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房租要大涨"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许多网友惊呼,房租涨幅之大、范围之广,完全出乎预料。殊不知,房租上涨其实早有征兆,只是这一次来得太猛太快,让人猝不及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租暴涨只是一个缩影,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一场席卷全国的"房地产收储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0多个城市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地方政府正在大规模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场声势浩大的"收房运动",势必重塑房地产市场格局,影响千家万户。房租暴涨,不过是冰山一角。

去库存,是这场"收房潮"的根本动因。众所周知,地产库存高企是困扰我国经济的顽疾。如何去化,成为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而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可谓一箭三雕:既能快速去库存,又可补充保障房源,还能改善房企现金流。难怪各地政府争先恐后,掀起空前的收房热潮。

就在8月,深圳、广州、佛山、重庆等一大批城市纷纷出手,抢购商品住房。政策实施细则五花八门,但有一个共同点:国家队主导收储,优先整栋收购65平米以下小户型。显然,此举意在快速回笼资金,帮助房企回血,同时满足无房家庭的住房需求。

收来的房子,主要有两大用途:一是作为配售型保障房,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售予无房的体制内人士;二是用作租赁,以缓解住房压力。这也印证了央行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的判断:未来房租将稳步上涨,租房人口将超过2亿。由此可见,房产投资正经历一场根本性逻辑变革,从追逐房价上涨收益,转向依靠租金收入。

对广大市场参与者而言,这场变革殊为不易。一方面,保障房的推出,势必分流大量刚需购房者。谁愿意买普通商品房,而不选择价格少一半的保障房呢?二手房市场恐将雪上加霜,需求进一步萎缩。

另一方面,手握多套房产的投资客,更是满心惶恐。地方收储锚定新房,二手房很难纳入收购范围。房源去化不易,资产贬值风险陡增。过去靠房价上涨盈利的打法,如今再难奏效。租金收益能否填补空缺,还是未知数。

那么,普通民众的资产配置,该何去何从?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房产不再是保值增值的必然选择,投资回报率岌岌可危。对此,理性的做法是评估房产租售比,若低于3%的安全线,就得考虑出清置换了。至于换什么,还得因人而异。

有人青睐稳健理财,把钱存进银行,买点国债,赚个利息。但如今存款利率雪崩,国债收益率也不过2.4%,远不及房产收益。不少人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金融房产。就拿储蓄险来说,每年3%以上的租金收益,再加上本金的保值增值,按单利算下来,年化收益高达8%。难怪有人大呼,新时代的房租已经来了,互联网理财才是未来。

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剧变,每个人都难以置身事外。这场变革影响之深远,或将改写市场的供需关系和普遍预期。在新格局下,房产投资盈利逻辑正悄然生变,高歌猛进的时代一去不返。未来,租售并举或将成为主流,理性与居住需求,将取代投机炒作。置业者也需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纵观历史长河,房地产从来都是时代的产物,承载着一代人的梦想。从单纯的居所,到财富增值的风口,再到新时代的租赁标的,房子的属性一再演变。唯有顺应时势,审时度势,才能在风云变幻中,找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房租涨也好,房价跌也罢,人生的意义从来不止于一墙一瓦。苍天之下,各安天命,大道之行,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