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0克的鸡蛋如果从18楼抛下,可以砸破人的头骨

从高空扔出物品砸中路人,可被判有期徒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空抛物的危害

据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拥有世界40%超高层建筑,150米以上的建筑达到2395座,200米以上建筑达823座,300米以上达95座,三项指标均居全球第一。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其危害性极大。即使是很小的物体,一旦从高处坠落,也可能造成致命伤害。例如,一个30克的鸡蛋如果从18楼抛下,可以砸破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则冲击力足以致人死亡。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高空抛物罪被列入刑法,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个故事

故事一:江西贵溪DNA破案江西贵溪市某小区居民在骑电动车时被楼上抛下的垃圾砸中,幸好佩戴了安全头盔,仅轻微受伤。小区未安装监控,警方采取了挨家挨户采集DNA的方式,最终嫌疑人投案自首。

故事二:江苏昆山粪便事件 2024年9月,江苏昆山市某小区发生了一起令人愤慨的高空抛大便事件,肇事者从楼上扔下大便,砸进了1楼住户家中。为查明肇事者,物业通知全楼住户查验DNA,以确定责任人
,目前未有找到肇事者的新闻报到。

故事三:上海老太太20年抛物上海嘉定区某小区一位老太太20年来一直从楼上抛垃圾,居民、居委会、物业多次沟通无效,甚至遭到威胁。安装摄像头后,老太太行为并未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防:重在预防,严控源头

高空抛物的预防应是最优先的治理手段。首先,小区和物业应提高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普及高空抛物的危害性。例如,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提醒居民不要随手乱丢垃圾,对儿童等要采取多种形式教育,防止从高空抛物。其次,技术手段的引入也必不可少,像安装AI监控系统,可以有效捕捉高空抛物的行为,从源头上防止问题发生。同时,物业、社区和政府需密切合作,对高层建筑周边定期巡查,排除危险隐患。

追查:追查到底的态度,科技助力精确取证

对于已经发生的高空抛物事件,查明真相、追究责任是维护社会正义和法律威严的体现。江西贵溪的案例中,警方不惜采取全楼DNA检测的方式,展现了一查到底的决心。这种态度对潜在的违法行为具有强大的震慑作用,抛物人很快投案自首。但是DNA检测的成本较高,时间较长,在人数较多的社区,嫌疑人可能会存在侥幸心理,在江苏昆山抛粪便事件中,小区人多,相关楼栋业主群里的人数就有300多人,从2024年9月21日至今还没有发现嫌疑人的新闻报到。

治理:情理法结合,减少矛盾与成本

治理高空抛物需要法律、道德和情感的结合。法律是基础,确保有法可依;道德是引导,提升居民自我约束;情感是润滑剂,减少社区矛盾。在江苏、江西的案件中,肇事者都面临刑事责任,这传达了法律的威严和公正。在处理江苏昆山粪便事件时,物业和警方的做法坚决,但在嫌疑人不主动投案自首的情况下,检测的成本较高。上海嘉定的老年住户事件,则更为复杂。尽管老人多次抛物,考虑到其年事已高,居委会和社区采取了更为温和的方式,安排志愿者帮助其处理垃圾,尝试从关怀的角度解决问题。一些网评认为现有处理方式纵容了抛物后果的发生。在治理过程中,不仅需要法律的强力约束,还需考虑情理,避免激化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空抛物作为城市生活中悬在头顶的隐患,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从多方位、多层次防控。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坚决查处每一起案件、结合情理法治理,逐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确保每个人的“头顶安全”,构建和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