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浩源妈妈

没钱没势就不能养孩子了吗?

那当然不是了,如果是的话,估计人口出生率得直线下降了。

不可否认,养孩子确实需要钱和资源,但更需要父母的关爱陪伴和言传身教。

作为父母,我们起早贪黑,拼死拼活就是为了能够让孩子有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和生活。

却忽略了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是家庭教育

孩子除了是父母的“复印件”,也是一个家庭的缩影。

在一个温馨和睦、互尊有爱的家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大概也会是一个传播爱的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一个充满争吵、愤怒、控制、埋怨、忽视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未来的人生更多会被敏感、自卑、内向、偏执所包裹

很多时候,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家里没有钱,没有势,而是来自父母随口的一句话。

孩子最大的悲哀,不是家里没钱没势,而是家长随意把这3个隐私往外说,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一:说孩子“性格”

“你看你家孩子多好,和谁也能玩到一块儿,我家那孩子从小就内向,也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儿”。

“孩子还是外向点儿好,朋友多还吃不了亏,看我家孩子,内向的不行,你不赶着他不出门,三脚踹不出个屁,真是随了他爹了”。

大人可能觉得这就是聊天随口说的一句话而已,可孩子却记在了心上,并不断给自己暗示——我就是个内向、不爱说话、不会交朋友的人。

要知道,孩子的性格是受多方面影响的

除了先天因素,还有后天环境影响等。

无论是性格内向还是外向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父母不该总是抬高别人家孩子,而贬低自家孩子

要知道,孩子最初的自我认同感来自于父母,如果孩子的自我意识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孩子就很难建立起自尊和自信

甚至会在父母的贬低中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说孩子“成绩”

成绩似乎是每个父母绕不开的话题。

“你家娃可真厉害,我看群里消息每次优秀都有他”。

“听说你娃数学超级棒,还是数学课代表”。

“你得和人家谁谁谁多学习,同样的时间,人家不仅文化课学得好,兴趣课也总拿奖杯”。

虽然现在学校规定不能公布学生成绩,但在父母眼里,成绩永远是判断孩子的唯一标准。

网上常常看到这样的评论:

“你家孩子是来报恩的,我家孩子是来讨债的”

这样的话真的挺伤人的,尤其从父母嘴里说出来。

谁规定孩子考得好就是光宗耀祖,考不好就是丢人现眼呢?

过于看重孩子成绩,习惯性拿成绩进行比较,不仅会造成孩子自卑,还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

就像电视剧《小欢喜》中的英子的妈妈一样,孩子已经那么优秀了,可就因为一次成绩没有让她满意,就对孩子表示失望,并严厉批评,要求孩子专注学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父母的我们,如果每天被领导这样高强度的关注和期待,相信我们也会崩溃的,更何况是孩子呢?

三:说“梦想”

人应该有梦想,因为有梦想才会有追求,因为有追求才会有动力和信心。

孩子也不例外。

但大多数时候,因为孩子的梦想都比较理想化,所以总会引来父母嘲笑和否定。

“就凭你还想当老师”?

“不好好学习,工作都没找到,还开公司”?

父母的贬低和嘲笑,极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不自信。

认为自己不配有梦想,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会成功。

那颗梦想的种子或许就会因此被永远埋在了土壤里。

父母要学会“相信相信的力量”,换个角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审视孩子的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养孩子难,没钱难,没势难,但没有陪伴更难。

陪伴不是只有时间上的陪伴就可以了,而是积极鼓励、认真倾听,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他、支持他。

父母可以给出建议,甚至可以不认同,但请管住自己的嘴,三思而后说,不要贬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