明显的笨重感,白天的精力变差,更容易疲惫,也更容易觉得困,然后睡着。

即使晚上睡眠质量还不错,肥胖人群也更难有活力满满的白天状态。

从生理机制上看,长期慢性的疲惫,往往与体内较高的炎症水平相关。而随着体重增加,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促炎细胞因子 IL-6 和 TNF-α,会在体内持续积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重或肥胖,还会影响大脑功能,带来认知水平的下降。研究发现,肥胖人群在一些基础认知任务上表现更差一些,比如注意力、记忆力和语言流畅性等。

在一些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能力上,比如认知灵活性,肥胖人群也展现出了劣势。

而这可能是肥胖人群难以减重成功的原因之一。毕竟减重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根据当前的身体和生活状态,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和目标。

除了认知功能,肥胖人群的大脑结构,也发生了一些细微改变:多个脑区的灰质和白质,都出现体积减少的情况。也就是说,身体变胖了,大脑却更「小」了。

所以肥胖也是多种神经退化性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比如阿兹海默病、帕金森综合症和多发性硬化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世界每年约有 42% 的人在尝试减轻体重。但是只要尝试过减重的人,就会发现,这件事真的好难!

并且即使通过一些方法,暂时减下来,维持减重成果,也不容易。

研究发现,如果成功减重的定义是「主动减掉 10% 的初始体重,并维持 1 年的时间」,也只有 20% 的人能做到。

绝大部分人,则长久困在减重-反弹-再减重的循环中。

维持减重成果,为何如此之难?很多人会把矛头指向自己,比如归结于自己没有意志力,太懒惰等。

这种指向自我的批判,其实有失公允。属于没有用,还会阻碍自己改变的归因模式。

因为随着你调整进食,增加运动,体重开始下降。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身体也在持续发生变化,它会和你「唱反调」。

首先,随着体重的降低,你消耗的能量在下降;而与之相对的是,你的食欲在上升,比如感受到更明显的饥饿感,以及对某些食物的渴望,从而诱发暴饮暴食的出现。

并且你的减重越「激进」,比如过度节食,大量运动,短期内体重下降过快。

身体的这些反抗,就越明显。

从身体的反抗能力来看,食欲增加带来的能量增加,大概是身体消耗减少能量的 3 倍。

所以对于成功减重,且能长期维持减重成果来说,了解自己的食欲变化规律,并在这个基础上驾驭食欲,至关重要。

一项针对减掉 33kg,且能维持 5 年的群体研究发现,除了坚持运动,维持克制且稳定的饮食模式,是成功的关键,比如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维持类似的饮食模式,规律吃早餐,等等。

并且这种坚持,绝不仅是因为 ta 们的「意志力」更强,而是在长久的探索中,ta 们找到了如何与自己身体的相处之道,而非像苦行僧一样,强迫自己日日夜夜「受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的身体,不是一台任人摆布的机器。但是在减重的时候,我们经常忘记这一点。

计算热量,为自己制定严格的饮食计划,一味告诉自己要忍耐,然后一段时间后,自己无法再继续坚持。

从而宣告减重失败,或者体重逐渐反弹到之前的水平。有的人甚至还出现了一些额外的困扰,比如害怕某些食物,无法控制的大量进食等。

这是很多人,甚至是一些「专业人士」使用的减重方法。但是这种模式,必将会逐渐被淘汰。

因为食欲管理,才是持续健康减重的核心技术。每个人需要在这个基础上,探索出能长久坚持的克制饮食模式。

但是遗憾的是,目前主流的减重方法,并没有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就像明明有非常多调节情绪和放松减压的技术,但是当你压力大的时候,别人还总是叫你忍一忍就过去了。

食欲管理同样也是如此。作为人类生存的第一原动力,食欲本身承载的内涵极其丰富,想驾驭它,并不容易。

每一个减重的人,都需要科学系统的专业指导,而不能只停留在「忍耐」上。

因为我们不能靠忍耐而减重成功,即使能忍,也没有必要让自己一生都生活在忍耐的状态里。

我们需要了解,食欲从本质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然后才能真正驾驭它。

  • 自己的食欲为什么会忽高忽低,饿的时候想吃,为什么不饿的时候还想吃?

  • 为什么吃饱了还是停不下来,总是在追求吃撑的感觉?

  • 为什么总是渴望重口味的刺激,一段时间不吃,就觉得不舒服?

  • 是不是渴望食物的时候,就只有「吃」这一个选项?

  • 平常坚持得好好的,为什么一到周末或假期就摆烂?

  • 为什么越逼迫自己,食欲反而越旺盛?

