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红六军团与湘桂黔军阀在贵州石阡县激战。红军在军阀的重重围攻下,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保存力量。为了掩护红军大部队转移,红18师52团承担掩护任务,将军阀吸引至困牛山一带地区,与敌军展开激战。

战斗至最后,红18师剩下几百名战士坚持与敌军战斗。由于敌众我寡,红18师决定立即突围,于是师长带着200多名战士开始突围,留下52团团长率领剩余战士,负责吸引敌军,掩护大部队撤退。

师长临走之前,特意嘱咐52团团长将敌人引开之后,要尽快想办法突围,赶上大部队。因此52团团长田海清决定将敌人的火力吸引至山顶,再想办法突围出去。但十分诡异的是,这支负责断后的队伍从此便神秘失踪,杳无音讯。

当初跟随师长突围出去的战士,一直记得这支队伍,非常惦记那些战友。但是无论他们怎么查找,都找不到这支队伍的任何消息。

红六军团的领导们也惦记着这支队伍的安危,然而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加上战争紧迫,即使领导们一直惦记52团的下落,但也不具备条件去寻找。建国后,党组织曾经派人去往贵州寻找消息。但是由于当时的通讯条件落后,一直未曾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按理说,按照当时的形势,这支部队的战士大概是凶多吉少,但是没有足够的资料证明,他们也不敢妄下议论。那么他们到底是牺牲了,还是被俘虏了呢?无论是哪一种可能,都应该留下蛛丝马迹,但偏偏无论他们怎么查找,都没有任何消息,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转眼,70年就这样过去了,依旧没有任何线索。直至70年后,偶然发生的一个意外,揭开关于52团战士一个惊心动魄的秘密。

那么,当初52团战士的命运到底如何?他们为何会消失匿迹几十年,至于偶然的发现又是怎么回事呢?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向我党人员下手,大肆抓捕杀害我党成员,在全国范围内制造白色恐怖,破坏中国红色革命。我党由于没有事先提前准备,一时间我党不少成员被杀害,革命形势严峻。

8月1日,我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发展红色革命。随后毛泽东指引我党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在农村地区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燃起红色斗争的热血。

在我党成员的努力下,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扩大,各个解放区成立苏维埃政府,发动农民力量,促进革命的发展。不知不觉,革命斗争形势越发高涨,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而这一幕对于蒋介石来说,显然是不愿意看到的。红色革命的发展,让蒋介石极为恼怒,恨不得立即消灭红军力量。于是他调集大部队,联合当地军阀势力,围剿苏区,企图彻底消灭红军战士。

他先后对苏区发动四次围剿,但我军战士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成功获得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未让蒋介石得逞,还成功壮大红军力量,发展苏区。蒋介石没有达到目的,怎会甘休,很快他决定亲自带兵发动第五次围剿。

战斗历经一年左右的时间,红军损失惨重,不少根据地都被蒋介石部队占领,革命也到了危急关头。为了保留革命力量,中央决定实行战略转移,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其实早在7月份,中央早就预料到局势,提前派出红6军团18师52团战士为红军大部队开始长征探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泽东

作为一支探路的队伍,可谓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加上敌强我弱,敌我实力悬殊,我军处境堪忧。面对如此绝境,红六军团依旧勇于扛起重任,克服重重困难,踏上征途。

根据中央的命令,经过长途跋涉,红六军团来到贵州地区。正在此时,他们获得由朱德下发的命令,上面明确说明桂系军阀正在向南方前进,命令红六军团不能西进,立即转向江口前进。

本来红六军团打算向西出发,甩掉后面的敌军,再短暂休息。如今中央传来命令,按照中央的情报,桂系军阀能够南下,那我军也能短暂休息。但是万一情报有误,我军将会处于重重包围中,处境堪忧。

想到这里,红六军团的首长们立即展开讨论,最终他们还是选择遵从中央的命令,放弃西进,调头北上。可惜现实并没有按照他们预想的那样,本来敌军已经决定撤退,但是又突然接到任务继续北上,参与剿灭红六军团,奉命与红六军团展开战斗。

