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沙发上堆满衣服,茶几被绘本占领,抽屉翻了个底朝天,从客厅到卧室的地面上,散落着各种玩具汽车、积木、洋娃娃,还有涂涂画画的纸……如果家里有个小宝宝,那你对这样的场景,一定不会感到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单身贵族或者二人世界的时候,家里是非常整洁的。自从有了孩子,才体会到什么叫作乱。这边刚刚摆整齐,那边孩子就开始乱扔,只能一直跟在屁股后面收拾。

但如果在这些小小的混乱中,孩子们学会了整理和分类,那该多好啊。

家,是孩子成为他自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空间的布置是否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是否能给他带来舒适的生活体验?他会如何去使用家里的各种物品?又会如何去管理这些物品?父母的做法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这些事情最终会如何影响孩子自身的成长和心智发育?

在我们成为父母的那一刻,也许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

我们思考的是我们的孩子,1岁是各种培训班,3岁是各种培训班,7岁、10岁……一直都是上课、上课、上课!每到周末和暑假,他们就被爸爸妈妈送到各种课外班,跟着老师学习技能,学完一个,再叫上坐在外面刷手机的爸爸妈妈,一起奔赴下一个课堂。我们以为,只要孩子英文好、数学好、会弹钢琴、会下棋,将来就能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但仅仅是掌握了知识本身,就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过好他的一生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经常听到家里的长辈们在一起讨论说“孩子连换被套都不会”“天天吃外卖”“家里乱得下不去脚”……这样的担忧让他们在家里坐立不安,有的干脆直接搬到孩子附近去住,继续像孩子小的时候那样,帮他们去做这些事情。而他们嘴里的这些“孩子”,其实很多都已经成年,甚至已经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了。真的是这些“孩子”们不愿意做吗?

其实你也许早就发现,自己家的宝贝对爸爸妈妈手里的扫把,比对小汽车洋娃娃的兴趣更大;当我们揉面包饺子时,他们会立刻跑过来跃跃欲试;我们把物品摆放整齐的时候,他们也会装模作样地学起来。这个时候,你是否会因为怕他搞破坏,或者觉得这不是他应该关心的事情,就阻止说“快去玩你的玩具吧”,或是“快去做作业吧”,把他从家务活动中赶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认识是由行动得来的。”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就像吃饭、喝水、穿衣服一样,是属于自我功能的一部分,是孩子们只要稍加练习就能获得的能力。

但很多父母把这些事情从孩子手里抢走,剥夺他们思考和动手的机会。就像给不爱吃饭的孩子喂饭、催促磨蹭的孩子不要迟到一样,把本来属于孩子的自我功能强制外包,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自身能力的缺失。

我们身边的很多父母是忽视、甚至是鄙视孩子参与家务的。有人说,家务不用学,只要孩子把书念好,将来能赚钱就行,再不行就直接给他很多钱,到时候请阿姨保姆来做这些事情就好了。

哈佛大学对400多名少年儿童进行了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从小就善于做家务的孩子和不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率是1:15,犯罪率是1:10,收入高出20%,家庭生活更美满,心理疾病患病率更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是否从小参与家务,不仅体现在孩子的生活能力上,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将来的职业、收入、健康、家庭,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我们从小到大,在课堂上学到了无数具体的“知识”,但长大成人之后,对于那些知识本身,大部分早都忘得差不多了。最后留下来的,是那些用来学习知识的工具、方法、态度,是观察力、判断力、执行力、动手能力、自律能力、社交能力等已经内化的自我管理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一切人生日用的事,都是他们的教育。
”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深刻影响的,并不只是课堂和老师。孩子在参与家务、学会管理自己物品的过程中,也一样可以锻炼这些能力,甚至可以说,一点儿都不比在学校学到的少。

西汉时期的《礼记》就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郑玄,到朱熹,到王阳明,儒家大师们一直在从各种角度解读“格物致知”的意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欲养成整理之习,当自幼始。

培养孩子的整理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父母的耐心指导和恰当的方法。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

  1. 以身作则:孩子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父母首先要有良好的整理习惯,让孩子看到整理的重要性和秩序之美。
  2. 早期教育: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他们整理玩具和个人物品,比如收拾玩具、折叠衣物等。
  3. 制定规则:为孩子的房间和玩具区域设定一些简单的规则,比如玩具玩完后要放回原处。
  4. 分步指导:将整理任务分解成小步骤,耐心地指导孩子如何一步步完成。
  5. 设定例行公事:建立固定的整理时间,比如睡前收拾玩具,让孩子逐渐习惯这样的日常安排。
  6. 提供合适的工具:使用适合孩子身高和能力的整理工具,如低矮的储物柜和易于操作的收纳盒。
  7. 游戏化学习: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参与整理,比如设定时间挑战,看谁能更快地收拾好玩具。
  8. 正面鼓励:当孩子完成整理任务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表扬,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9. 适度的责任:让孩子对自己的物品负责,如果他们不整理,可能会暂时失去使用某些玩具的权利。
  10. 参与家庭整理:让孩子参与家庭的整理活动,如一起打扫房间,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部分。

耐心和一致性:培养习惯需要时间,保持耐心和一致性是关键。不要因为孩子的一次失败就放弃,要持续鼓励和指导。

  1. 教育意义:向孩子解释整理的好处,比如能够更快地找到需要的物品,保持环境整洁有益健康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真实感受到方便与舒适之后,谁都不想再回到乱糟糟的过去。环境的改变反过来影响了他们的行为,让他们甘愿为之做出改变。
对成年人来说都如此,对尚未完全开启心智的孩子们来说,这种影响就更明显了。
富养孩子,不仅是在房间里堆满各种玩具和书本,也不仅是满世界旅行的博闻广识,还要关注他内心对于生活本身的理解。

整洁的房间对妈妈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从这个整洁的房间里走出去的孩子。

他慢慢学会了独立,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空间和物品,进而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无论将来周围的环境如何改变,他都能够把握自己的生活节奏,如果从小就学会了整理,我相信,他绝对不会成为那个大学宿舍里每天从一堆脏袜子里面挑选最干净的两只出门的孩子。

我们也许无法保证每个孩子最后都能做得很好,但至少可以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什么是自己的选择,什么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不会被旁人的眼光和看法轻易影响。小时候知道自己选择玩具的孩子,长大了也会懂得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伴侣以及人生的道路。

你在家是如何鼓励孩子参与整理和家务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或游戏让孩子更愿意参与?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