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为什么产生不了现代科学?
先来看看AI怎么回答:
阳明心学产生不了现代科学的原因在于其核心思想与现代科学的追求和目标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阳明心学,作为一种儒家思想的分支,其核心在于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旨在通过内心的反省和自我提升来实现个人的道德完善和社会和谐。这种思想体系着重于人的主观意识和道德实践,而非对自然规律和客观世界的探索与理解。因此,阳明心学虽然强调个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实践,但缺乏对自然世界和客观规律的深入研究,这与现代科学追求客观、实证、可重复验证的研究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现代科学的发展基于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实验和验证,通过严谨的方法论来探索和理解自然规律,旨在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和可持续的生活环境。科学的目标是通过实证研究来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而阳明心学则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两者在追求的目标和方法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因此,尽管阳明心学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其核心思想与现代科学的追求和目标不一致,导致阳明心学难以直接促进现代科学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明在龙场悟道,最后悟出的道理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既然“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吾性又自足,那自然是‘不假外求’,于是就转向内求,向自己的心体良知上求。
也就是说,从“格物”转向了“致知”。
最后他把自己的主张概括为三个字‘致良知’。
当初阳明对着后院的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什么道理也没有格出来,结果反而大病一场,他由此对‘格物’产生了怀疑。
一百多年后,牛顿在苹果树下被一颗掉落的苹果给砸到了脑袋,他不禁‘格’起苹果来,为什么苹果一定要往地上落?而不是往天上飞?
这简短的一问,竟让他‘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几乎一夜之间破解了宇宙间所有物质的运动奥秘。
同样是格物,阳明格竹,牛顿格苹果,可产生的结果却有着天壤之别。
问题出在哪里呢?
李敖曾说,王阳明格竹,方法不对头!
方法何指?也即前文所说的‘科学追求客观、实证、可重复验证的研究方法’。
阳明是没有这种科学方法意识的,只是没日没夜对着竹子苦思冥想,当然是格不出东西来的。思而不学则殆,大病一场是必然的。
“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就这一句话就把心学挡在了现代科学的大门之外。
现代科学追求的客观、实证、可重复验证的研究方法,恰恰是建立在对客观物理的研究之上的,而阳明直接否定了‘求理于事物’,这自然与现代科学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否定了‘求理于事物’,阳明转向了求理于心,他提出人心即天理,天理即人心。
天地万物也不过是从良知而生的,所谓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在阳明看来,只要认得良知明白,那由良知所生的天地万物之理,自然也是了然于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何阳明就没有悟出像‘万有引力’这样的道理来呢?
是他的良知还不够广大吗?非也。
良知是无知无不知的,非善非恶,非动非静的,可以说是圆满无缺的。
但良知却有一个大的‘弱点’,就是非常容易受私欲遮蔽,一但私欲遮蔽了它,良知就显现不出来了。
圣人和愚人的良知并无不同,圣人的良知受私欲遮蔽的少甚或完全没有遮蔽,而愚人的良知受私欲遮蔽的多甚或完全遮蔽。
如果非要问阳明为何没有悟出像"万有引力’这样的奥秘来,那他的回答可能是这样:
“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慨,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壤他了。”
可见,良知虽然圆满无缺,但却也得受人的分限所制,也是一日一日渐进‘扩充’的。
至于什么是分限,可能是人的天赋禀性,可能是人受私欲遮蔽的程度。
其次,他的回答可能是这样:
“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需特别指出的是,阳明虽然说‘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但却力倡知行合一,事上磨炼,经常告诫学生说‘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有人问他:“释氏亦务养心,然要之不可以治天下,何也?”
他回答说:“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到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
未尝离却事物,事上磨炼,这都与他知行合一的主张相契合。
但不可否认的是,心学终究没有从中蕴育出现代科学来。除了没有“客观、实证、可重复验证的研究方法”外,与‘向之求理于物者误也’这一认识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还有,阳明说‘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到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也是遗忘性选择吧,六祖惠能可是说过:
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