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浅析《罗生门》的“热词效应”与影响力

□卢江良

芥川龙之介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素有“日本文坛的鬼才”之称,与森鸥外、夏目漱石被后人称为“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上的三巨匠”。出生于1892年的他,自1912年1月创作《大川之水》起,至1927年7月服下致死量的巴比妥自杀前一天完稿《续西方人》,在短短的15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148篇小说,代表作有《罗生门》《鼻子》《阿富的贞操》《烟草与魔鬼》《玄鹤山房》《橘子》《沼泽地》《竹林中》《河童》《某傻子的一生》等,其中最为中国读者熟知的是短篇小说《罗生门》。

《罗生门》创作于1915年,据说当时的芥川龙之介正失恋中,在悲观厌世情绪的驱使下,将目光投向了古典题材。这篇小说的情节取材于日本古典故事集《今昔物语》,讲述了战争年代的某天薄暮时分,有一位被主人赶出门的仆人,来到一个叫做“罗生门”的堆满死尸的地方躲雨,正当他在“做强盗”还是“被饿死”之间纠结时,偶遇了一位以拔死人头发为生的衣衫褴褛的老妇人。于是,走投无路的他,为了生存邪恶顿生,剥下老妇人的衣服,逃离了罗生门。从此,再也没人见到过他了。

应该说,这篇以历史题材创作的小说,尽管反映了一个天灾人祸横行、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乱世,批判了“虽然我很可恶,但是我作恶的对象也是恶人,所以我的恶亦是可以原谅的”这种“利己主义”的思维模式,一方面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现实的丑恶,另一方面对人性本质提出了怀疑和对“要道德、良知还是要生存、活命”这种伦理进行了拷问。但整体上情节简单、主题直露,其艺术性与思想性与后来创作的《鼻子》《竹林中》《河童》《某傻子的一生》等相比都有着一定的差距。

就连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拍摄的《罗生门》,虽然与这篇小说同名,但实际上只选取了它的场景作为背景和保留了仆人这个角色,其情节则主要取自芥川龙之介的另一部短篇小说《竹林中》。比《罗生门》迟六年创作的《竹林中》,同样取材于《今昔物语》,通过多个角色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复杂且多角度的故事。然而,相对于《罗生门》,《竹林中》不仅更丰富地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与道德判断的复杂性,还更全面地展示了作者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堪称为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可同样是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既然《竹林中》比《罗生门》具有深远的文学价值和哲学思考,那么“走红”的为什么偏偏是《罗生门》呢?这显然牵涉到了关于文艺作品“命运”的话题。其实,每一部文艺作品,有着各自的“命”与“运”。像《竹林中》和《罗生门》这两篇小说,均由芥川龙之介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命”是相同的,但它们的“运”,鉴于创作时间与流传方式的不同,也就存在了明显的差异。《罗生门》之所以比《竹林中》“著名”,或许是因为它相对比较幸运吧!

确实,《罗生门》能在中国(国外的情况不清楚)如此“走红”,无疑跟“罗生门”这个“热词”息息相关。据悉,“罗生门”一词,出自日语,原称“罗城门”,意为“人世与地狱之界门”,延伸为“事实与假象之别”。通常,事件的当事人各执一词,事实真相扑朔迷离,最终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与反复时,便被称为“XX罗生门事件”。至于这个词,何时在中国“变热”?由于资料的缺失,笔者无法悉知。但其衍生和流行,据相关资料记载,与《罗生门》这篇小说以及黑泽明拍摄的同名电影密不可分。

追根溯源,一、作者极其偏爱这篇小说,不仅将篇名作为首部短篇小说集的书名,还是唯一被收录其中的以“柳川隆之介”为笔名发表的作品;二、这篇小说系芥川龙之介作品中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两篇之一,时间是20世纪20年代,译者为鲁迅先生;三、早在1950年,同名电影在日本首映,之后在全球多个国家(包括中国)上映,并荣获多项国际大奖;四、这篇小说的寓意正好切合社会上某类现象。综上所述,使“罗生门”成了新闻报道与日常生活中的热词,极大地助推了这篇小说的影响力。

2024.9.27于杭州

卢江良:凭着良知孤独写作

http://blog.sina.com.cn/lujiangliang

微信公众号:lujiangliang-1972

新浪微博:weibo.com/lujiangliang

腾讯微博: t.qq.com/lujiangliang1972

QQ:38444144(闲聊者请勿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