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的产生与发展,100%是一个经济问题,跟教育理论本身没一丁点儿关系。
比如说,没有生产力的一定发展,孔子这样的大教育家,是无法出现的。
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之初。
教育的出现与社会劳动有关,它为适应传授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的需要而产生。
简而言之,教育为经济生产而服务。
同时,教育的七寸,又受经济的制约。
比如,奴隶社会时期,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和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产品的剩余促成了私有制的产生,教育开始从社会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活动。
说白一点,就是大家不用再像原始社会那样,人人都去种地、打猎了,因为经济有了富余,社会就有了分工,就可以供养一部分有知识的人,专门从事教育行业了。
而分工日益细化的原因,一定是经济的不断发展。
舍此原因,孔子是无法出现的。
所以,孔子若生在旧石器时代,他唯一的生活方式,只能是打猎求生。
到了皇权时期,科举的出现,固然是封建帝王的智囊管理需要,是学子“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自身发展需要,同时也是双方基于社会市场预期的基本等价交换。
有了银子,才能办官学或私学。
而学生读了书,考出名堂来,才能获得更多的银子。
逻辑简单粗暴,因果简洁明了。
为了求取功名,头悬梁、锥刺股,囊萤夜读,凿壁偷光等一系列匪夷所思,几乎无法理解的行为,都可以被人们理解为是值得的。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所以,用艰苦到变态的方式来读书,始终被认为是有价值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书中自有黄金屋。
学而优则仕——仕后带来的权力,则可以大把变现,可以跃升阶层,可以进一步让自己的后代接受更好的教育,成为上层阶级。
其实,不管是教育的产生条件,还是发展过程,还是运行结果,都离不开钱。
说说现在,生育率断崖式下跌,据说老师都要多出来了,学校都要大量减少了。
老师为什么多?学校为什么少?
其实,理论上,老师可以不多,学校可以不少。
但为何该不多的变多,该不少的变少?
——其实,至少在短期内,根本没有任何单纯在数量上撤并学校的需要(关于乡镇学校的撤并还有城市化这一重要的因素,这个问题以后另文再讲)。
因为,生育率的断崖式下跌,正好迎合了长期以来人民在教育方面求之不得的需求:
小班化教学。
所以,从广大现有家长这个角度来说,生育率断崖式下跌,简直是他们的天大福利。
因为入学人数大量减少,师生比中,师的比重大幅加重,那不就是小班化教学的春天要来了么?
有条件了啊!
可是,并没有。
核心就是没钱,再无其它。
既有的乡村学校在萧条中,人员大幅减少,都流向了城市,于是原有学校大量撤并。这个过程是城市化的过程。
而城区学校的班级数量却没有大量扩张。师生比基本维持原有规模不变。
问题来了:
既然整体上孩子数量大量减少了,教师数量本身并没有明显减少,各地师范生供应也正常,那为什么小班化教学依然遥遥无期呢?
原因是什么?
一个字,钱。
从根本上,教育就是个经济问题。
不是理念不到位,不是家长没这个需求,不是老师不愿意,不是客观条件(教师数量)不具备,而是没钱。
所以,任何关于发展教育的话题,都可以直接换一个发展对象——发展经济,即可。
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
而不是,教育。
我们的硕博太多了,不少高校的硕博数量已经超过本科生了。
我们不缺硕博生,不缺本科生,我们缺的是,大量容纳这些硕博、本科生就业的岗位。
但我们每年依然有大量高校学生去考硕、考博。考完以后很多人依然找不到工作。
越是找不到工作,越是大家死命卷。
越卷到后面,出了一大堆高学历,越是找不到工作。
我们缺的是,良好的经济状态。
因为,有钱就能发展更好的教育,有钱才能把更好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位,有钱才能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人尽其才。
因为只要经济发展好了,教育会自然而然起来的。教育就是一个经济的副产品。
如果没钱,那么教育里面的种种陈年痼疾,都依然是陈年痼疾。
极致内卷下的大量高校毕业生,依然源源不断地往滴滴、快递、外卖里面钻......
而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年代,教育领域里的很多陈年痼疾,往往会无意间大为缓解,甚至不翼而飞。
而这跟什么砖家的高深理念没有任何关系,只跟有钱土壤营造出来的宽松环境有关系。
所以,发展经济最重要。
(全文完)
既无风雨亦无晴——评论时事,闲话经典,戏说古今。欢迎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