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

连有点小傲娇的梵高,第一次看到伦勃朗的《犹太新娘》真迹时,都忍不住感慨:“我愿用我10年的生命,换取在此画前坐上两个星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伦勃朗《犹太新娘》

可光是耗费时间没有用,即便我们高价买回名作的复刻品放在家中,细细看清了它的每一处着色,每一条纹理,除了“好美”“惊艳”这类诉诸感官的描述,我们似乎也说不出别的。

我们热切地逢展必看,逛博物馆、美术馆,拍照打卡,但每一次,留下的除了朋友圈九宫格、各式摆拍,罕有其他。平常聊起西方艺术,也只会绕着梵高、莫奈、毕加索几个路人皆知的人名,重复别人嚼过无数遍的陈词滥调。

我们声称喜爱艺术,却只满足于停留在浅表的“啧啧称奇”阶段。

想要从“啧啧称奇”,抵达真正的艺术审美——理解一件艺术品真正的绝妙之处,弄懂它的复杂微妙,它背后的文学性、哲学意味、心理学密码,甚至能达到:看一幅画,能理解它的在艺术史中的角色,它出现的前因后果,能用自己的一套独立解读、赏析作品的方法,将艺术品纳入自己的审美体系,其实中间还隔着一道明晃晃的关卡。

在通往资深艺术咖、生活审美家的道路上,也有一道“窄门”,找着的人没那么多。它就是艺术史

一旦通过了这道窄门,你就能目睹人类历史上灿如繁星、极致绚烂的艺术果实,是如何被一步步创造出来的。你会明白一幅轻薄的画作背后,甚至一个最小的细节,都经过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酝酿;一处看似不经意的“闲笔”,却决定着未来数百年的审美走向,世界艺术史的命运,也因此完全改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利《记忆的永恒》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写:“一个民族总是需要产生千百万人,才能涌现一个天才;需要流逝千百万闲散无聊的时光,才能出现一个真正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星光灿烂的时刻。”了解艺术史,就是一脚踏进了这条星光斑斓的“艺术群星闪耀时”的长河,那些时间刻度上的高光时刻,千百年的光阴,都被压缩进这个激动人心的宝匣,待你一一领略。

从文艺复兴到当代艺术,遍览“人类艺术群星闪耀时”。

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再到野兽派、超现实主义。

张敢还是一位令人钦佩的学者。就拿文艺复兴来说吧,他为了研究透彻那个伟大的时代,甚至与意大利学者梅毕娜Giuseppina Merchionne一起主编了《意大利壁画修复》,重现了意大利壁画修复的历史。他还潜心研究基督教美术,因为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密码,只有深刻了解了基督教,才能真正看懂西方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

为了掌握关于艺术史的最新动态、研究成果,他几乎每年都会前往国外,亲历原作现场。他还去世界各地,遍访了几乎90%的文艺复兴时期画作真迹,他说:“当你面对这些作品时,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我在讲课的时候,会把这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讲给学生。”