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9月18日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已经公布了新一届欧委会成员提名名单,虽然这些成员还需得到欧洲议会的批准才能正式走马上任,但从冯德莱恩所在派系的影响力来看,这中间不会出什么岔子。法国《世界报》认为这份名单上的人选反映出三大趋势:冯德莱恩的权威加强、欧盟成员国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在欧洲议会6月选举中崛起的右翼政治力量影响扩大。

这个总结的确直击本年度欧盟各机构换届的核心,不过对中方来讲,冯德莱恩在提名斯洛伐克人塞夫科维奇讲的话更值得关注。她表示欧盟要“按照去风险而不脱钩的政策管控对华经贸关系”,还要应对所谓“非市场做法、市场扭曲和产能过剩”等问题所带来的溢出影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有过类似的表述,曾公开说美国认为中美关系的基调是“竞争与合作”,这其实就是冯德莱恩上述言论的简化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看法的核心,其实是欧盟与美国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不允许他们彻底同中国脱钩,因此退而求其次,选择在不彻底脱钩的背景下管控双边贸易,继续拿所谓的产能问题、补贴问题对华施压,关税战还是会打。

这也意味着一旦欧盟与美国有了和中国脱钩的底气,将会很快做出政策上的转变。实事求是地讲,欧盟与美国这种“既要又要”的做法属实无奈。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8个月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72万亿元,与美国贸易总值为3.15万亿元,这是欧美目前无论如何也割舍不掉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一现状中方早已有清醒的认识,也在为可能爆发的最坏情况未雨绸缪。一方面,欧盟“去风险”的目标是降低对中国的依赖,那中方就只能反其道而行之,让欧盟离不开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如稀土进出口与开采上卡欧盟的脖子,延缓欧盟“去风险”的进程;另一方面,“非市场做法、市场扭曲和产能过剩”这三大指责,完全是在扣帽子,本质上是欧盟想竖起贸易壁垒展开不公平竞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冯德莱恩调整后的欧盟权力机构,整体上突出一个“雨露均沾”,欧盟各大成员国均有所斩获,其对华政策也凸显出这一原则。问题在于,很多情况下欧盟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做不到“既要又要”,如何“既去风险又不脱钩”、如何竖起贸易壁垒又不受中方反制影响,这是冯德莱恩提出任命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她不是第一次当欧盟委员会主席,上一任期她就没搞明白这件事。

总而言之,恐怕没有哪个政客不会说“漂亮话”,难点在于怎样将宏观的纲领落到实处。如果冯德莱恩有这个水平,欧盟27个成员国与美国的GDP差距,不至于从2002年的略高于15%,扩大至2023年的30%,更不至于今年第一季度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0.1%。包括德国大众在内的诸多欧洲企业已经用脚投票,将产能转移至中国,这一趋势所体现的欧盟内部问题,其实更值得冯德莱恩以及她的新领导班子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已经证明,盲目追随美国的号召对华施压,欧盟不会从中获取多大现实利益。曾任中国驻欧盟大使的傅聪曾经讲过这样一番话:欧洲发展对美关系不应以牺牲中国为代价,希望欧洲各国政府和欧洲的政治家能够看到自身利益所在,抵制美国无端施压,坚持他们过去几年一直在谈论的战略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