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笑里藏刀”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8月的日历翻过最后一页,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并未如约而至。

8月底开幕的成都车展,包下专馆的比亚迪,秋风送爽中的最大亮点却是迎来了新能源MPV品牌“夏”。这原本是与王传福今年四月份预告的“刀片II”发布相吻合的一个时间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目睽睽下,比亚迪为何笑里“藏刀”?第二代刀片你还等吗?

一、挤牙膏的比亚迪,没挤出“刀片II”

近一两年,“挤牙膏”这个词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形容比亚迪令人一言难尽的产品和市场策略。这不仅仅是比亚迪的营销伎俩,更是其在技术与产品迭代上的微妙平衡术。

从新能源的追随者走到领头羊,比亚迪显然也学会了美国高科技公司和日系车企的套路,2023年8月宋L上市时“吊人胃口”的外观揭晓堪称“挤牙膏”宣言。

2024年正月开打的价格战,荣耀版车型轮番上阵,降价增配。“钝刀割肉”的方式虽显拖沓,却也把友商纷纷折磨得走上绝路。

相比于营销和价格策略而言,更让人心急的是比亚迪在产品和技术上的“温吞”。

年初的价格战后,海豚销量逆势下滑。7月承压上市的2025款被消费者吐槽依旧在配置上“小修小补”,没有实质性提升。到了8月,海豹07 Dm-i入门款续航砍到70公里,主流配置的价位更是直逼汉EV。“上了DM5.0给点甜头,再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不过瘾。”一位持续观察这款车准备入手的用户犹豫道。

然而,这位用户提到的今年5月正式发布的第五代DM混动技术,在准专业人士看来,能作为代际划分依据的混动架构基本沿袭上一代——没有预想中的行星齿轮功率分流,几项核心专利技术均未上车,本质是四代的优化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紧不慢“挤牙膏”的原因很好理解,“池子”里拿出的东西够友商喝一壶就行。这个八月没有“挤”出“刀片II”的原因,大概率有以下三重考虑。

· 榨干剩余价值?

根据8月28日发布的比亚迪2024年半年报,部分关键数据指标可以推算出弗迪电池装车后的库存情况。半年报显示比亚迪库存商品金额为519亿元,汽车业务应收账款约465亿元,这两个数据分别对应厂商库存和积压经销商处的成品车货值,总计984亿元。按照其2024年上半年单车均价14.2万元计算,厂商库存加渠道积压,合计约70万辆,相当于比亚迪两个月的销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还不包括未装车的弗迪第一代刀片电池。换句话说,“刀一代”至少有3个月左右的库存需要消化。

弗迪电池的销售中,用于比亚迪汽车的比例非常高。根据2023年公开数据,弗迪电池供应比亚迪装车的比例接近90%。换句话说,与其他第三方专业动力电池厂商的产品不同,第一代刀片电池的库存,比亚迪自己不消化,几乎没有其他厂商能帮得上忙。

这也是比亚迪在电池自供玩法中不得不面对的尴尬局面——享受着成本和效率上的红利,却被供应链灵活性不足的短板牢牢掣肘。既不能以采购切换为由向客户解释,更不能用“扶持国产供应链”为由让客户对汽车电池“开盲盒”。

与此同时,“刀二代”的爽约,也似乎并没有影响比亚迪的销售。2024年8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31万辆,前8月累计232.84万辆。第一代刀片的红利未吃尽,比亚迪仍一路高“割”。

一代完全够打,二代在技术成熟度和产能储备度方面的风险如果没有完全排除,没必要自己打自己。

· 不重要不紧急?

