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金,一个响彻中国酒界的名字,曾创造了安徽第一、全国第二的神话,他是公认的安徽“酒王”,但晚年却惨死狱中。一代商界传奇,为何沦落至此?这位酒王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
商海暗流涌动,人生跌宕起伏,这句话用来形容王效金再合适不过了。
2003年,安徽名酒古井贡推出了新包装,瓶子上印了厂长王效金的头像。放眼全国酒界,即便是五粮液、茅台也没这么嚣张,敢这么做的恐怕只有他一个人。一个厂长为啥这么高调?用王效金的话来说,那是自己凭本事赚来的。因为在他看来,古井贡能有今天的成绩和地位,全靠他的努力。所以,瓶子上印自己的头像是理所应当的。
王效金这逻辑确实没错,上世纪80年代还他没接手的时候,古井贡连维持正常经营都是件难事,要不是有当地财政补贴,这个酒厂估计早就撑不下去了。
好在1984年古井贡迎来了王效金这个救命恩人,虽然他当时只是副厂长,但是手里的权力比厂长还要大。当地领导也发话了,只要能拯救酒厂,王效金怎么做都行。
有了领导的授权,王效金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一上来,他就把大家的铁饭碗给摔了,并且承诺只要干得好,以后人人都能上能下,表现特别好的,还要另外给奖励。另外,还要建立专门的质检流程。这一套操作,现在看来没什么新奇的,但在那个时候提出来已经非常超前了。
果不其然,王副厂长这招很快就奏效了。短短两年,古井贡奇迹般地扭亏为盈。王效金也毫不谦虚,直接拿着自己的成绩单到领导面前请功,于是他成了新一任厂长,古井贡也正式开启了新篇章。
王厂长的商业头脑的确惊为天人,刚上任第二年就干了件大事。当时,上边突然放开了白酒价格。这个消息对于酒厂来说有好有坏,好的是可以自己定价了,但坏的是要自负盈亏。为了止损,不少酒厂选择了涨价,市场价格一路飙升。
而王效金这边却采取了降价措施,古井贡一降再降之后,直接从48降到了15,不仅如此,他甚至还推出了低至个位数的低端产品。王厂长这做法,连同行都惊掉了下巴,古井贡曾经好歹也是皇家用酒,怎么就沦落到了这种地步?
别人理不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奇招必有奇效。在涨价潮中逆行的古井贡一夜之间卖爆了,当年销售额像坐了火箭一样飙飞。趁着这股东风,古井贡开始快速扩张。值得一提的是,从1989年到1996年,酒厂利润涨了整整24倍。
能把一个半死不活的酒厂做到这种程度,高调点又如何?
但有时候,过于高调确实容易惹来麻烦。当时也有员工意识到了这一点,还好心提醒了王效金,但他却说“王守义、金嗓子都能这么做,我凭啥不能?”
在这件事上,他是厂长他说了算。但有些事,可就由不得他了。刚高调没几天,纪检就来人了,后来王效金直接进了看守所。这前后落差未免也太大了,到底咋回事?
1997年,古井贡已经在快车道上疾驰了多年,而且还成为了A股第一家白酒上市公司。但是王效金并不满足,他希望酒厂能更进一步,比如开展多元化业务。王厂长坚信,古井贡只有不断扩张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于是,他说干就干。
但俗话说,盛极必衰。这一次,王效金押错了赌注,导致古井贡连年亏损,很快,酒厂的营收就从一年几个亿掉到了几千万,还差点被迫退市。这回虽然没有满盘皆输,但古井贡也在下坡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商海沉浮几十年,王效金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点问题对他来说还是能解决的。但是他的解决方案是改制,就是把酒厂原有的股份拆开,其中60%继续归当地政府,剩下的归员工。毫州市接到申请之后犹豫了,但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更好地选择,所以只能点头同意。
这个方案整体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但细看的话,问题就大了,关键就在40%的员工股上。在王效金的分配规则中,普通员工每个人只能拿到3万股,而他自己却独享1000万股。三百多倍的差距,未免也太夸张了。
所以消息一出,就引来了众怒。不少人质问道,就算你是厂长,也不能比普通员工高这么多吧?还有人认为,酒厂的亏损很有可能是他故意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到这些股份。这么一说,罪名可就大了。那可是窃取国有资产,这事肯定得好好查查。
于是,在众人的争议之中,王效金戴上了银手镯。这一查,还真查到了他贪污受贿的事情,一次500多万人民币,一次60多万美元。不过,这钱跟窃取国有资产这个罪名没什么关系,因为基本都是供应商给的好处费。
不过,贪污也是事实,所以王效金被判了无期徒刑。后来又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获得了两次减刑的机会,刑满之后他本可以重获自由,但是上天没给他这个机会,入狱的第15年,王效金死在了监狱里,享年75岁。
庆幸的是,失去了“酒王”的古井贡在新一任厂长的领导下再次焕发生机,如今营收再度迈入百亿大关,并且重新回到了名酒之列。
王效金的故事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还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代,一定要抵挡得住诱惑,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初心,更不能没有底线,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是制胜的关键。
至于这位商界传奇人物的结局,到底是一代枭雄陨落,还是恶人自食其果?是功是过,相信大家心中自有答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