实际上,他们早就得到我军的情报,针对我军红六军团的行动作出研究。经过研究,他们决定集合三方势力,集结重兵在石阡县,埋伏红六军团,阻碍红六军团与其他兵团的汇合,彻底歼灭红六军团。

为了计划顺利实施,他们提前在贵州地区实行政策,将群众和粮食统统搬走,切断红军的后勤补给,并设下重重埋伏,等待红六军团的到来。他们为了彻底切断红军的补给,还在百姓中间大肆传播红军是土匪的形象,抹黑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萧克

不幸的是,红六军团的领导们事先都没有预料到此事的发生,因此当萧克率部来到石阡县,战士们还没反应过来,便被敌军包围,匆忙展开激战,奋力进行反击。但是由于敌军是有备而来,加上敌我力量悬殊,我军处境堪忧。

红六军团的首长们也非常清楚,只有组织大部队进行突围,才能获得一线生机。因此几人商议后,决定指挥大部队突围,由52团暂时留下掩护部队突围。说起52团的战士,也有着一番惊人的成绩。

自从长征以来,52团全团战士一直走在部队前面,为大部队扫清障碍。历经一路拼杀,该团战士勇猛向前,一直是军团里的一把尖刀,勇于承担绝命后卫的职责。

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受到多大的创伤,哪怕只剩下最后一名战士,也要成功完成任务。也正因为52团战士攻无不克,经常承担攻坚任务,因此首长这次依旧将这项重要的任务交到52团的手上。

要知道,大部队能否成功突围出去,很大一部分要看52团战士能否成功完成任务。而负责指挥52团的18师师长龙云也是一位骁勇善战的人物,他参加过党组织的多次重要活动,一路上升成为师长。

他接到命令,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丝毫不敢懈怠。没几天,他便带着几百名战士们开始在朱家坝修筑工事,抵挡敌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战斗一经打响,红52团战士冲在前面,拼死抵抗敌军,牵制大部分敌军力量。

历经一番恶战,52团战士成功吸引敌军火力,给予红六军团突围的时机,趁机陆陆续续撤退。而红52团的战士们则一直坚持战斗,抗住敌军大部分火力。敌军见到这股力量如此猛烈,便也以为红52团就是红军主力,大喜过望,立即发动更猛烈的进攻。

趁着红52团吸引敌军火力之际,红六军团大部队也陆续突围出敌军的包围圈。等待红军大部队成功突围,萧克便命人通知52团,可以脱离战斗,向主力部队靠拢。经过将近一天时间激战,52团成功摆脱敌军围攻,准备追赶大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他们还没来得及赶上大部队,后面穷追不舍的敌军又追上红52团,再次展开激战。好在这支部队实力较弱,在52团战士的英勇奋战下,成功击退敌军,再次踏上追赶部队的路程。眼看着他们即将追赶上大部队,可是祸不单行。

仅仅因为这几个小时的时差,南下的一个路口便被国民党军占领,阻碍红52团的前进步伐。看着预谋已久的国民党军,52团团长焦急万分,面临重重困难。一方面是再耽误下去,即将追赶不上我军大部队,另一方面是身后穷追不舍的敌人,造成严重威胁。

最严重的是,他们害怕敌军会一路追随他们,找到红军大部队,那造成的后果将无法估量。他们本来暂时留下本就是为了掩护大部队的安全,如今又怎么可能将敌人引到大部队中,这简直是灭顶之灾。

此时他们面临两种选择,一是选择边对抗身后的敌军,边追赶红军大部队,尽量在路上消灭敌军。二是为了大部队的安全,他们独自将敌军引向另一个方向,吸引敌军注意,让红军主力成功到达安全地区。

红军战士们一向有大局观,勇于牺牲,勇于奉献,因此很显然他们选择第二个选择。战士们立即转换方向,向困牛山出发,打算翻越老君山,甩掉后面的敌军,再追赶红军主力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困牛山是一座山势极为特殊的山,里面有着两条狭长山脉,三面被高山环绕,底部还有河谷,周围都是陡峭山崖,远远遥望都是一片山体,很少人知道山底部是一片河谷,且山上只有一个出口,一旦堵住出口,山里的人将毫无生机。正因为这座山特殊的地势,因此得名困牛山。

