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察者网报道,基于与11名印度、欧洲国家政府官员和印度国防工业人士的对话,在过去一年多,印度军火商出售的炮弹都在通过欧洲公司转口至乌克兰,变相援乌。报道说,尽管俄罗斯就此向印方不止一次提出抗议,但印度政府并未出面阻止这类交易。据悉,转运印度军火到乌克兰的欧洲国家包括意大利和捷克,后者正牵头为乌克兰搜集欧盟国家以外的炮弹供应来源。三名印度官员透露,仅仅在7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已经至少在两个场合就此事向印方提出问题。
据路透社最新披露,印度军火制造商出售的弹药正被欧洲客户转移到乌克兰,尽管莫斯科提出抗议,但新德里方面至今没有出手阻止。“来自印度的弹药进入乌克兰,引发俄罗斯愤怒”,19日,路透社以此为题爆料称,据11名印度及欧洲国家政府和国防工业官员的消息,并根据对海关数据的分析,印度军火制造商将弹药出售给欧洲客户,然后再从欧洲转移到乌克兰,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一年多了。根据这些消息人士的披露,向乌克兰转运印度弹药的欧洲国家包括意大利和捷克。
一直以来,印度在俄乌冲突中都在秉持“中立”立场,在今年七八月份印度总理莫迪先后访问了俄罗斯和乌克兰,不仅敦促俄乌双方通过对话和外交方式结束冲突,还重申印度反战立场,称印度“站在和平这边”,愿积极为和平努力。不过,实际上,莫迪政府已经推翻了承诺。近日,根据媒体报道,印度军火商出口的炮弹通过欧洲第三方被转手到了乌克兰。在印度不顾反对持续出售炮弹的时候,俄罗斯也可以变相收紧印度武器装备的进口渠道,来反制印度。
对此印方只是表示在监控相关情况,但没有采取限制措施。对印度来说,追踪这些炮弹的去向并不难,想要阻止也很简单。不过在武器出口带来的经济利益面前,莫迪认为俄印友谊无关紧要。更讽刺的是,俄罗斯是印度最大的武器供应国。虽然从数量上来看,印度卖的炮弹有可能不到西方援乌总量的1%,但这已经涉及到立场问题,必然会引起俄罗斯的极大不满。事实上,这不是印度第一次“背刺”俄罗斯。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智库汇编的数据,印度在2018年至2023年期间出口了略高于30亿美元的武器。商业海关记录显示,在2022年2月前的两年里,印度三大弹药制造商扬特拉、印度弹药公司和卡利亚尼战略系统公司,仅向意大利和捷克共和国以及西班牙和斯洛文尼亚出口了280万美元的弹药部件,这些国家的国防承包商在乌克兰的供应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数据显示,在2022年2月至2024年7月期间,这一数字已增加到1.3525亿美元,其中包括印度开始向这四个国家出口的成品弹药。
事实上,印度利用自身丰富的苏俄制式武器库存,成为了北约国家眼中的“香饽饽”。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军队面临着大口径炮弹严重不足的困境,而北约国家由于武器制式差异,难以直接提供有效支援。于是,印度成为了北约国家采购弹药的重要渠道。印度不仅从俄罗斯进口低价能源以缓解国内能源危机,还通过向西方出售弹药,间接支援了乌克兰,实现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印度的这种“中立”立场,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一种精心设计的伪装。
莫斯科一直强调,外部势力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是对俄安全利益的直接威胁,也是违反国际法原则的行为。俄罗斯认为,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重要成员,本应在国际事务中秉持中立原则,而今却间接卷入到俄乌冲突中,这无疑是对俄印传统友谊的一种背叛。然而,俄罗斯的无奈也显而易见。在全球化的今天,军火贸易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单一国家的控制能力。即便俄罗斯能够通过外交渠道表达对印度的不满,但很难从根本上阻止这一趋势。
俄乌冲突以来,印度一直对俄罗斯虚与委蛇,不断从中渔利。乘俄罗斯焦头烂额之际,以超低价格大量购买俄油气,却把赚来的钱拿去做军火生意,暗中向乌克兰输送大批武器弹药,借机发展本国军工产业。若直接向俄对头乌克兰出口武器,印度面子上过不去,因此不得不偷偷摸摸,通过第三方中转的方式,变相援助乌克兰。如此左右逢源,把俄罗斯和西方都当成“提款机”,印度的算盘打得着实精明。但长远来看,印度如此短视行为,必将损害其国际形象。
印度方面表示:印度在武器出口上有着严苛的规定,所出售的武器只能供买方自用。如果被发现转售给其他国家,印度有权终止与该方的合作关系。然而,这样的回应很快就被路透社揭穿,路透社对一位匿名印度官员进行了专门采访。据透露,印度政府正在密切关注相关局势,但尚未实施任何限制措施。此外,这一举动已引起俄方的注意,俄方在多个公开场合对此作出了提醒。由此可以看出,印度对其弹药的去向十分清楚,只是不愿意公开承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