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晚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终于在公元前473年灭亡吴国,进而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代霸主。而在整个灭吴的过程中,范蠡和文种这两位大夫可以说立下了不世之功。可是在灭亡吴国之后,勾践却有意要杀二人,范蠡看清形势,留下一句千古名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后,辞官隐居,飘然而去,泛舟江湖,从此经商,成为一代商圣。文种则执迷不悟,继续辅佐勾践,最后落得个赐剑自杀的悲剧下场。
那么越王勾践为什么要杀范蠡和文种这两位大功臣呢?
君主要杀有功臣无非就是两点原因:1、君主自己品性有问题。2、君主感到了威胁。
我们来看第一点,越王勾践的品性有没有问题。有,而且还很严重。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在给文种的信中就提到“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当然我们不能非要以貌取人,但是从勾践的作为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个事要做绝的狠角色。勾践的“卧薪尝胆”当然可以当作励志故事,同样也证明了他的执着。还有勾践能替吴王夫差尝粪,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两军阵前,让死囚集体自杀,可见凶狠至极。另外在复兴越国的过程中,他还曾驱赶寡妇上山,让男子随意游山,藉以增加人口,这就是没有底线了。一个没有底线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君主当然是可怕的。
我们再来看第二点,越王勾践到底是否感受到了来自范蠡和文种的威胁呢?感受到了。
勾践感受到的威胁并不是范蠡和文种本人的威胁,而是他们俩的身份——大夫。尤其是像他们俩这样的功勋卓著的大夫。
为什么大夫这个身份会让勾践感到威胁呢?我们都知道周朝的政治制度是礼乐宗法制度。天子为最高级别,名义上拥有天下所有的土地和臣民,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下被分封为若干个诸侯国,诸侯国的首领叫国君。国君拥有实际的土地,人口和军队。诸侯国又被分封为若干个“家”,家的首领叫家君,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夫。大夫拥有自己“家”内的土地,人口和军队。因此大夫也是很有实力的。再往下就是士。士是没有土地的,只能为大夫服务。因此士忠于大夫,大夫忠于国君,国君忠于天子。
在礼乐制度的约束下,这个金字塔结构在西周时期,还是保持了相对稳定。但是到了东周时代,尤其到了春秋晚期,随着各个诸侯国的实力增长的不同,礼乐制度开始崩溃,就是孔子所说“礼崩乐坏”。也就是下级越来越不服从上级了。刚开始还是诸侯不拿天子当回事,不同的诸侯国之间互相争斗,大国吞并小国。到了春秋晚期,大国内部也出了问题,也就是大夫不拿国君当回事了。
就在越王勾践复仇灭吴之前的几十年内,鲁国就发生了三桓之乱,三个大夫不把鲁国国君当回事,鲁国国君形同虚设。更可怕的是齐国发生了田齐代姜事件,也就是齐国最有势力的大夫——田氏一族取代了原有的齐国国君吕氏(姜子牙的后代)成为新一代国君。这就很严重了,因为国君的权势和地位直接受到了实力雄厚的大夫的威胁。
作为越国国君的勾践当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前有车,后有辙。对于范蠡和文种这两个功勋卓著的大夫他又怎么能够不猜忌呢?即使他们都是忠心耿耿,但是他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对勾践的极大威胁。有自己的领地和军队,而且功勋卓著,威望极高,范蠡和文种在勾践灭吴之后一定会让勾践感觉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所以肯定会动杀心。只可惜文种大夫看不到这些,一心还要辅佐勾践,最后只能丢了性命。范蠡大夫就明智得多,他对当时的社会看得很透彻,也深知勾践的为人,并且他也很懂得钱的作用,因此才放弃了领地之实和大夫之尊,泛舟江湖,做起了大商人,最后在宋国陶丘善终,人称陶朱公。
可是问题来了,范蠡明知道勾践会兔死狗烹,干嘛还要帮他灭吴呢?这个问题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与各位共同探讨。
您认为越王勾践杀功臣的原因是什么?请留言评论,我们共同交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