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这一年对于戚本禹而言是人生转折的一年;这一年,也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起点;这一年,他34岁。

在1965年之前,已经三十而立的戚本禹其实没什么名气,职务也只是一个科长而已。对于他而言,仕途上如何更进一步,是他心心念念所追求的事情。这一年,戚本禹在《红旗》杂志上发表针对李秀成的文章,重点是描述“忠王不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篇文章发表出去的时候,戚本禹去村里调研去了。他不知道自己的那篇文章在文化界掀起了很大的波澜,还在村里搞调研工作的他,不知道此刻,漫天都是批评他的声音。直到他回来以后,才知道铺天盖地都是批评他“上纲上线”、“目的不纯”的声音,这一度让当时的戚本禹陷入了困境。

也是从此刻开始,“戚本禹”这个名字开始出现在文化界里,这个名字也被更多的人知晓。

后来,还是伟人看到了他的文章,给予了肯定和赞赏,这才让风向为之一变。戚本禹在此后,再接再厉又写了一篇关于李秀成变节的文章。他踩中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因此,也凭借着这两篇文章,一下就声名鹊起,迎来了自己仕途的康庄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6年,35岁的戚本禹开始散发出光芒了。

这一年,随着田家英的离世,戚本禹取而代之,成为办公厅的代主任。同时,他又是《红旗》杂志社的副总编辑。这一年,可以说是他仕途上最为耀眼的一年了。只可惜,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的仕途生涯真的就是昙花一现,就像流星划过天空那般,“嗖”的一下就没了。

时间来到1967年,这一年的8月,某一天的晚上,在钓鱼台开会的现场,关锋和王力被要求去写检讨。这也就意味着,这两个笔杆子的仕途画上了句号。而当天晚上,是戚本禹送这两个笔杆子去的2号楼,临走的时候,戚本禹还叮嘱负责看守的士兵,说这两个人还是首长,要好好照顾。

我不知道那天晚上,戚本禹临走的时候,有没有转身回望这2号楼。但是,我晓得,他当时的心情一定很不好,甚至于有些迷茫,或者是害怕。要知道他们三个人被称之为“王关戚”,三个人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戚本禹心里也明白,自己虽然暂时没事,但其实剧本已经写好了。

次年(1968年)的1月份,王力和关锋被转去了秦城监狱,戚本禹自然也跟着去了,属于这三秀才的时代,也正式拉下了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到1986年,戚本禹才结束了服刑期,走出了监狱,去到了上海,在上海开始了自己普通人的余生。

给他安排的工作是在上海图书馆,有意思的是,他19岁初入职场的单位,也是这上海图书馆。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他在图书馆工作了四、五年的光阴,九十年代初的时候退休。

这就是戚本禹,一个复杂又简单,一个简单又复杂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