DM技术和刀片电池曾是比亚迪打天下的两大法宝。但从2024年开始,刀片电池可能要让位于新宠——智驾。

智驾对于比亚迪向中高端市场进军的重要性,笔者曾在另一篇文章《比亚迪,你个浓眉大眼的也背叛革命了?》中详细论述,不再赘述。8月份,比亚迪智驾总负责人杨冬生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智驾现在是比亚迪的头等大事。白天我们当面讨论,晚上十一二点,王总还会打电话来继续探讨。”杨冬生感叹道,三年前,他们的讨论重点还是动力方案。

智能驾驶领域自研与合作并行的探索,占据了他1/3的精力;对于王传福,精力占用也能高达1/5左右。反观刀片电池,去年,比亚迪的内部工程师曾向媒体表示,“比亚迪的电池策略都是根据发展形势,时不时挤点牙膏。”第二代刀片在液态电池只有微调空间,固态电池山高路远的大背景下,研发投入和关注力度一旦缩水,是“真断代”还是“炒噱头”,仍留有悬念。

如果用经典的时间管理矩阵来评估,比亚迪的大事列表显然已被划分得明明白白:让王传福“夜不能寐”的智能驾驶位于“重要且紧急”的第一象限,DM技术在第五代发布后则滑落至“重要但不紧急”的第二象限。动力电池对于比亚迪这个主机厂商,则有可能暂时沦至“不重要不紧急”的第四象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明显,DMI5.0发布后比亚迪全系车型的新品换代,足以撑起下半年的市场热度。“刀二代”的噱头,能拖就拖,排队还没轮到它。

· 高调还是低调?

无论什么理由,“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第二代刀片电池终究要走向市场。但究竟是高调亮相,还是低调装车,对于比亚迪是一次敏感的切换方式取舍。

一旦高调发布第二代刀片电池,就意味着要同步给出上车的时间节点和车型。现有库存只能以降价避免积压,同时“刀二代”车型则顺势维持或拉高一定的价格空间,也能应对“反内卷”的监管压力。

另外一种策略:从高端车型开始低调装车,随着产能的扩大和“一代刀”的库存消耗,逐步走入中低端车型,也不排除可能只作为中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

从用户角度来看,则只有两种结果:快速的切换升级会导致“背刺老车主”,“挤牙膏”式升级则熬死等等党。高调或低调,都是一道难题。

二、市场如飞刀,刀刀催人老

“能量密度达190Wh/kg,搭载该电池的汽车续航可达1000km以上。”距离王传福四月份预告第二代刀片电池,已经过去了近半年的时间。这段时间竞争对手并没有闲着。

6月27日,吉利发布“神盾短刀”磷酸铁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192Wh/kg,拥有3500圈循环寿命,17分钟从10%充至80%。7月4日,蜂巢发布第二代磷酸铁锂短刀电池,能量密度188Wh/kg,3500次循环寿命,5C超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国轩高科早在去年就公布了2024年量产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90Wh/kg的磷酸锰铁锂电池计划,同样可以做到续航1000km。

在一系列的正面硬刚之下,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性能若不够出众,发布即可能面临落后局面。除了专利技术中明确标注保护的600-2500mm的尺寸范围之外,比亚迪恐怕要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技术性能参数。

对于动力电池市场的领行者宁德时代而言,刀片电池只是一种竞争性的技术路径,而非颠覆性的创新。早在今年4月份的北京车展,宁德时代发布的神行PLUS电池,已经成为全球首款兼顾1000公里续航和4C超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已经达到205Wh/kg,相对于“刀片II”的电芯能量密度190Wh/kg,性能参数一骑绝尘。

“快鱼吃慢鱼的时代”,这是王传福对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态势的判断。回过头来看,今年4月放出的第二代刀片电池消息的底层逻辑,或许就在于第一代刀片电池已问世四年,面对越来越多竞争对手的赶超,比亚迪意识到至少在舆论战和市场预期管理上不能落后。

三、安全性,刀片电池绕不开的话题

在续航与安全的天平上,“刀片II”是否真正击中了市场的核心需求?如果“自燃”问题并未随着第一代刀片电池的问世而“从新能源车主的字典里彻底抹去”, 那么妄言“里程焦虑”的抹去也就未必能让人完全信服,甚至必要。

“刀一代”问世四年多以来,有关比亚迪汽车自燃的争议依然不断,媒体的报道和网友的讨论从未停歇。在第二代刀片电池即将问世的当下,我们的讨论也应该相应升级,不再纠结于有无或多少的老生常谈话题,而是换个角度来思考——究竟如何来看待安全与续航的博弈?

