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更新了,今天开始,我们分6次,向大家汇报一下“汤液经法图”第三阶段的研究结果。
为什么分为6次,就是因为,第三阶段的代表性研究,是6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研究切入点,都能有新的启发。
今天,我们来看第一篇文章:从《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角度论证半夏泻心汤类方的泻脾功效。
(一)
这篇文章关注的是一类方,叫做半夏泻心汤。这是张仲景的经方,也是临床十分常用的一类方剂。
为什么要关注这一类方剂呢?
对,因为它们的名字很特殊。具体来看,就是在这些方剂的名称中,都包含一个词叫做“泻心”。
大家知道,“汤液经法图”体系是以五脏虚实辨证为诊断学,以五味补泻配伍为治疗学的辨证论治体系。这个体系采用的词汇,就是补肝、补脾、泻肝、泻心这样的概念。
所以,半夏泻心汤,就很快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范围。但是,经过简单的分析就会发现,半夏泻心汤,其实并不是一个以泻心为主导功效的方剂。
这就形成了这篇文章的立意。
半夏泻心汤(图源网络)
根据《辅行诀》和“汤液经法图”,心德在耎,以咸补之,以苦泻之,以酸收之。心虚则悲不已,心实则笑不休。心主火,心实则吐血衄血,口苦面赤,口舌生疮。
所以,一个泻心的方剂,应该是以苦味为主,用来治疗心火上炎、血热妄行的方剂。
但是呢,半夏泻心汤是以半夏、黄芩、干姜、人参为基本结构,以心下痞、恶心呕吐、肠鸣下利为主要适应症的方剂。显然不符合刚才的那个定义。
所以,这就需要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它们的主导功效的确不是泻心,而是泻脾 。
汤液经法图
(二)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半夏泻心汤的主治证为“心下痞”,这个部位,不是心,而是心下,心下的位置,其实就是中焦脾胃。
其次,从功能主治上看,半夏泻心汤的适应症都是消化系统症状,什么腹胀、恶心、呕吐、下利、嘈杂等,这都是属于中医脾胃的范畴。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等常用半夏泻心汤类方治疗。
半夏泻心汤主治证(图源网络)
然后,从组方配伍结构上看,半夏泻心汤类方的组方都是以辛味、甘味和苦味配伍组方,而在“汤液经法图”体系中,辛味泻脾、甘味补脾、苦味燥脾,这三个药味恰好是入脾土、治脾土的组合。
当然,除了药味配伍结构之外,我们还要考察药量配比。
不过,考察药量就面临问题,面临一个从我上学到现在都在争议的问题,那就是度量衡的换算。当时的一两,究竟是现在的多少克?当时的非标单位,升、枚,到底应该怎样换算?
我们的做法,是在《方剂学》的换算方法之外,还找了另外3个学者(柯雪帆、畅达、王辉武)通过实测或推测得到的换算方法,都一起来算算,看看半夏泻心汤类方的组方特点。
结果显示,无论是哪种方法,我们都得到类似的结论。那就是,半夏泻心汤类方的组方中,辛味药与甘味药的用量是比较接近的。其中,生姜泻心汤的补泻强度最为相当,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是补中有泻,而黄连汤是泻中有补。
半夏泻心汤类方的补泻强度示意图
这样看起来呢?似乎是补脾更多一些。不过,半夏具有毒性中药的底子,其单位重量的药力可能会更强。而且从口感上,半夏泻心汤一般也是辛辣多于甘甜。
所以,我们最终还是侧重强调了半夏泻心汤类方的泻脾作用。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是以泻脾为主、泻中有补的治疗作用。
半夏泻心汤组方(图源网络)
(三)
好,这就是本篇论文的主旨大意。
最后,我们还想强调2点。
第一点,可能很多人会说,不论是泻心,还是泻脾,其实都没关系。只要临床使用时,针对胃痞病寒热错杂证的病人使用,不就行了吗?
此言差矣。
中国传统文化最讲究名正言顺,师出无名的事,不是正道。而且,医学是需要传承的,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清不楚,那我们怎么教学生?怎么把医学传下去?
所以,正本清源是中医药发展最亟需的事,而不是其他 。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医药没错,但对于中医药发展,它可能不是第一步,而是第二步。第一步,应该是原汁原味、正本清源的传承。
第二点,如果说半夏泻心汤的主导功效不是泻心,那么,哪个方剂的主导功效是泻心呢?
对了,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这是一个标准的泻心方剂。而三黄泻心汤和半夏泻心汤的功能主治,显然是完全不一样的存在。
三黄泻心汤是真正的泻心汤(图源网络)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泻心还是泻脾的问题,才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是苦味泻心还是甘味泻心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研究和推广“汤液经法图”的初心。
希望大家能从我们的研究中,感受、体会到中医中药真正本原理论的点点滴滴,将这些点点滴滴汇集起来,在某一天,你就会恍然大悟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