很快红52团战士们进入困牛山,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竟是一条绝路。当他们踏进困牛山后,敌军也紧追其后,穷追不舍。但敌军掌握当地的地势,知道此处是一处绝境,因此看到红军进入困牛山,也不着急前进。

他们一边慢慢追赶红军,一边大声喊叫让红军投降,希望能抓到几个俘虏,好获得红军大部队的消息。由于当地群众被国民党军蒙蔽,以为红军战士是无恶不作的土匪,也加入进攻红军的队伍中。

师长看到群众,当即下令停止反击,不能伤害无辜百姓,借助掩体,躲避敌军火力,趁机进攻。敌军一看更加肆无忌惮,甚至逼迫群众站在队伍最前面当靶子,逼迫群众向红军发动进攻。

这样的局势非常被动,无耻的敌军利用百姓,让我军战士失去大部分战斗力,不能进行猛烈进攻。一番战斗下来,52团团长田海清不幸中弹,当场牺牲。周围的战士们眼见团长牺牲,纷纷悲痛大哭。

战士们也明白,再这样战斗下去,势必要全部丧命,于是请求师长率领部分战士先突围出去,保存力量。蝼蚁尚且偷生,此时的红军战士却好像丝毫不畏惧死亡,一心想着完成任务,为了革命的胜利牺牲一切。

在战士的请愿下,龙云强忍悲痛,带着两百多名战士顺着峭壁来到河谷,成功进入老君山。剩余的一百多名战士则留下牵制敌军的火力,掩护战友前进。随着时间渐渐过去,他们也陷入绝境,最终被敌军逼迫至峭壁边缘,身上的子弹也要打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绝望时刻,敌军又开始逼迫群众向红军发起进攻,抢夺红军枪支,甚至伤害红军战士。心地善良的红军战士们看见贫苦人民,不忍心动手,一忍再忍,一退再退,始终不忍心对群众拿起武器。

无奈之下,一位连长让司号员吹响冲锋号,大喊同志们往下跳。瞬间,战士们狠狠砸碎手里的枪支,毅然跳下几十米的峭壁。敌军听到红军的冲锋号声,以为我军要展开进攻,立即隐蔽起来。直到时间过去许久,一点动静都没有,他们才出来。峭壁前一个战士都没有。

悲惨的是,师长龙云突围出去的队伍,也遭遇不测,进展并不顺利。

当初龙云率领部分战士成功突围后,一路上敌军仍旧穷追不舍,围追堵截。龙云等一行人长途跋涉,又连续几天坚持战斗,加上没有足够的粮食补给,一路上还要应对后面追赶的敌军,体力不支,战士们也越打越少,最终龙云不幸被敌军俘虏。

一开始龙云被俘虏,一口咬定自己只是一名连长,根本不知道红军的重要信息,咬紧牙关坚持不肯透露一点信息。但无奈被叛徒指认,龙云只能被迫承认自己的身份,随后先后被押送到贵阳,长沙,南昌等地关押。

在监狱中,龙云承受非人的折磨,身心俱疲。加上长时间处于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身体本就不堪重负,身患疾病,现在又经历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最后病情恶化,奄奄一息。尽管如此,敌人依旧不肯放过他,坚持用各种方式,企图让龙云投降,但龙云宁死不从,最终伤势得不到治疗,被活活病死。

就这样,承担绝命后卫的52团战士,被俘虏的俘虏,牺牲的牺牲,隐没在历史上的角落里。他们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点,上演一场壮志烈歌,可惜却无人知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长了,红六军团的战士和首长们见到52团战士许久未归,心中惦记不已。只是战事吃紧,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争的爆发,他们也不能回头寻找这支消失的队伍。并且在战争年代,这样的事情也不少见。

在战争中,一旦遇上紧急战斗,部队被打散是常有的事情。而部队一旦被打散,分成几支小部队,遭遇的境遇便难以预测,加上当时通讯非常不发达,可能从此就会失去音讯。

当然党组织一直没有忘记这些战士,在建国后,曾经派人前往贵州寻找这支部队的下落。为了解决此事,组织上专门派出专家来到贵州调研,开展大规模的查找,走访相关工作。根据当初部队少数生存下来的战士提供的消息,专家们也得知一个重要线索——困牛山。