· 1与0的关系

在新能源车的购买决策中,续航、充电、舒适性和品质等因素固然重要,但如果把它们比作后面的0,安全性就是最前面的那个1。除了“生命至上”的真理,还有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因素。

一辆传统燃油车如果满油后能跑600公里,几乎没有人再因此产生续航焦虑。但新能源车领域似乎对这一指标有着无穷尽的追赶乐趣。

续航的增加,意味着车载电池储能也在增大,而一旦发生热失控,更大能量释放的灾害性后果必然加剧。动力电池的特性决定了在失控后往往会出现快速起火、频繁复燃、救援耗水量巨大的问题,火灾的破坏力远超传统燃油车。动力电池的50度电能约1.8亿焦耳,相当于43公斤TNT炸药。有网友调侃:“一辆电车起火,电池加车身可能轻松烧掉一个县一个月的碳排放指标。”

· 鸡肋还是火种

根据目前的信息,“刀二代”相比一代提升的能量密度大约在20-30%之间;但投资者和市场更为期待的是能量密度数倍提升且安全风险相对较低的固态电池。

从续航里程的角度来看,磷酸铁锂原理上败于三元锂,市场上败于插混,未来还会继续完败于固态电池。如果选择上帝视角,磷酸铁锂可能是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鸡肋”。不管是“刀几代”,在能量密度方面的投入和提升效果是边际效应递减的。

磷酸铁锂今天能借以打天下的,是在热稳定性和抗自燃方面的相对优势。这个优势,其实也是新能源转型的“火种”。

换种说法,如果把新能源车比作抢占传统乘用车市场份额的野马,那么安全性就是现在还能勒住其一路狂飙的唯一缰绳。固态电池一旦技术成熟和进入量产,就会发生内燃机抛弃蒸汽机一样的断代式颠覆。

· “刀二代”的安全失落

“能量密度+续航里程”——王传福4月份对第二代刀片电池的预告,没有涉及安全话题。也许是四年前发布第一代刀片电池时,关于安全的承诺说的有点满;也可能是第二代刀片电池在安全性的提升上,能说的不多。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比亚迪相关技术专利材料分析,第二代刀片电池在安全方面最大的亮点,可能来自于内凹单边极柱设计,减少了因外部冲击或振动造成的对正极柱和负极柱碰撞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电池在碰撞中过热失温的风险。然而,碰撞起火只是冰山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两份分别来自民间和专业的数据统计报告中,中国新能源车起火案例中静置状态(包含充电与非充电)的比例均超过了50%。知乎网友统计的2023年1-9月份207起案例中,碰撞后发生的起火仅占9%。欧盟科学院院士孙金华的报告中则明确提到,电车起火发生在行驶中的比例不足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代刀片电池无论是从官方或非官方的信息中,都还没有体现令人兴奋的安全性提升。

液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接近其理论极限,但对于安全的追求却永无止境。9月1日,在四川宜宾举行的“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比亚迪CTO孙华军表示,“新能源行业要思考可持续发展,安全技术必须全面攻克。”

同一场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发出警告,“高安全,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希望行业把竞争放到一边,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尤其是把大家的安全放在首位;共同提高安全标准,建立绝对的安全标准红线。”

固态电池的转型之路,全球最高水平也仅走了4/9,不到半程。对安全的持续追求,才能保留新能源转型的火种。我们期待“刀二代”在安全角度,带来技术上的实质突破和实践中的真实兑现。否则,“刀二代”可能终将成为“刀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