任何长久健康的关系,都需要有「了解」「尊重」和「不抗争」的态度打底。和人的关系如此,和我们自己的身体的关系,和食物的关系亦如此。

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你需要多领域研究成果的支持,比如你需要了解进食行为如何发生,如何增强对身体内感觉的觉知,甚至如何解决「食物成瘾」问题……

更重要的是,你需要带上足够的耐心。不再被短期快速见效的一些方法而诱惑,选择脚踏实地从头开始探索自己现有的进食模式,以及通过自己亲身的尝试,构建属于自己的、可长期维持的健康饮食模式。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健康减重,长期维持体重。在这里我邀请你参与,暂停实验室「饮食减重」练习计划

作为这个练习计划的主创,我非常有信心,它可以真正帮助你了解和驾驭食欲,帮助你真正走上健康减重的道路。

该练习计划,从 2021 年 8 月上线以来,已经积累了 4000 多名参与用户,并持续优化迭代。对于任何想要减重的人来说,练这个,就够了。

这是两位小伙伴,在练习群内的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如何高质量地生活,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先进生命体验,都离不开健康的身体,而减重无疑是其中最具性价比的选择。

下一期 9 月 16 号开营,欢迎你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新朋友和老朋友所需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为暂停实验室独家的「不限期专业支持权益」费用(¥ 300)

这笔费用,仅需在首次加入暂停实验室大脑健身训练时支付一次,无需重复支付。未来每期入营训练,均可享受 25 天专业答疑支持,包括:

资深临床心理学主创,每期 1-3 次直播答疑;

科班心理学硕博助教,专属练习交流群内答疑,工作日提问,24 小时内回复,有问必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新一期开营:9 月 16 日

点击下方海报,立刻参与

全日制学生新朋友(含毕业一年内)

申请学生价,更有大额优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新一期开营:9 月 16 日

点击下方海报,立刻参与

全日制学生新朋友(含毕业一年内)

申请学生价,更有大额优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研究

Chen, K., Shen, Z., Gu, W., Lyu, Z., Qi, X., Mu, Y., Ning, Y., & for the Meinian Investigator Group. (2023).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real‐world study in 15.8 million adults. 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25(11), 3390–3399.

Cai, Z., Yang, X., Huang, Z., Wang, X., Chen, Z., Cai, Z., Zhao, W., Wu, W., Wu, S., & Chen, Y. (2023). Age-dependent changes in the risk of weight gain in Chinese adults: Results from the Kailuan cohort study. Public Health, 218, 139–145.

Liu, C., Yuan, Y.-C., Guo, M.-N., Xin, Z., Chen, G.-J., Ding, N., Zheng, J.-P., Zang, B., & Yang, J.-K. (2024). Rising incidence of obesity-related cancers among younger adults in China: A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 (2007–2021). Med, S2666634024002940.

贺媛, 曾强, & 赵小兰. (2015). 中国成人肥胖、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解放军医学杂志, 40(10), 803-808.

Chen, L., Zheng, J. J. Y., Li, G., Yuan, J., Ebert, J. R., Li, H., Papadimitriou, J., Wang, Q., Wood, D., Jones, C. W., & Zheng, M. (2020).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of obesity-related knee osteoarthritis: Impact of mechanical loading.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nslation, 24, 66–75.

Li, Q. Y., Huang, S. G., Li, M., Liu, J. L., & Wan, H. Y. (2009). BMI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snoring in Chinese women aged over 30 years. Sleep & breathing = Schlaf & Atmung, 13(3), 289–293.

McFarlane, S. I. (2017).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obesity: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health. Sleep Medicine and Disord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1(4).

Lundgren, S., Kuitunen, S., Pietiläinen, K. H., Hurme, M., Kähönen, M., Männistö, S., Perola, M., Lehtimäki, T., Raitakari, O., Kaprio, J., & Ollikainen, M. (2022). BMI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ccelerated epigenetic aging in twin pairs discordant for body mass index.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92(4), 627–640.

Bixler, E. O., Vgontzas, A. N., Lin, H.-M., Calhoun, S. L., Vela-Bueno, A., & Kales, A. (2005).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Sample: The Role of Sleep Apnea, Age, Obesity, Diabetes, and Depression.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90(8), 4510–4515.

Vgontzas, A. N., Bixler, E. O., & Chrousos, G. P. (2006). Obesity‐Related Sleepiness and Fatigue: The Role of the Stress System and Cytokines.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083(1), 329–344.

Gómez-Apo, E., Mondragón-Maya, A., Ferrari-Díaz, M., & Silva-Pereyra, J. (2021). Structural Brain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Journal of Obesity, 2021, 1–18.

Santos, I., Sniehotta, F. F., Marques, M. M., Carraça, E. V., & Teixeira, P. J. (2017). Prevalence of personal weight control attempts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besity Reviews, 18(1), 32–50.

Wing, R. R., & Phelan, S. (2005). Long-term weight loss maintenan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2(1), 222S-225S.

Hall, K. D., & Kahan, S. (2018). Maintenance of Lost Weight and Long-Term Management of Obesity.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02(1), 183–197.

Nymo, S., Coutinho, S., Eknes, P., Vestbostad, I., Rehfeld, J., Truby, H., Kulseng, B., & Martins, C. (2018). Investigation of th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changes in appetite after weight lo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42(8), 1489–149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