他们立即来到当地村子,询问相关信息,可惜都一无所获。事实上,当地群众也知道红军部队曾经在此地与军阀部队战斗过,只是关于那支部队丝毫没听过。令人惊讶的是,群众们连困牛山都没有听说过。

这可让专家们陷入迷茫,按理说,一支几百人的队伍,曾经在这里展开战斗,无论如何都应该会留下蛛丝马迹。但现实却是,没有任何消息,连那座山都找不到。重重困难下,专家们实在没有获得任何信息,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时间来到七十年代,依旧有不少人在惦记此事,中央特意又派出考察队来到石阡县调查,寻找那支部队的踪迹。结果还是一样,无论他们怎么打听,仍旧一无所获,毫无线索。无奈之下,这件事情便被耽误下来,成为一桩谜案。

直到2002年,杨又铸偶然得知石阡县有这支部队的线索,立即来到石阡县进行调查。可惜经过调查,他也只是查到寥寥几个资料,没有得到有用的线索。杨又铸依旧不死心,继续查遍石阡县所有的资料,仍旧一无所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他想到既然资料没有记载,或许当地的老人应该有印象。于是他开始不停寻找石阡县的老人,了解困牛山的消息。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在一个老人口里得知困牛山好像是在龙塘镇。

得知这个消息,他非常高兴,立即赶到龙塘镇。他考虑到在一个镇子寻找一座山也是不容易的事情,索性在此地住下,打算长期寻找。果然这一找就花费两年的时光,他几乎走遍镇子的每一个村庄,走访每一户村民。

一次他来到一个叫甘溪槽村的村子,村里的活动引起他的注意。当时这个村子非常偏僻,极少人踏足。因为村子地处偏僻,村里的群众和外面的联络也很少。

村子里面的村民都靠耕种,打猎为生,自给自足,不需要从外界获得食物。但是这个村子有一个匪夷所思的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村民们会向一座山焚香烧纸,虔诚祭拜。几十年来,村民一直保持着这个习俗,从未丢弃。

外人也曾经看到村民的举动,只是也不知道村民为什么要这么做。久而久之,这也就成为一副奇特的景观。刚好杨又铸对中国的传统习俗非常感兴趣,于是他继续追问这是怎么回事。在打听之后,他才得知村民们拜的是“红军”。

一瞬间,杨又铸获得希望,立刻带着干部来到村子,到处拜访村子的村民。一番打听之下,他终于得知原来村民祭奠的就是当年的52团红军战士。并且他还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原来当初跳崖的战士,有少数人存活了下来。

其中陈世荣老人便是其中一位,他就是那年吹响冲锋号角的战士。当初他跳崖后,幸运地被挂在一根藤蔓上,存活下来。和他一起存活的,还有两个战士,只是他们三人走到川洞就分开了。

陈世荣在赶路中遇上土匪,幸好得到一位善良的地主搭救,被他收养,从此改姓换姓,长期定居在槽村,开始过着安定的生活。除了他,村子里的十几名战士也是当初的战士之一,当时他们由于身体受伤,便留在此处养伤,后来索性定居于此。

建国后,陈世荣凭借较高的思想觉悟,当上村支书,加入党组织,换另一种方式为党作贡献。也正是在他的倡导下,这个村子才会在每年重阳节举行活动,祭拜当初牺牲的红军战士。每当祭拜的日子到来,群众们都会带来酒菜,祭拜烈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众们听说52团红军战士的事迹,纷纷为他们敢于牺牲,真心为民的精神所感动。后来杨又铸搜集大量资料,交给党组织,向党组织公布红52团的事迹。从此,这支部队牺牲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轰动一时。

面临生死关头,这些红军战士们宁愿跳崖,也不愿意将枪口对准群众。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证明自己对人民的忠诚。多年后,这里也建立困牛山烈士陵园和纪念碑,以此纪念一心为民的红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