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武汉为核心的超“米”字型高铁枢纽网加速铺展 9条在建高铁放大湖北交通新优势
9月28日,武汉枢纽直通线、花湖国际机场铁路联络线开工动员活动在武汉举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武汉枢纽直通线示意图
花湖国际机场铁路联络线示意图
9月28日,武汉枢纽直通线、花湖国际机场铁路联络线同步启动建设。至此,湖北启动在建高铁项目达到9条。以武汉为核心的超“米”字型高铁枢纽网,以襄阳、宜昌为副中心的“多向放射型”高铁枢纽,以其他市州为节点的“十”字型高铁枢纽加速形成。
补短板
武汉高铁过江能力将提升一倍
武汉枢纽直通线是在建沿江高铁(也称:新建沪渝蓉高铁)的一部分。
摊开武汉铁路枢纽图:京广高铁与沿江高铁,恰好形成武汉铁路枢纽时速350公里“十”字立交的“一纵”“一横”,仿若一个超级“十”字。此次开工,正是加速绘制这“一横”的务实行动。
这“一横”,将大大提升武汉高速铁路枢纽的地位,并补上既有“一横”——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的不足。
武汉枢纽直通线起自汉十高铁云梦东站,经新建孝感南站、汉阳站及白沙洲长江大桥过江,新建线路全长约80公里,项目计划建设工期5年,总投资约340亿元,是国家高铁“八纵八横”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新建的汉阳站、白沙洲长江公铁大桥,还将起到“补短板”的突出作用。
参与武汉枢纽直通线规划设计的铁四院项目总设计师于承鑫说,现有的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和天兴州长江大桥运力紧张,汉阳站可以根本解决上述难题。此外,武汉枢纽直通线衔接沿江高铁、福银高铁、武九客专、武广高铁等多条骨干线路,能够极大增强武汉枢纽的运输灵活性和通行能力。这也意味着,未来从武汉前往全国的高铁路线、班次或将更多。
与此同时,汉阳站还可弥补蔡甸、汉阳等片区缺乏高铁站的短板,进一步增强汉阳片区和车谷副城对孝感、仙桃、天门、潜江等武汉城市圈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从襄阳坐高铁,大多数列车只能到汉口站。”于承鑫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恰恰是武汉高铁过江能力饱和。
白沙洲长江公铁大桥从汉阳跨江至武昌,是继天兴洲长江大桥后,武汉市第二座高铁过江通道。“建成后武汉高铁过江能力将至少提升一倍。”于承鑫说,届时,汉十高铁等西北方向往东南方向的跨江高铁列车将有望大幅度增加。
空铁货物联运
花湖的进口螃蟹有望坐火车到襄阳
花湖国际机场投运以来,已开通51条国内货运航线、26条国际货运航线,实现了覆盖亚洲、延伸欧美的航空货运网络。
早在花湖国际机场规划设计之初,铁路进机场的设想就在其中。
如今,规划将付诸实践。
启动建设的花湖国际机场铁路联络线位于鄂州市境内,西接武九铁路鄂州站并入国家高铁网络,东端于花湖国际机场南侧设置货运站。该项目新建线路21.127公里,桥隧比62.96%,投资估算总额21.85亿元,建设总工期3年,预留高铁快运发展条件。
“通过研究,空铁快运在250至450公里及更远范围内,较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具有运能更大、成本更少、绿色环保的综合优势。”湖北铁路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立辉表示,通过构建全国首个空铁货物联运项目,花湖国际机场的物流成本优势和开放辐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项目建成后,初期有望开通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至宜昌、襄阳、随州3个城市的货运列车,近远期增选省外合肥、南昌、长沙3个城市与鄂州对开快运班列。“届时,孟加拉国的螃蟹一下飞机,就可从花湖国际机场转列车直达襄阳市民的餐桌。”上述负责人说。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省政府咨询委员秦尊文评价,花湖国际机场铁路联络线的建设不仅能进一步完善花湖国际机场的集疏运优势,长远来看还将促进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动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其他8条在建高铁高效推进
襄阳宜昌高铁枢纽再提升
目前,除沿江高铁武汉枢纽直通线以外,我省在建的8条高铁线路还包括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荆荆高铁、襄荆高铁、宜昌至郑渝高铁联络线、西十高铁、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
这8条线路目前进展如何?
荆荆高铁目前已率先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计划年内具备通车条件。届时,湖北将实现“市市通高铁”。
截至8月底,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已完成投资388.7亿元、宜昌至郑渝高铁联络线正在加速铺轨,两条线路有望在2025年具备通车条件。届时,宜昌主城区将迈入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时代,与在建的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一起,形成“多向放射型”高铁枢纽。
西十高铁多座隧道顺利打通、襄荆高铁架梁正酣,两条线路有望在2026年具备通车条件。届时,武汉至西安的旅行时间将大幅压缩至2至3小时,襄阳的“多向放射型”高铁枢纽地位将更加巩固。
此外,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沿线正在全力钻孔打桩、开挖隧道;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即将进入大规模建设。
秦尊文表示,高铁是一条线,亦是一张网,高等级高铁网络的建设,将放大湖北“九省通衢”的优势,加速先进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和高效集聚,助其转化为创新能力、人才集聚、产业发展优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祎 通讯员 张启山 付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